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蠟燭 為自由照亮光明前程
【大紀元2011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梅映雪英國倫敦報導)50年前,兩名葡萄牙學生因舉杯為自由乾杯而被葡萄牙獨裁政府判刑7年。英國律師彼得‧班能森發表檄文《被遺忘的囚犯》,發起了抨擊獨裁政府的全球運動,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AI)因此應運而生。該組織奉行《世界人權宣言》及其它國際法的人權法則,以預防及終止肆意侵犯身體以至精神方面的健全、表達良心的自由和免受歧視的自由為己任。如今,該組織已發展成為擁有300萬名會員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權團體之一,並於197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會場的入口處,高懸四幅「自由」、「正義」、「尊嚴」、「公正」的巨大標語。(攝影:簫鳴/希望之聲)
5月28日,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迎來了50歲的生日, 數百名國際特赦組織成員和擁護者在倫敦聖馬丁教堂舉行了慶祝活動,一起回顧了半個世紀維護人權、倡導自由的波瀾壯闊的歷程,並對人權自由的未來充滿希望。
象徵自由之光的國際特赦的標誌——一只點燃的蠟燭投影在教堂的穹頂。(攝影:簫鳴/希望之聲)
在會場的入口處,四幅高懸「自由」、「正義」、「尊嚴」、「公正」的巨大標語,將國際特赦所秉持的精神道義詮釋得淋漓盡致。象徵自由之光的國際特赦的標誌——一只點燃的蠟燭投影在教堂的穹頂,象徵著自由之光普照大地。來自不同種族的國際特赦組織的成員和擁護者,為共同擁有的理念齊聚一堂。居住在倫敦的羅馬尼亞歌劇演員艾蓮娜‧派托冉以一曲詠嘆調為慶典活動拉開了帷幕。國際特赦組織主任凱瑟琳-艾倫女士及秘書長薩利爾‧謝迪(Salil Shetty) 為慶典致辭。
祕書長:自由必勝 獨裁專制注定失敗
薩利爾‧謝迪對國際特赦組織在過去50年裡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他說:「國際特赦組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人權組織,有4萬多政治犯經過我們的努力被釋放、80個國家取消了死刑,並促成了歐洲人權反酷刑法的出台和國際罪犯法庭得以成立。」他表示,國際特赦另一個巨大的成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支持正義、維護人權和自由的陣營中,許多有知識的青年一代也在覺醒,踴躍探討有關國際人權的問題。
國際特赦組織祕書長薩利爾‧謝迪(Salil Shetty)接受媒體採訪。(攝影:簫鳴/希望之聲)
謝迪著重談到了一些專制極權國家的人權狀況,表示國際特赦在促進世界人權與自由方面任重而道遠,他說:「我們的事業目前僅僅是部分成功,我們面臨來自中國、緬甸和北朝鮮等國家的很大挑戰。」他表示,近一個時期以來,席捲北非和中東的民主浪潮使他看到了希望。他說:「我們從在東歐和北非等地的積極變化看到希望,比如埃及有很積極的變化。但也門、敘利亞、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等國仍然停滯不動,所以我們一方面有理由慶祝成功,但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知道,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謝蒂表示,只要有越多的人站在一起、更多的人一起發聲,就能夠有更多帶來變化的機會,就是最強硬的專制者也無法阻止人們實現人權、自由的步伐。見證了50年來重大歷史變化的國際特赦組織堅信:自由必勝、獨裁專制注定失敗。
「國際特赦」創始人之女:父親會感到驕傲
已故的國際特赦組織創始人彼得•本南森(Peter Beneson)先生的女兒瑪利亞‧本南森(Manya Beneson)帶著三個孩子出席了這個對於她有著特殊意義的活動。她為眾多推崇並實踐自由理念的人們聚在一起深受鼓舞,她說:「國際特赦組織能夠激勵人。讓我們記住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聲,永遠不要放棄。看著不可能的事會成為可能,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實現。」
已故的國際特赦組織創始人彼得‧本南森(Peter Beneson)先生的女兒瑪利亞‧本南森(Manya Beneson)帶著三個孩子出席了慶典活動。(攝影:簫鳴/希望之聲)
她相信父親一定會為國際特赦50年來一如既往的堅持感到驕傲、為國際特赦所做的一切深感欣慰,她說:「我想也許他沒有想到50年後的今天還需要國際特赦組織,也許他會因此感到一些失望。但我相信他會對國際特赦組織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驕傲。」
前共產政權國家歌唱家:明瞭人類尊嚴的意義
著名女高音艾蓮娜‧派托冉(Elianne Pretorian)告訴記者,來自前共產主義國家的她對人權和自由深有體會。她說:「我來自羅馬尼亞,曾經在共產黨政權之下生活直到8歲。今天這個場合,讓我很多相關的記憶復活,使我感觸很深。在共產黨的統治之下,人們沒有自由、沒有尊嚴,你甚麼都沒有。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講話的自由,因為到處是竊聽裝置。我經歷過那些,所以我知道新鮮的空氣和人類的尊嚴的意義。它給你表達的自由、發展的自由和幫助別人的自由,為這個星球上的甚麼事而奉獻你的力量,給你這樣的自由。沒有這些,我不認為人是完整的人。為此,我願意參與到維護人權、追求自由之中。」
「我希望這會影響很多人奉獻他們的一份力量,每個人都表示能做些事情,這觸動我的內心,使我到現在還在感動。這可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是,我們都可以做些事。我想這些熱情的人們,他們出的主意、他們的聲音、他們本身,是人類所能達到的最熱情的奉獻。」
英國三棲明星:每個蠟燭都是一份光亮
英國著名影視舞台劇三棲演員朱利安•瑞德-塔特(Julian Rhind-Tutt)多年以來一直熱衷於國際特赦的活動。他在慶典活動中朗誦了曾是政治犯的伊拉克著名詩人薩阿迪‧優素福(Saadi Youssef)的作品《紅夜》(Hamra(Red)Night),詩的結尾兩句:「一只良心的蠟燭;一只在我手中的蠟燭」,表達了國際特赦對人權與自由的維護與追求的像徵,朱利安說:「她表達了這樣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自然地相互關聯著,我們每個人手中都對公正和世上被壓制的自由負有責任。蠟燭可以在世界上每個角落點燃,每個蠟燭都是一份光亮,如果世界上所有人的蠟燭彙集在一起,光明就會到來。」
英國著名影視舞台劇三棲明星朱利安•瑞德-塔特(Julian Rhind-Tutt)在慶典活動中朗誦了伊拉克著名詩人薩阿迪‧優素福(Saadi Youssef)的作品《紅夜》。(攝影:簫鳴/希望之聲)
慶典活動最後在來自倫敦亞非學院的世界音樂合唱組演唱的《自由來臨》的歌聲中落下帷幕,全體在場人員一起反覆吟唱著一個旋律:「我們知道,自由正在到來,自由正在到來!」
與此同時,香港、台灣、芬蘭、加拿大等地也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加拿大溫哥華街頭舉辦「為自由‧乾杯」紀念活動,國際特赦組織成員高舉手中的飲料為自由乾杯,最後每人拿起卡柱笛(kazoo)吹奏《給自由一個機會》,結束這個簡單的慶祝儀式。另有香港國際特赦組織舉辦了以「生存尊嚴」為主題的人權藝術創作展,50件賦予意義的蠟燭作品,象徵國際特赦組織50周年的里程,燃亮了人權與自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