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特色人物

李盈瑩校長與她的兒童全腦創意繪畫教學

【大紀元2011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夏墨竹墨爾本採訪報導)「很多初學畫畫的孩子都是先用鉛筆和橡皮擦,一改再改;我給學生們的是不能塗改的筆,想好了畫面,就畫下去。我的學生在頭腦中構想藍圖的時候,是很專心的。孩子在作畫的過程中,他的頭腦會動得比手快,養成思考的能力。」臺灣當代知名畫家、澳大利亞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藝術部李盈瑩校長在接受大紀元記者專訪時這樣說道。

很多初期學畫的孩子們還在著色簿上乖乖的塗顏色時;當許多美術老師依舊沿襲著老式權威的路子,按部就班的先教幼童素描水彩,並隨意修改孩子的畫時,這位有三十餘年美術教學經驗的李盈瑩校長早已憑著自己的進取心、藝術的悟性及對孩子的理解與愛,開闢了獨具一格的兒童全腦創意繪畫教學新思路,並帶領著她的學生們獲得了纍纍碩果。

喜歡獨自看雲看風的鄉下女孩

李盈瑩校長從小在臺灣麻豆鄉下長大。自小愛畫畫的她很喜歡跟著父親去田裏,「那時我很小,被放在田邊,或果園旁邊,我坐在那裏,玩草啊、土啊。我從小就喜歡大自然的美,我很喜歡看風吹動的樣子。我一個人坐在那裏看雲,看風,可以看很長時間。」小時候的她也心靈手巧,「我媽媽跟我說,我從小這個手很愛動,一個糖果吃完了,糖果紙就可以做一個娃娃。」

她小時候是一個很敏感的孩子,「小時候悟性特別強。我希望自己多一些體悟,中學就在想人生所為何來?真理在哪裡?別人認為似是而非的東西,我會認為,不可能是這樣,一定有一個真理,真理是不變的。」

天資聰穎,有著非凡藝術靈性的她讀中學時曾隨國畫大師學畫,油畫、素描,水彩也都研習過。「可能是上帝給了我比別的孩子高一點的藝術能力,所以我領悟得比別人快。比如中國畫我剛去學了兩個月,作品比別人學了兩年的還好,雖然我畫的沒有他們那麼多基本功,但畫出來的畫很有感覺。」她的老師評價她的畫「很特別、很自然」。她在繪畫中可以駕馭各種題材,包括山水、人物、動物,「我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我會去觀察、瞭解」,她說。

小學低年級時,她的繪畫成績不是最好,就是最差,「因為老師看不懂,畫的太大膽」,李盈瑩校長回憶到這兒笑了,她笑起來仍帶著孩子似的純真。平易近人的李盈瑩校長在她的學生和朋友圈中顯然很有親和力。



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李盈瑩校長的畫作。(李盈瑩校長提供)



「麻豆才女」

李盈瑩校長畢業於台南師範專科學校(台南師院)幼兒教育系,後投入兒童繪畫研究教育工作,至今已有三十餘年。「我的家鄉是純樸的農村,我小時候的願望很簡單,將來當畫家和老師,服務我的家鄉,在那裏播下種子。這些完全都實現了,多年前就已經達到了,我也培育了很多學生。」

被譽為「麻豆才女」的李校長不僅是一名知名畫家,她多才多藝,在舞蹈、音樂、數理方面也都很有天分。面對各方的讚譽,她始終保持著一種謙遜的心態。她從小也非常喜歡舞蹈,曾進修芭蕾、華舞、世界土風舞(世界傳統民俗舞)、國標舞等,並擔任過國際舞蹈運動裁判教練。

她說:「舞蹈藝術是在立體的空間,用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與音樂節奏結合,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隻畫筆,淩空舞動,可以達到這樣一個忘我的境界。」談到對音樂的興趣時,她說:「我小時對音樂也很感興趣,中學時我是國樂隊指揮,非常喜歡聽笛子和蕭的聲音,還會彈古箏,可惜我實在沒有時間深入學習。」

