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現代散文

【塵俗手札】古今「食」的差別

很懷念以往農業社會尚未消失前的晚餐,一家圍桌而坐,熱騰騰的粗茶淡飯發出誘人的香氣;飯桌上的菜蔬,有妳辛勤灌溉的四季豆、瓠子、苦瓜……;那盤蘿蔔煎蛋裡,有妳看著由小雛長大成為母雞所下的蛋在裡頭呢!這才有家的味道流淌其中;這才有家的風韻蘊含其中!這才是溫暖的來源;這才是凝聚力的所在!這才叫「家」;這才是神認可的人的生活方式!

以前,日常生活用品也都取之大地,所以利用陶土製成的「砂鍋」、「陶鍋」慢煨、燉煮出來的食物,那才能把各類食材的特殊風味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能一躍而為流芳百世的美食,「東坡肉」、「山東酥鍋」、「麻油酒雞」等等即是。而這鍋也成了家中的「傳家寶」,一代一代的在廚房裡不停地使用,由一個一個不同面貌的新嫁娘接手,然後烟薰火燎的直到「熬成婆」方退出。說來有趣,這「鍋」也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起伏興衰、一個門第的喜怒哀樂哪!

所有的食材處理方式,全取之自然,還諸自然,一點也不浪費:廚餘、餿水全餵了豬仔,長大之後就成了桌上的「東坡肉」;瓜果菜蔬的根、蒂、老葉,丟入土中當肥料使,反過來豐碩了妳栽種的五穀雜糧……這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之實踐,使得萬物成為一個循環體,反覆利用,綿延不絕。這是上天好生之德呀,只是如今被「科技」、「進步」所破壞了。

往日,什麼菜餚都特別強調「原汁原味」,的確,四、五十年前都是這麼烹煮的,所以憑著嗅覺,就能分得出來鍋裡母親正炒著什麼菜,那過年才得一嚐的豬、雞、鴨、鵝肉等等,就更不用說啦,那鮮美滋味兒一直口齒流涎的記到年底哪!可自從「味精」出現後,所有食材的特殊風味全部一掃而空,吃來吃去的都是味精味兒!很諷刺的是,中共強調思想統一,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可在不知不覺間,人們卻自動的都把口味統一起來了,統一在「味精」之下了!呵呵!有意思吧!

再看看今昔「食譜」的差別可大去了,就拿我所保有的許多本二、三十年前的食譜來比較,內容大相逕庭。從前印刷,字號小而密,內容紮實;材料中附帶告訴你,多少份量做出多少人份;做法中特別強調,出現啥情況就該如何處理,發現咋樣就要趕緊用什麼方法因應。這些全是前人用心體會出來的經驗之談;是親身經歷後的心得體會。難能可貴之至!

這些生活經驗,絕不是現在所謂的食譜,三言兩語就概括了事;各類食材分別汆燙、過油……等等簡化處理,再綜合拌炒就行的。也絕不是利用各類濃郁口味的沾醬來糊弄就完事兒的!更沒有什麼藥膳、水果餐、蔬果雕刻以及盤底鋪陳的花樣。神傳給人的生活文化,只是要人利用生活環境中,自然所給予的一切,通過妳的用心與巧思,呈現自然天成的本來面目、原汁原味而已!那是上天賦予每個女人的「藝術」,是用心的成果,是專注的成績,而非快速拼湊的「裝置藝術」!

總括一句,流傳久遠的佳餚、名菜,都有其獨到的功夫、特殊的風味與獨具的匠心,這是誰也抹殺不了的,這是品嚐之後誰都公認的。那時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沒有全心全意投入的專業精神,沒有耐心摸索的「水磨工」是成就不了的!講的全是一個「用心」的程度,一個「全神灌注」的心態。

現在,不但是個是非混淆的時代,也是個啥都不講究、什麼傳統也不願保留的先進時代,以我這個老古板的人來看,似乎壞處比好處多的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