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禁止報導伊利董事長潘剛貪腐

人氣 17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17日訊】6月15日,中共媒體陸續收到中宣部對奶業巨頭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被舉報捲入巨額貪腐醜聞一事的報導禁令,接到禁令的媒體從業者透露,此項禁令語氣「克制」,以此案仍在調查為由,要求全國媒體不得報導。而以實名舉報潘剛的原伊利集團董事長助理、73歲的張三林卻神秘地與外界失去聯繫,傳言稱,73歲的張三林正四處躲避抓捕。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6月13日晚間,《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李曉曄通過中間人聯絡到住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區的張三林。當時,他對記者表示,舉報內容「絕對真實」,已經遞交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機構了。他又解釋說,雖然舉報信出自他手,但帖子並非他本人所發。

在張三林以「實名」方式舉報伊利股份及董事長潘剛後,有媒體曝出該公司在接受其採訪時表示:「張三林並非該公司員工。」但通過查詢卻發現,張三林並非如伊利所言是「查無此人」,而且還是伊利股份前任董事長鄭俊懷的助理。

當晚,伊利集團對外宣稱,已經以「誹謗」為由,向當地警方報警。6月13日晚7點,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以伊利集團所述的「誹謗」為由正式進行立案。伊利甚至對媒體表示,張三林此人年輕時曾參加「反革命活動」。

張三林舉報信中曾指,潘剛的親屬,以內蒙古利興商貿有限公司、內蒙古信禾廣告有限公司、內蒙古銳信達科貿公司等公司為平台斂財。有記者前往呼和浩特工商局,調閱上述公司的註冊資料檔案,發現三家公司有兩家已註銷,但是原始註冊股東和股權結構確如舉報材料所說的,均有潘剛親屬參與其中,並且上述三家公司法人代表確為潘剛親戚。

有記者據此認為,張三林的舉報中或者有些「小錯誤」,但絕對談不上「誹謗」。

6月15日,多位媒體記者前往張三林的戶籍住址蹲守多時,卻未能找到他,而他的手機也一直關機,鄰居們最後一次見到張三林已是三、四天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李曉曄透露,原本張三林通過中間人,約定在6月13日晚間6點接受她的採訪,此後「便聯繫不上張三林,中間人也聯繫不上他」。

張三林的舉報信中稱,「伊利每年的廣告費都交給有關領導的子弟去承辦,為他們提供業務來源和相對更高的收益,伊利同一時段的廣告費用比蒙牛等同行企業高出20%以上,潘剛也就順勢借用或盜用他們的名義作為自己的保護傘。」

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伊利迅速獲得中宣部禁令保護的原因。

對中宣部的禁令,當事記者說,「記者、編輯又是一片哀嚎,趕緊兒找稿子去吧,免得明天開天窗。真相就應該是赤裸裸的,何必遮掩?」

相關新聞
反貪腐引發動亂 突尼斯總理接任臨時總統
天津舉報貪腐遭迫害 貪腐者:我還當頭
華爾街日報:涉貪腐 鐵道部長劉志軍被捕
向貪腐宣戰 魁版維基解密3月起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