李校長曾擔任幼稚園園長長達二十二年之久,其間還兼任臺灣台南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員。因每日奔波於工作、家庭和社團,她曾關掉畫箱達十六年之久。這期間,她忙於園務、家務、教畫,並投入愛心會、救國團、國際獅子會等團體擔任義工,忙得被人稱為「女超人」。

後來打開畫箱作畫,開辦畫展,也多次舉辦師生展,把學生的畫一同展覽,帶給孩子們很大的鼓勵。開完畫展後,又開始教舞蹈。二十多年來她在臺灣培育了眾多繪畫英才,她的學生們參加過全國及國際性美術比賽,屢獲大獎,成績斐然。

因其才華出眾,教育成果有目共睹,又熱心於社會服務工作,不遺餘力,表現優異,她曾在臺灣被譽為「青年楷模」,於1989年被選為全國社會優秀青年代表,受到了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的召見和嘉勉,並促使臺灣學前教育納入正式教育編製,也提高了政府對幼兒教育的重視。

愛惜孩子的世界

李盈瑩校長認為,孩童時期是一生中創造力最豐富的時期,其彩筆下所描繪的景物,更是最真、最善,又是最美的。

對她的學生,李校長有著教育工作者特有的細心和媽媽般的愛心,她心疼地指出:「有些孩子,當你走過去他身邊時,他馬上用手遮住他的畫,不讓你看他的畫。這是什麼意思呢?從兒童心理發展學的角度而言,這孩子在過去某個時候可能是他的父母,或他的哥哥姐姐,或他週遭的人,曾經傷過他、笑了他、批評過他,因為他缺乏信心,所以他把自己的畫遮起來了,不讓你看。」

李校長對學生參加比賽,也很謹慎,「得獎是給孩子鼓勵,但相反的,若沒有得獎,有些孩子會很在意,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挫折,所以我沒有送很多學生作品出去比賽,因為我很愛孩子,很怕自己一個疏忽或言語傷害了他。」



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李盈瑩校長的畫作。(李盈瑩校長提供)

心靈的美和眼睛看到的美

李盈瑩校長表示:「美育可以美化人心,美化世界。在美術教學中,我沒有要求學生一定要畫得很像、很漂亮,我重視創作過程的用心及作品的生命力,同時,我也注重品格教育。我會講故事,用故事來感化他們,培養他們要有愛心,心地善良,能夠幫助我們人類。比如一個科技研發專才,如果他從小就會欺負小動物、殘害小昆蟲,他長大可能會發明那些打仗傷害別人的武器,所以要從小教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美育應來自心靈的美和眼睛可以看到的美。」

她說:「傳統華人家庭只重視孩子的課業成績,其實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發規劃的能力很重要,美育可以培養這些能力。以前的教育是填鴨式的複製。有很多孩子就被舊式的教育框限了,對我而言,我教孩子畫畫,不是要他們個個成為畫家,不能做畫家,只要有創造能力、設計能力,他一樣可以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兒童全腦創意繪畫

談到兒童全腦創意繪畫教學與傳統臨摹繪畫教學的不同之處,李盈瑩校長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兩個孩子同樣都是去兒童樂園,傳統臨摹繪畫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只是實景寫生,畫上可能還會少掉一些東西。但那個全腦創意繪畫教育出來的孩子,畫上面可能會多出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人、事、物。他可能會從這個東西聯想到另外一個東西。他還可能覺得這個兒童樂園老舊了,希望給它改善一下,這個孩子會有辦法來處理。而那個實景寫生的孩子也許畫的很漂亮,但就沒有辦法有更多的聯想與創新。」

「畫得漂亮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她反問道,「孩子的畫本來就很純真、很有想像力,孩子就是這樣,為何要用成人的標準來評論它的美醜?」

李盈瑩校長在臺灣教創意繪畫近三十年,獨創並教授兒童全腦創意繪畫是這近十年的事。她說:「近年來我一直對全腦研究非常感興趣,一直在研究。美國的全腦研究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因為這是研究人腦的變化,能力的變化,跟教育很有關係。我把全腦開發與創意繪畫作了結合,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腦力。」

