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國防部近日宣布從明年度起,大幅降低向美國購買F16C/D型戰機及潛艦案預算,從「實質編列」變成「象徵性編列」。前國防部長蔡明憲表示,國防部大幅刪減預算的做法不但嚴重弱化台灣戰力,更對台美之間的戰略關係,甚至美日等國在亞洲的區域軍事合作,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前國安會研究員、國防部機要蘇紫雲提醒政府不要迷信所謂的「經濟和平論」,認為只要台灣和中共經濟合作愈緊密,就不會發生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很多國家都以為只要經濟互賴就不會有軍事衝突,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完全錯誤」。
新台灣國策智庫21日舉辦「國防預算與台美戰略關係」時事座談會,蔡明憲指出,馬總統上台後,逐年降低國防預算,不但沒有達到競選時承諾將3%GDP用在國防預算,現在甚至連GDP的2.2%都不到,國防戰略也從過去的「主動嚇阻」改變為現在的「被動防守」。蔡明憲認為,馬總統在軍購上表現的態度,是美國不肯賣武器給台灣的主要原因。
蘇紫雲強調,台海目前看似和平,馬政府更一直以此自豪,進而認為台灣已經不需要再加強國防,但其實這是非常嚴重的戰略錯誤,「軍事的失衡,正是引誘敵人發動戰爭的第一步」,台灣對解放軍開了綠燈,不是保障台灣的安全,反而會讓中國的鷹派蠢蠢欲動,想伺機攻打台灣。
前駐美大使吳釗燮表示,部分與台灣關係友好的美國官員曾向他反應,美國現在看到台灣政府跟中共愈來愈熱絡,但跟美國卻都是應付了事,軍購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吳釗燮指出,2008年以後,美國沒有任何一位高層官員來台訪問,過去台美間交流管道之一的TIFA也 中斷多時,再加上軍購案的延宕,現在的台美關係只能用「一事無成」來形容。
台灣智庫國際部主任賴怡忠表示,政府過去把美國對台軍售視為保障台灣安全的籌碼,但現在則把其當成阻礙兩岸關係的絆腳石,美國政府可能會開始考慮,「當台灣出現戰略轉變時,美國是否也要相對應做出戰略轉變?」他認為,軍購案很可能造成美國對台政策嚴重轉折,這是政府將兩岸關係置於台美關係之上導致的後果。
蔡明憲建議,朝野政黨應該一致向美國提出購買F16C/D型戰機、黑鷹直升機等武器的要求,才能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扭轉美國政府對我們的懷疑。他也建議國防部與中科院、中船或是其他民間機構合作,自行建造300噸級的小型潛艦。他指出,未來中共有可能宣布撤除部分瞄準台灣的飛彈,製造善意的假象來影響明年的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