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獨立參選人」引熱議(1)
【大紀元2011年06月30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很高興在星期二晚上和您在曼哈頓見面了。
今明兩年是中國鄉縣人大基層選舉以及市一級選舉的年,那麼這一次與以往相比,很重要一個區別就是有許多的獨立參選人參選,這是跟以往比起來的。那麼在近代的中國,這個民間的獨立參選人他是怎麼樣發展起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哪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想跟您探討一下。
那麼另外,很多人講這是由於民間維權運動,以及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意識抬頭的一個成果,那麼我們想看一看在中國的法律上,對於獨立參選人到底有沒有法律依據,到底可不可以這麼做?中國特色的選舉到底是怎麼回事?那麼中國的選舉制度近幾年來它到底是往前進,還是在倒後?我們想利用今天一個小時的時間和各位觀眾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那麼首先在節目一開始我們先看一段影片,看看這一次一些民間的獨立參選人他們所經歷的一些過程與事件。
(影片播放開始)
中國縣鄉兩級人大選舉即將展開,前湖北省潛江市選舉專家姚立法的家,星期六凌晨3次被人扔石塊,將窗戶的玻璃砸碎,其他騷擾也持續不停。
姚立法(前湖北潛江市人大代表):「半夜我家的玻璃窗戶多次被砸、被斷電、被斷水、被敲門,再呢就是說,威脅電話,恐嚇電話。」
姚立法不僅24小時在住家被監控,不允許他出家門,即使在工作的地方,也受到騷擾限制,甚至不允許他與辦公室同事說話,不准上辦公室的網。
姚立法:「對我的所有的傷害、拘禁、騷擾,它是針對獨立候選人的這樣一波洪流。」
不僅是姚立法,類似的手段也被當局用來對付其他獨立參選人,最早打頭陣的江西新余的劉萍、魏忠平、李思華等「被失蹤」了一段時間,他們在恢復自由後也受到警察的嚴密監視。而煙臺市獨立參選人王建偉被人買兇砍殺,傷勢嚴重。另外,宣布準備參選鄭州市長的鄭州房地產公司老總曹天,也曾經處於失蹤狀態。
除了騷擾公開站出來的獨立參選人,甚至有些參選人的家屬也受到了「株連」。
體育記者、著名評論人李承鵬的參選活動,被成都、北京等地的黨委宣傳部點名禁報。李承鵬發表博文披露,自己因獨立參選人大代表,孩子獲得的體育贊助由於遭到「世界上最神秘的部門」的施壓,無奈被撤消。但是他宣稱,文明必須前行,「你攔得住一頭猛烈的火車,攔不住一隻頑強的螞蟻父親」。
中共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一位負責人,通過中共喉舌CCTV表示,獨立候選人在中國沒有法律依據。
陳永苗(憲政學者):「對於公民而言的話,法律沒有禁止的行為都是合法的。全國人大它實際上只是在打一個政治戰,不是在法律條文上做文章,而是在政治上。現在就是黨治與法治,到底是黨治國,還是法律治國的問題。」
陳永苗表示,目前當局對於獨立參選人的一系列舉措,可以看作是維穩的措施之一。但不排除當局在大面積打擊後,有可能讓一兩個有名氣的獨立參選人當選。對此他也表示了自己的擔心。
陳永苗:「我們一直也擔心,這些獨立候選人如果當選人大代表,他立即就會被這個黨化體制,被大染缸給染了顏色了,他立即會被黨體制化,不再具有獨立性。」
早在1980年,湧現過一批中國獨立候選人的先驅。時隔20多年,獨立候選人再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獨立參選人利用微博為參 選的宣傳主要平臺,在微博第一時間公布參選消息,介紹自我,表達參選目標,介紹準備工作和當選承諾等。他們的聲勢通過微博得到了放大,聚集了國內,甚至海外的支持者。而中共的現行體制似乎並沒有對此做好了準備,因此當局也顯得格外緊張。
(影片結束)
主持人:好,各位觀眾朋友,首先為各位介紹一下我們現場的兩位來賓,第一位是剛剛在新聞節目裡面所提到的中國第一屆,在1980年的時候,學生的選舉代表之一,就是胡平先生,他是《北京之春》的總編,那麼也是當年參加選舉,也被選上的。胡平先生歡迎您。
那麼第二位是我們的資深評論員橫河先生,橫河您好。
橫河:元慶好,大家好。
主持人:那麼我們一開始是不是先跟各位觀眾朋友介紹一下,就是這一次在選舉當中這個獨立參選人的一個熱烈的情況,這一次炒的很熱。胡平先生跟大家先介紹一下。
胡平:當然我也寫過一篇文章,我說「獨立參選人」或者「獨立候選人」這個稱呼不是特別準確,因為我們都知道,所謂「獨立候選人」的意思就是,不是由政黨或者政治團體提名的候選人就叫「獨立候選人」。像前2年,這個紐約市長彭博,有人說他想以「獨立候選人」的名義競選總統,因為他既不是民主黨提名,也不是共和黨提名。
那麼在中國大陸,大家知道它是一黨專制,只有一個黨,那共產黨當然想把整個選舉都給包辦,但它也覺得光是政黨提名那太不像樣子了,所以它也規定除了政黨提名之外,選民10個以上聯名推薦也可以做為候選人。另外,它也做了具體規定,就是一個選區政黨提名,你的人數不能超過你這個選區的代表名額,比如說你這個選區要選2個代表,那麼政黨頂多只能提2個名額。
主持人:也就是說共產黨提名只能提2個。
胡平:而且又必須是差額選舉。
主持人:什麼是差額選舉?
