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樂曲欣賞: 喜相逢

人氣 8

【大紀元2011年05月29日訊】笛子是人類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世界各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笛子。而中國的笛,其發展的早熟與完備,更可以說是走在全球笛類樂器的最前方。據民族音樂學者考證: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將笛傳入中土。不過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兩支笛子;顯示早在西漢初年,笛已在中國流行。更早還有河南舞陽出土的一種以鳥類骨骸製成的骨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了呢!下載觀看

中國的笛子以竹子製成,它那看似平凡、簡單的構造,卻能創造出不平凡、不簡單的聲音;讓人也不禁要驚嘆蒼天造物之神奇和文化誕生之神妙!

關於竹子,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喔:傳說竹子原本只生長在天庭中王母娘娘的御花園裡,受仙境甘露滋養的竹子,俊秀挺拔,很有靈性。天庭中的神仙們都十分喜愛竹子。看管竹子的朝霞仙子將竹的種子遍灑於人間。於是,從黃河到長江,三山五嶽、南北大地,遍生翠竹。不僅為這方土地增添了一道清新的好風景,也為人類提供了製作笛、簫等樂器的最佳材質!

笛子發展至今,分為梆笛和曲笛兩種。其音色與技法都各有不同。今天節目裡水晶要和聽眾朋友們分享的是一系列以梆笛演奏的樂曲。先欣賞這首《喜相逢》(笛演奏/戴亞)。

梆笛是「梆子腔」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名為梆笛。以梆笛吹奏的曲子通常高亢歡樂,它也是北方最普遍使用的笛子類型。

這曲《喜相逢》,原是來自內蒙的一首民間樂曲,後來流傳到河北張家口一帶,成為了河北「梆子戲」和「二人台」等地方戲曲的過場音樂。「二人台」,是流傳於內蒙、陝西、河北一帶的戲曲,由一丑一旦的型態演出,並且一人還必須分飾多角,俗稱為「雙玩意兒」。梆笛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伴奏樂器,演奏時特別講究「挑尖音、耍花字、忽斷忽續」。

經由老一代的笛子名家馮子存改編為笛子獨奏曲後, 《喜相逢》便成為梆笛的一首代表樂曲,也是學習北方笛樂不可遺漏的一首曲子(南方笛曲介紹見第84集鷓鴣飛及55集姑蘇行)。我們來聽聽這份很珍貴的老錄,馮子存的演奏。

梆笛和南方的曲笛相較,笛身比較細且短,音域也比較高,音色剛健明亮。以笛樂演奏三大要素「氣」、「指」、「舌」來分析:北方梆笛氣息的運用比較剛猛,而且特別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例如急促的「舌打音」、「滑音」、「垛音」、「花舌」等等。那略帶沙啞、又好像琵琶輪指似的特殊效果,真是有趣極了!

這些因應梆笛而生的技法,帶出了慷慨豪邁的另一種北方韻味!也是多彩、博大的中國文化的另一種面貌!也說不上究竟是技巧塑造出了這獨特的音樂風格?還是音樂風格衍生出了這些獨特的技法呢?我們接著欣賞《鬧端陽》(笛演奏/林斯昆)。

曾經在節目裡為您介紹過版胡演奏的《月牙五更》(見本欄目第54集),是一首流傳於東北的秧歌。曲中有許多小三度的上滑音和下滑音的表現。這種三度的滑音是我們民族音樂常見的一種旋律型態,在琵琶、古箏、二胡、古琴中都經常使用!用笛子來表現也是非常適合。請欣賞梆笛演奏的《月牙五更》(笛演奏/林斯昆)。

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寫過:「船上兒郎不耐閒,醉拈橫笛吹雲煙……」。

由朝霞仙子傳給人類的竹子,所歌唱出的那美麗聲音,好像真的能上窮碧落、傍朝霞、吹雲煙!

相關新聞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  旱天雷  升平樂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妝台秋思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水仙操
中國古典樂曲欣賞:風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