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中國航母艦隊走向何方(一)
【大紀元2011年05月30日訊】從上個世紀90年代直至一年多以前,在中共軍方的內部刊物上和民間一直存在著「航母派」和「潛艇派」之爭:海軍要走向遠洋,到底是應該優先發展航空母艦還是核動力潛艇?隨著改裝自烏克蘭「瓦良格號」航母的「施琅號」粉墨登場,這個問題似乎已有了答案——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水面打擊集群將成為未來中共海軍的主力。
除了大連船塢裡的「瓦良格號」之外,據信還有1-2艘航母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廠」建造。對於航空母艦這種龐然大物要完全秘密建造,躲過西方從間諜衛星、高空偵察機、到電子偵察機和監測船等構成的發達的監測網絡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北京反而樂於讓外界知道,正好用它來提振「民心士氣」、證明黨正在領導中國崛起為軍事大國。但是所謂「增加軍事透明度」,本身又是一個虛實的遊戲,一部份變得相對透明,反而會使另一部份更不透明、更不引人注意。
中共的第二代核潛艇計劃(包括新型的094「晉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和093「商級」攻擊型核潛艇)就這樣被掩蓋在「瓦良格號」航母的光暈背後,顯得更加神秘莫測。那麼,中共決策層是否已在未來海軍的水面和水下打擊群的優先順序上做出了最終決定呢?「航母派」和「潛艇派」之爭是否已經塵埃落定了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明白在決策過程中,中共領導人頭腦裡考慮的因素、他們最為關注的事情。在此之前,要先對航母和潛艇之爭的背景做一番簡要的梳理。
航空母艦和潛艇(主要是核動力潛艇),誰將是未來海洋的支配性力量,就這個問題的爭議在世界範圍內並沒有塵埃落定,當然在中國事實上也不可能從此消弭無聲。世界海軍頭號強國美國的做法是兩者齊頭併進,不落下任何一方。新型的「弗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 )攻擊型核潛艇從2004年加入現役,迄今已經建成了7艘,在速度、火力、噪音水平等方面代表了當今世界核動力潛艇建造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排水量10萬噸以上的新一代「福特級」( USS Gerald R. Ford CVN-78)超級航母也正在建造過程中,除了船體更大外,預期會有更多的新技術應用到其上,如「自由電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防禦武器」、「電磁反應式裝甲」(electromagnetic reactive armour)等。
中国091“汉级”攻击型核潜艇(維基百科)
美国尼米兹级核力动航空母舰(美國海軍網站)
中共海軍發展的最重要樣板是前蘇聯海軍。值得一提的是,為前蘇聯贏得世界海軍大國地位的是其核潛艇,而非航空母艦。蘇聯潛艇部隊的規模遠超美國,據不完全統計,它前後建造過86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和88艘攻擊型核潛艇。在顛峰時代,前蘇聯有近百艘核動力潛艇游弋在世界各地的大洋深處,提醒著全世界蘇聯這頭巨獸的軍事存在。其戰略導彈核潛艇是潛伏於水下的龐大核武庫,也是西方防範的頭號敵人;而其攻擊型核潛艇的基本使命有二:一是保護自己的導彈核潛艇、二是對付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可以說蘇聯海軍走的路子是以核動力潛艇為中堅的水下打擊群,來克制以航母為核心的美國水面打擊群。而中共的核潛艇規模還非常小,其第一代的「漢級」攻擊型核潛艇大約只有5艘,「夏級」戰略導彈核艇目前只有一艘服役。而且都已經嚴重過時,基本失去了實戰價值。第二代的「晉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和「商級」攻擊型核潛艇數量也很有限。
從世界各國海軍的實際選擇看,航空母艦也不受青睞。這不僅是出於經濟的原因:航母本身造價不菲,再加上護航的艦艇、艦載飛機、日常的使用和維護,更是開銷巨大;另一方面更是由於航母目標巨大,既缺少自我保護的能力、又難以做雷達上的隱形改造,越來越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航母所面臨的威脅同時來自於水面、空中和水下。在諸多克制航母的兵器中,最現實和有效的還是潛艇。由於當代潛艇實現了導彈化,其實際的戰役和戰術價值大幅提升。過去潛艇的主要作戰方式是接近敵船後用魚雷攻擊,但是現在它可以在距離目標數百公里外的水下發射反艦導彈,令敵方難以防範。
潛艇攻擊的優勢在於它沒有水面艦艇的雷達特徵,而偵測水下目標的難度比探測空氣介質中的物體難度要大得多,目前主要還是靠聲納手段。為應付目益上升的潛艇威脅,航母編隊就必須增加艦艇和飛機的數量、擴大搜索和警戒範圍,儘量做到在敵人的潛射武器射程之外就發現敵潛艇。當然,這就意味著要保護航空母艦的成本越來越高。