胡平:就是說正式候選人應該比你代表名額多1/3到多1倍,就是說你選2個代表,那至少要有3個候選人,或者4個候選人。那共產黨提只能提2個,那你空著1到2個就是選民提的嘛。所以如果你要把選民提名的候選人就叫獨立候選人,那中國候選人多了!每一個選區至少有1個獨立候選人,全國幾十萬、上百萬個選區,那有幾十萬、上百萬個獨立候選人,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在這裡討論了。法律上規定不可能,必須都有獨立候選人。
所以,其實現在說的是什麼呢?叫「毛遂自薦」,自我推薦的候選人,指的是這種候選人。過去那個所謂「獨立候選人」就分很多選民小組,由共產黨官方人士指定誰,有人當組長,大家小組開會,有人提張三不錯,我們就提名他吧,那隨便找10個人提名,這樣就成了,就非政黨提名的候選人了,那實際上也是官方屬意的人選。是這個樣子。
現在不同了,就是很多人他們自己提名,自己給自己提名,然後徵得10個人的同意,那麼就成了候選人。這次我們就是看到在全國已經有幾十個、上百個這種獨立候選人出現,所以我把他叫做「自薦候選人」,當然這個說法也很滑稽,候選人還有不自薦的,對不對?
主持人:這用西方的觀念來講的話是很滑稽。
胡平:這原來選舉,什麼差額選舉,還等額選舉,等額選什麼舉呢?那反正共產黨就是很可笑的事。那我們知道實際上,現在我們所說的獨立參選人就是指那些選民他們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自己給自己提名。那麼這個呢,他就超出了官方的控制,因為別的候選人,官方它能通過別的辦法控制你;而這個呢,他完全打亂了它的計畫。所以這個是官方對這種候選人特別忌諱的原因之一。
那麼早在80年的時候呢,當時也是有鑒於文化革命那種無法無天,另外,很多包括黨內一些人也覺得中國還是應該在民主方面有所進步,所以當時就對《選舉法》做了一些比較好的修訂,首先比如提出可以差額選舉啦,也提出公民可以自己推薦自己,而且還可以自己宣傳自己,那麼就給一定形式的競選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所以當時呢,像北大學生參與得特別積極、特別活躍,利用選舉這個場合就發表自己的政見,然後就是表達對民主化的追求等等。當時被選上的人也很多,那麼當然引起當局的緊張,保守派就很緊張。所以在這之後呢,對原來的《選舉法》又做了修訂,主要是對自己宣傳自己這一條做了一些含糊其詞的說法,使得你後來要這麼做就變得更加困難。
那我們看到90年代以來, 在一些地方陸陸續續出現一些所謂「自薦候選人」,他們當然壓力很大、困難很多,但也確實有一些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像我們剛才看到的姚立法先生,就是大陸很有名的所謂「布衣代表」,雖然他的層級不高,因為中國只有低層級的代表才是直接選舉的,但是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今年與眾不同的是,第一,這種自薦候選人很多;另外,他充分利用了互聯網。過去其實有這種意願的人很多,但因為官方控制了一切輿論工具,你沒辦法宣傳自己,別人認都不認識你,也不知道你要出來競選,沒有辦法比較。所以在那個時候,傳統媒體的時代,官方只要控制了傳統的媒體,就使得你不同的聲音連被別人聽見的可能性都沒有,那你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希望。
當年北大能夠這麼做,因為大家都是學生,住在一塊兒,一個校園空間有限,而且學校也會提供一些方便,利用禮堂、教室做為公共的平台。在一個普通的地方,連個地方都沒有。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個束縛。這一次都是通過微博這種方式,很多人就看到了,而且他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宣傳自己。開什麼會,官方不給你提供場所,開會不讓你參加;但是我用戶聯網、我用微博,這個你管不著。
主持人:控制不了。
胡平:對,控制不了。這次有兩個特點:第一就是,自己推薦自己的這種候選人有很明顯的增長;第二,大家有效的利用了互聯網、利用了微博,所以造成了一個很不同的聲勢。
主持人:好,謝謝胡平。待會兒我們也來談一下,包括您在當年1980年那時候選舉的一些過程,產生的一些影響。我想請問橫河先生,在這一次獨立候選人,或是稱為自薦候選人,哪一些人最受到民眾的青睞?哪一些人最受到政府的注意?
