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選一句最美麗最動人的話,我會選「我愛你」這三個字。
在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我愛你」這三個字並不是隨意說說的話,因為這三個字不僅僅是情感上真實的表達,也是一個認真嚴肅的承諾。所以當我們說「我愛你」的時候,絕對不是兒戲。
不過到了現在,「我愛你」似乎已經變成了人們的口頭語,說「我愛你」就像是電視、電影上的對白一樣的只是一種慣性的「演出」而已,這是因為人們把「我喜歡你」當作了「我愛你」,所以才會如此容易的說出口。
喜歡吃辣的,現在都說成愛吃辣的。年輕男女看到帥哥美女,見一個喜歡一個,現在的說法卻是「見一個愛一個」。
喜歡和愛有層次上的不同,喜歡不需要有心靈的感動,愛則是來自於心靈的感動。喜歡只是在表達一種感受,愛卻是心底的感情的表示。
父母對兒女的愛遠超過喜歡,生死相許的男女之愛也超過喜歡。
所以真正的「我愛你」這三個字的意義是一生之重。
然而在心中有這種感受的時候,「我愛你」這三個字說起來會有一種愉悅、輕快的感覺,因為「愛在心中」這本來就是會這樣。 或許人們不是天天都在說「我愛你」,但是,偶爾的在男女之間、在父母兒女之間,說句「我愛你」是自然、平常而且普遍的事情。
事實上,在我們心中有愛的時候,說句「我愛你」不是一件甚麼大事,對一般人來說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然而「我愛你」這三個字對一些人來說,卻是重逾千鈞,即使心中有愛,仍然有著無法出口的艱難。
有人當夫妻生活了一輩子,卻一輩子都沒辦法讓一句「我愛你」從自己的嘴巴說出來;甚至於有些當父母的,每天辛勤工作、操勞家務,卻在兒女成長的歲月中,也從不曾讓一句「我愛你」從自己的口中說出來。
即使心中有愛,而且是深深的愛,仍然是無法說這三個字。為什麼「我愛你」會這句話對他們會如此的沉重?
環境使然。
生活在一個沒有聽過「我愛你」的環境中,使一個人失去了說「我愛你」的心靈,緊接著失去了說「我愛你」的能力。
這是一個實例。
在一個家庭中,有二個男孩,父親偏愛哥哥,對於弟弟經常責罵毆打,甚至還曾經將弟弟吊起來打過。這個當弟弟的,心中充滿著不滿和憤怒,卻又害怕兇暴的爸爸,於是性格變得叛逆暴躁,長大結婚後這個弟弟對待自己的妻子、兒子就像是他的父親在對待他一樣。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這一生如何能得張口說聲「我愛你」?
可憐的是,他的妻子和他共同生活了一輩子,他沒給她有一天好日子過,不是沒有飯吃,而是沒有一天有過好心情。而他直到他的妻子過世後才表露出他對妻子念念不忘的相思之情。
然而慢了,他的妻子在死前已經向娘家說了「最後的遺願」:不要和他葬在一起。 除了他之外,其他還有許多不同的環境和境遇也會讓人陷入相同的情況。
有些人變形得成為越是關心越是嘮叨、粗口,越是給對方壓力,讓對方更加的痛苦難過。
這些人有些值得同情,有些則未必須要給予同情,因為他們已經進入了「任意傷害人無丁點悔意」的模式,無法回頭了,除了「死」,沒有人能改變他對別人的繼續傷害。
人生就是這樣,有幸有不幸。
如若一個人自覺「我愛你」這三個字很難出口,甚至這輩子從未說過「我愛你」,那麼,他就應該仔細回想回想,他這輩子是不是聽過別人向他說「我愛你」這三個字?然後想想,自己這一生是不是就這樣的乾澀下去,直到生命的末了?
如果我們還能向家人、愛人開口說聲「我愛你」,那麼我們就應該感謝上蒼,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猶有芳香可聞,猶有幸福相隨。 @
高達宏詩文集 //www.dajiyuan.com/b5/nf4761.htm
題外話:「同類化」一文的文後「補語」和「補意」
「為什麼養雞人要和雞『同類化』?」一文的「文後補語」是在說明文章寫作的過程中,筆者所使用的「同類哲學」和「同類化」這二個名詞的由來。
隔週,老義工大師以短文對這篇文章做出了回應,大師的短文對拙作有著「文後補意」的作用,讓「同類化」的概念更加的周全。
筆者的文章談的都是「同類化」的「光明面」,讀來快樂而且輕鬆。然而真實的世界卻不是如此,而是光明和黑暗並存,善良和邪惡共處。
老義工大師的短文就將這個觀念指了出來,所以黑暗邪惡面的同類化,如同流合污、蛇鼠一窩、狼狽為奸……,也是「同類哲學」必須涵蓋的一部分。
大師的這個「補意」短文,是對人性的體悟所精鍊出來的思維,可以讓讀者的思想隨之延伸而出,從而對人性的明暗善惡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