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學的姻親,也是工作場上的同事F,暑假即將離職退休了。相識時日不短,然而卻沒有深交,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於好批評、常抱怨的她,我一向採取「敬而遠之」禮貌性的尊重態度。不料,那天,我獨自一人在辦公室忙著,她移駕前來,不由分說的坐在我面前,然後,開始絮絮叨叨的數落、抱怨起婆家的種種瑣細雜事。無所遁逃,也無法迴避,只好坦然以對,因為我明白──-這一門「不抱怨」的修行,不只是她的,也是我的功課。
據報導,2009年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不到一年的時間,全世界就有八十個國家、六百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甚至進而影響了他人,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戴爾.卡內基的三十條溝通人際關係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這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可以肯定的是,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沒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美好的世界。
捫心自問、反求諸己:耿耿於懷他人的抱怨,是否也是一種抱怨呢?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該斟酌、調整了;所以,就暫且擱置手邊的工作,靜靜的聽她娓娓道來。當心念如此轉換時,情況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她的話語,聽起來不再那麼尖銳刺耳;她的表情,看起來也不再那麼盛氣凌人。當然,她還是她,不同的是我,態度的改變,讓過程和結果都跳脫了以往的窠臼,因此,最關鍵之處是自己的想法。
在這一場意外的晤談中,首先,我告訴自己要做到真誠的「傾聽」。《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為「傾聽」下了註解:「傾聽,其實是我們『未使用的潛能』,亟待開發。」此外,從字的結構上來分析「聽」,也饒富意趣。它是由耳、目、心三者所組成的。而耳下的「壬」有挺立的意思。所以,古人很早就告訴我們,聽別人講話時要豎起耳朵,眼神注視,並用心聽,才是真正的聽。而當我拋棄成見,真誠的傾聽時,我聽到的不只是喃喃抱怨的話語,還有那微微委屈的情緒,訴說者是在尋求抒發與認同。
然後,是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亦即是「同理心」的應用,這一點在輔導諮商的理論與實際上,是一種很重要的技巧。而它的出發點是為了瞭解,而非為了反應,也就是透過言談,瞭解一個人的觀念、感受與內在世界。“in one’s shoes”,這是學英文的人都知道的一句片語,意思是:易地而處、站在某人的立場來看事情,也就是說設身處地。如同一些兒童心理學家,常常提醒父母們要反過來,蹲到小孩子的高度,來看大人的世界,這樣才能體會小孩子的感受。
下課的鐘聲響起,我們的閒聊也告一段落,同事帶著輕輕淺淺的微笑,匆匆的離去,與先前的眉頭深鎖、鬱鬱寡歡判若兩人。其實,在我們短暫相對的過程中,我只是做了三件事:真誠的傾聽、肯定她的某些觀點,和正向的加油鼓勵罷了。「當局者迷」,果真不差,在衝突、矛盾中,如何保持鎮定、理性,不涉入、也不陷溺其中,才能擁有「旁觀者清」的聰穎與智慧。看來,「不抱怨」的修行,收獲最多的是我自己。今後,更要警惕自己做到「不抱怨」,甚至是「不抱怨他人的抱怨」,為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帶來一份單純、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