橫河:我覺得有自薦候選人一出來以後,他首先感到威脅的就是當地的官員,因為當地的政府、政權和黨有一個現成的結構在那個地方,包括選出代表來,通過提案或者通過什麼決議,已經在位的人如何分贓,它都是已經按部就班的了。現在突然出來一個人,不管這個人究竟能不能選上,還不知道,就有打亂他原來盤根錯節關係的可能性。所以第一個受威脅的是他們。所以不管你是誰,只要你自薦了,你宣布你要參選了,它當地一個本能的反應就是我想辦法把你壓下去。
主持人:因為他不存在他們原來的計畫之中。
橫河:所以並不存在誰特別受當局的關照,只是說有些受關照的可能比較厲害一些,還有一些,就是這個人本來就比較有名,他受關照呢,大家更關注一些,只是這個差別而已。
第一個出來的實際上是江西的劉萍,剛才已經講了,江西的劉萍是新余鋼廠的(下崗職工)。她原來是給自己維權,維權以後又幫整個鋼廠的退休制度維權,而且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後來提出來要參選。她是今年這一批最早的一個。為什麼今年會特別多呢?我想也正是因為互聯網,把有人要獨立參選,以及剛剛開始要獨立參選就受到打壓。她是在正式提名的那一天失蹤的,警察把她押起來關了5天,5天以後放了出來,也沒把她怎麼樣,但是就是不能讓她在提名的那天和選民見面,不能讓她出現,不出現大家就可能把她給忘了,就這樣。
本來官方就擁有不能替代的優勢,自薦候選人本來在這方面就有不足之處,就是不能跟官方相比的,你到時候再把他關起來,人家找不到你了,誰也不會想起來,再串通起來一些人去給你提名。所以它(中共)是用這種方式。
後來有一些比較知名的人士也加入了,像四川的李承鵬,他原來是體育評論員,大家都知道他,然後他又變成網絡評論員,寫了很多東西,所以跟的人就非常 多。這些原來都是在微博上跟的人很多的。像北京這次也有一位教師,上海還有一個,這些本來就是微博上跟的人很多的。所以當他們提出來要參選,自薦參選的時候,統計一般在48小時之內,看的人已經上萬了,跟帖都在6、7千,7、8千的樣子,這是在24到48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
也就是說它互相有影響,關注就慢慢的超過了當地,因為通過互聯網讓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儘管是一個地方選舉,它可能只跟這個區域有關係,但是它的影響力和對別人的影響馬上就全國傳開來了。這樣一來就引起當局的注意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的負責人要出來到CCTV去講話,就是因為它已經不局限於在一個地方了。
所以像姚立法以前他受打壓,主要是因為他在當地參選,而侵犯了當地勢力集團的利益,他們覺得受威脅了。但現在覺得受到威脅的就不僅僅是每個地方的官員了。
主持人:那麼像剛剛橫河先生提到的,這個選舉,不管它選的層次,它的官是大是小,但是這種形式可能會起一些漣漪的作用。胡先生是不是剛好也利用這個機會談一下,你們當年1980年學生在進行選舉的時候,當時的情況,比如你們學生能做什麼樣的代表?當時候的情況怎麼樣?您覺得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胡平:當時,因為30年前整個政治必定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那時候學生的年紀比現在大,普遍比較大,閱歷比較豐富。最初大部分同學對這個選舉也沒有重視,因為覺得區代表有什麼意思呢?關心的都是油鹽柴米的事兒,學生無非就是關心暖器開的足不足?伙食團的伙食怎麼樣啊?那個沒有意思嘛!
當時主要是包括我在內的一些朋友,當年參加「民主牆」積極參與的人,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它提供了一個平台,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平台講話,發出我們的聲音。所以選不選上不重要,選上了當個代表更不重要,那個代表沒事兒幹。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我們這一代人的理念在我們這一代人中間得到廣泛的傳播。
主持人:所以你們在選舉的過程當中可以發表很多你們的想法。
胡平:對,所以我們談的都不是區代表的事,跟區代表一點不相干,談的都是天下大事,人家就說:你們這是選總統呢?還是選議員?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視頻:【熱點互動】「獨立參選人」引熱議(上)
視頻:【熱點互動】「獨立參選人」引熱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