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珠三角民企扎堆倒閉 堪比08危機
【大紀元201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去年以來中國央行8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使得貸款融資日趨困難,習慣了寬鬆貨幣政策的中國中小民營企業越來越「玩不轉」。加上勞動力成本提高、歐美市場萎縮等因素的多重影響,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業紛紛倒閉,有官員和商家表示,目前中小民營企業的境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還要難。
鬧 「錢荒」 中小企業貸款無門扎堆倒閉
隨著央行貨幣政策趨緊,企業貸款越來越難,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尋求民間渠道獲得資金。但民間借貸利率過高,又令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據大陸媒體報導,民間貸款的利息高的驚人,短期借貸月息4%-8%,甚至15%。儘管通過討價還價,短期月息可能降至5%或4%,但折合成年利率則高達48%-72%。
江蘇省鎮江市的鎮陽電子元器件廠主營電腦接插件的生產和銷售。廠長毛敏說,年初還有30多名工人,現在只剩下不到10人了。即使這樣,由於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工廠資金無法週轉,甚至發不出工資。央行收緊銀根導致資金鏈緊張,當地不少店舖一夜關門。
趨緊的貨幣政策使長三角一帶的中小企業普遍鬧起了「錢荒」。大量企業處於停工、半停工狀態。就連素以小商品聞名的浙江省溫州市,竟也出現了中小企業貸款無門「扎堆」倒閉的現象。繼溫州樂清老牌企業三旗集團瀕臨破產,本月又傳出溫州知名餐飲連鎖企業波特曼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消息;幾乎同一時間,溫州另外一家知名企業江南皮革也因為巨額欠款而倒閉。
溫州市經貿委監測顯示,今年前3個月,該市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35家出口導向型企業銷售產值同比下降7%,利潤同比下降30%左右。同時,這些企業訂單金額出現減少趨勢,單筆訂單平均金額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16.7%。這些企業中虧損的佔四分之一還多,僅三成企業利潤保持增長。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1%,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不到10家。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辦公室主任蔡章生說:「(目前)比2008年還要艱難。」浙江省中小企業局發展規劃指導處處長應雲進也表達了相似看法,他表示,中小企業習慣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生存發展,銀根一緊縮,一些企業就在一夜間猝死。
用工荒+漲薪潮 成本優勢漸失 訂單萎縮
在珠三角的外向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帶,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用工荒」和「漲薪潮」的出現,加上原材料不斷漲價,人口紅利勢弱,成本優勢漸失,訂單萎縮,中小型加工製造企業的冬天已不期而至,大批工廠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由於2010年棉花價格上漲50%以上,用工成本也漲了15%以上。多家服裝廠商都表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一件服裝的綜合成本已經提高了至少20%。而鞋業的綜合生產成本則上漲了30%~40%。成本上升直接導致訂單減少。
廣州市增城新塘鎮的一家中型服裝廠,以前正常每個月出貨可達22萬~25萬件,但從今年3月開始訂單大減,如今每月出貨連10萬件都不到,減少了一半以上。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由於不少工廠倒閉,虧本清貨,廣州步行街上下九曾經出現1元服裝店。而現在由於滯銷產生大量尾貨,廣州街頭1元服裝又重現江湖。
迪泰紡織是一家中型服裝廠,廠長介紹,工廠有七個機組,現在只開了3個機組,目前幾乎所有的訂單都做完了,新的訂單跟不上,很多工人都放假休息了。老闆湛家和夫婦表示:「今年形勢比金融危機前還要嚴峻。」
廣州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黃學明說,上九路一帶甩賣的十幾元以下的衣服都是低於成本價銷售。與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相比,當年是很多外銷貨發不出去轉內銷,而如今的甩賣是因為工廠過量生產的積壓貨以及倒閉工廠的清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