從軍事威懾的效費比來看,當然也是潛艇更加划算。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如果有12對發射管,就能攜帶24發洲際火箭,如果每發洲際火箭能攜帶5-6枚分導式的小當量核彈頭。一艘核潛艇就能運載上百枚核彈,一艘核潛艇就能摧毀敵方的大部份大中型城市。如果不能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幹掉敵人的所有戰略核潛艇,哪怕只漏掉了一艘,它都能發動毀滅性的核報復。
中共最新的第二代戰略核潛艇094「晉級」,傳聞有16個發射管,其「巨浪-2」型洲際火箭射程在8600公里以上,每發洲際火箭可攜帶6-9枚核彈頭(另一說法是3-6枚核彈頭)。但是「晉級」核潛艇在靜音航行和水下通訊等方面與西方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潛艇發展的另一個趨勢是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的出現,使得過去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的角色區分變得不再那麼涇渭分明。「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的代表就是能發射巡航導彈(對海或對地攻擊)的核潛艇,即是利用核動力潛艇的隱蔽和突防能力強(下潛深度大、水下航速快),和續航能力強(不需要中途補充燃料就能做遠距離航行)的優點,把它改造為各種遠程武器的發射平台,從而負擔起多種戰略、戰役和戰術層面的任務。
舉例說,當核動力潛艇成為遠程巡航導彈的發射平台後,它的火力打擊範圍可以延伸到2000公里以外。它可以潛航在廣闊的國際水域,自由選擇發射陣位,從水下發射遠程巡航導彈,打擊敵方內陸縱深的目標。而在過去,要執行這一任務主要靠艦載飛機來實現。
顯然由核潛艇來執行這一類任務比用水面戰艦和艦載機有更多優勢。因為如果由後者來轟炸敵人內陸的目標,前提是要取得相當程度的制海權和制空權。也就是說,如果由巡洋艦來發射對地攻擊的導彈,首先要把軍艦開到導彈的射程以內,之前要先清理掉來自水面和空中等方向對它的威脅;而用艦載機攻擊也是一樣,事先要壓制敵人的攔截戰機和防空武器。然而核潛艇由於其隱蔽性,來去無蹤地穿行於水下,對制海和制空權中有最低的要求,甚至可以在己方完全不具備對水面和天空控制能力的情況下,完成對敵人內陸心臟目標的突襲。
儘管當前所說的「戰咯核潛艇」特指的是攜帶有洲際彈道導彈(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核動力潛艇,但是將傳統的攻擊型核潛艇進行多用途的升級改造之後,使其具備了遠程攻擊的能力,也因而具有了「戰略」的意義。如果將遠程巡航導彈裝上核彈頭,它直接就可以分擔一部份核威懾的任務。
從海軍兵器的發展趨勢看,似乎潛艇比航空母艦有著更廣闊的前途。中國大陸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一直是「潛艇優先派」佔上風,解放軍的前任海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多次表達了優先發展核潛艇的重要性。2004年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劉華清回憶錄》證實了這位中共前軍方大佬對於核潛艇的特別偏愛。當然這裡也有經濟上的考慮。
根據路透社的估計,一艘60000噸級的航空母艦本身的造價最低不少於20億美元,而加上艦載飛機和護航編隊,則成本高達100億美元以上;日常的使用、維護、訓練和人員成本每年則在2億美元以上。而100億美元大概已經可以讓北京建造10艘核潛艇了。在經濟總體不寬裕的情況下,建造潛艇看起來是更好的選擇。
「潛艇派」的依據似乎很充分。即使建造起航空母艦也不可能挑戰美國,為何不發展更加經濟實惠的核潛艇部隊,走蘇聯老大哥的路呢?這就回到了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中共決策層頭腦裡到底在考慮甚麼?
不管是航母還是核潛艇都是工具,是服務於政治決策的,而在這政治決策中,軍事戰略並不一定占主要的比重。直到2009年,在中國大陸的軍事學術刊物和海外親北京的中文媒體上,筆者還不時看到挺「潛艇派」、反對建造航母的言論。
但進入2010年,這類聲音在有官方性質的媒體上基本消失了。這說明中南海在航母優先還是潛艇優先這個問題上的最後決定,是直到不久前才作出的。為甚麼會這樣?那就要看航母和潛艇哪個是服務於當前目的的最好工具。
預計未來幾年,中共政權的民族主義化將不可避免,特別是在國內的民生問題和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的情況下,中共將更加依賴民族主義這張牌。民族主義是共產黨政權為數不多的合法性來源之一,除了經濟增長,可以說就只有它了。也就是說,它將不遺餘力地塑造大國崛起的形象來「凝聚人心」,而「軍威」是這個「崛起」形象的重要組成部份。在這一點上,水面上的航空母艦和水下的核潛艇就體現出了差別,航空母艦比核潛艇要氣派得多,它顯然更適合做這個民族主義的圖騰。
航母作為圖騰和心理標誌的價值,這恐怕是共產黨領導人腦中所考慮的最主要因素。然而將武器抽離於軍事戰略之外考慮其價值,不可避免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筆者將會在後續文章中探討。這種「圖騰」我們已有前例,比如那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三峽工程。
相信隨著航母下水所帶來的激動逐漸消褪,「潛艇派」在軍迷當中會漸漸贏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