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孫中山和蔣介石的畫像緣何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

林輝

人氣 6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6日訊】現在很多中國人未必知道的是,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第一張巨幅肖像並不是中共黨魁毛澤東和朱德等人,而是創建國民黨並被稱為「國父」的孫中山先生,時間是1928年蔣介石北伐勝利後。此後領導中國軍民浴血抗戰的蔣介石的畫像也出現在了天安門城樓上。

據民國報紙《時報》於1928年8月24日刊發的一張照片可以證實,當時工人正在天安門城門的正中央懸掛孫中山的一張巨幅標準像,兩邊還掛有孫中山的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事實上,以往的中國並沒有懸掛政治領袖的傳統。隨著西學在近代中國社會的傳播,西方政治領袖肖像懸掛在公共場合和重要儀式的作法為清朝末代皇帝以及國人所接納。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更是將自己的肖像鑄在銀幣上,「袁大頭」就這樣走入了千家萬戶。而國民黨集會時亦在講臺中央懸掛孫中山的肖像,這也就不難理解當秉承孫中山遺志的蔣介石北伐成功、統一中國後,要在天安門城樓懸掛其標準像。因為此舉正是為了告慰1925年逝於北京的「國父」,讓他「看到」國民黨治下的中華民國的旗幟終於飄揚在古都上。

北伐成功後的蔣介石於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採取了新的措施。此後的十年,是國民黨統治下的一個黃金發展時期,並且出現了短暫的繁榮期,特別是上海之繁華亦令今人驚歎。

1931年日軍攻佔東北後,蔣介石意識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他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與日本的戰爭將是無可避免的。不過,蔣介石清醒地知道中日兩國的實力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提出了「持久」抗戰的思想,同時開始在軍事上進行準備。如訓練部隊,購買武器。資料顯示,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國民黨已經購買了一萬金馬克的武器裝備和兵工設備,並在德國軍事顧問的幫助下,裝備成40個師的兵力。此外,蔣介石還將全國戰場分為五個方面,並在這些地方建立工事和陣地。他還與西南地方軍閥建立關係,以便將來退守時可以在此繼續抗日。

1937年日軍全面侵略中國後,蔣介石率領國民黨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戰。蔣對日本侵略和世界形勢的看法:「日本無持久作戰的戰略資源。只要能與日軍周旋到某一程度,它若不是北侵西伯利亞,就是南下南洋群島(印尼),引起對蘇聯或歐美對抗。西伯利亞只有煤鐵,唯南洋才有橡膠」。因為橡膠的原因,「日軍非與美歐衝突不可。如此中日戰爭將成為世界大戰之一部分,而將與世界大戰同時結束」。

一切正如蔣介石所預料的那樣,日軍南下,與美歐產生了衝突。同盟國在對日本宣戰後,中國的抗日戰場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無可否認,沒有中國國民黨的持久抗戰並將大量日軍拖在中國戰場上,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將會被延遲。

而國民黨為此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會戰22次(雙方兵力超百萬的),重要戰鬥1,117次,規模小的戰鬥28,931次,陣亡士兵超過3,250,000人,將軍陣亡200名。國民黨的驕人戰績是:日軍傷亡近一百萬,日軍在中國被打死的129名將軍中126人是被國民黨軍隊打死的。

正是因為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的持久抗戰讓美歐刮目相看,美英在抗戰後期宣佈蔣介石為「四強首腦之一」,並邀請其參加開羅會議,討論制定聯合對日作戰計劃和解決遠東問題。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蔣介石的巨幅肖像首次出現在國際舞臺上,與羅斯福、邱吉爾的肖像並列。據說當年到延安採訪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也在延安看到了懸掛著的這三人的肖像。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聲望達到了頂點。1945年12月3日,一張巨幅的蔣介石的標準像首次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這是他1944年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後、身穿戎裝時照的照片。這張照片不同於此前和此後的懸掛方式,而是直接豎立在城樓之上,其頂端業已達到第二層,城樓下則懸掛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的匾額。

隨著中共以卑鄙的手段竊取政權,國民黨敗走臺灣,蔣介石的標準像也被運到了臺灣。天安門城樓上開始懸掛起了竊國的中共黨魁的畫像。同孫中山和蔣介石相比,這些只知禍國殃民的黨魁的畫像有什麼資格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呢?@

相關新聞
林輝:宋子文是大貪污犯嗎?
林輝:國共內戰中共竟然迫使平民當炮灰
林輝:「下關慘案」中的鬼影是誰?
林輝:李公樸和聞一多究竟死於誰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