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塑化劑
【大紀元2011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黑心起雲劑添加塑化劑,引發民眾食品安全疑慮之外,民眾常使用的塑膠容器,也可能溶出塑化劑。根據學者研究發現,以PVC保鮮膜模擬包覆含油脂食品,在常溫25度下,DEHP平均溶出量每公斤食物為1.98毫克,包覆油脂食物時比使用於加熱時更高。
一般民眾認為塑膠容器只要不加熱、不裝熱食,就不會溶出塑化劑,不過研究發現,盛裝含油脂食物,比裝熱湯、熱食,所溶出的塑化劑劑量更高出許多。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12日在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中發表研究,針對多種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檢驗,結果發現,若使用PVC保鮮膜,模擬使用在正庚烷(仿造油脂食物),在常溫攝氏25度下,DEHP平均溶出量為每公斤食物1.98毫克,已高於歐盟、及國內1.5毫克標準。
陳美蓮指出,研究中使用PVC保鮮膜的11件樣品,最高驗出7.2739毫克,最低是0.0853毫克,但是PE塑膠袋或保鮮膜的溶出量只有0.05毫克,PET保特瓶是0.06毫克。7種常見塑化劑中又以DEHP最容易溶出,其中PVC保鮮膜的平均溶出量最驚人。
她表示,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如果每天吃3公斤用PVC保鮮膜包的油脂食物,DEHP的攝取量就達5.94毫克,超過歐盟容忍攝取量的3毫克標準。
環保署公布2013年起禁止PVC、PVDC保鮮膜製造、輸入供零售業販賣。陳美蓮表示,使用這類塑膠用品要注意,可用來裝水、蔬果等,但最好不要拿來盛裝含油脂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