她還向記者詳細解釋了左右腦的不同,「我們很多人是天生左右腦不均衡。一般來說,偏重右腦的孩子比較感性敏感,有藝術才能,善於圖像思維;偏重左腦的孩子喜歡推理演算,比較精細謹慎,有耐性,有條理,善於複製,能夠反覆背誦。繪畫需要左右腦結合,才能作出一幅完整的畫。我們的傳統教育,在訓練左右腦的比例上是偏重左腦,大概有70~80%是在訓練左腦的發育;歐美教育好一些,左腦訓練的比例大約是60~70%。」

李校長說:「在繪畫教學中,我會讓孩子透過全腦訓練,來均衡他的左右腦,開發他大腦的潛能,提升孩子創意思考的能力,激發並促使腦細胞數量增加。以前我教的孩子都長大了,有人是藝術總監、有人成為建築師、工程師、設計研發人才、畫家…等,各行各業的都有,我常回想起他們小時候的圖與現今他們的成就,跟我當初期許他們的未來都八九不離十,這真的很有趣,對我而言也是很大的回饋。」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個體,要尊重生命就得先尊重個體。」她說,「孩子不是罐頭,老師不能像工廠生產線一樣不斷的複製生產,完全採一樣的教法。每個孩子個性不同,遺傳不同,他來自的成長環境不同,創作風格也不會相同,他們都是獨特的生命體,也有不同的創意思考。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幫他們把自己獨有的潛力激發出來,盡可能的提昇及均衡左右腦。我們用美術來教育,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成為有用的人,他可以從事各種行業,搞研發、規劃,用不同的專業美化這個世界。」

腦力激盪

李盈瑩校長設計的兒童全腦創意繪畫教學課程十分生動,因其激發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深得孩子們的喜愛。課堂上有時她會帶著學生們到花園裏親近大自然,有時坐在石頭上給孩子們講有趣的故事,然後再讓孩子們畫;或者給學生一個簡單的線條或圖形,讓他們腦力激盪,聯想出與這種形狀相似的生活實物,並在圖形上畫出來;或者給稍大的學生提供一些資料,丟一個問題給他們,讓學生們利用這些資料,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創造出自己的藍圖;或者透過一些照片,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激發他們的聯想力。通過腦力激盪,孩子們畫出來的都不一樣。」

李校長說:「我很快樂,因為我能和不同的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們純真的世界,相當豐富多彩。我教繪畫三十年下來,成為專業老師,一看孩子的畫,我就知道他原來的個性及未來的趨向,如同看手相,圖畫中會透露孩子的內在潛能和內心意象。通過教學,我幫了很多孩子,也幫了很多家長,讓他們更瞭解自己的孩子,這是我最快樂的事。」

李校長曾經教過一對雙胞胎學生,小時候哥哥比較斯文嚴謹、細心乾淨,屬於左腦較強類型的孩子,是傳統教育中的資優生;弟弟創意很強,很活,比較粗心,但他思考很快,比哥哥更快更大膽,屬於右腦較強類型的孩子,在美術教育中是資優生。

李盈瑩校長針對他們的情況,對他們進行全腦開發,那時兄弟倆大約五歲左右,「小時候他倆的圖我能分得出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創意美術薰陶,小學四、五年級時,他們的畫我已經完全分不出來。我分不出來,他們就故意逗我,老師,這個是他畫的,另外一個就說,不是,這個是他畫的。所以說全腦教育起了作用,均衡了他們的左右腦,提升了他們的腦力。現在他們都已經上中學了。」

幼兒三至六歲是腦細胞發育的黃金期

李盈瑩校長表示:「人類的腦細胞發育在幼兒三至六歲的時候是最強的黃金期,腦細胞數量在形成,在這個時候你培養他創意設計的能力,會事半功倍,老師也很有成就感。因為孩子三至六歲腦細胞的發育速度非常快,是培養孩子想像能力和設計能力的最佳時期,這些種子就是在幼兒三至六歲時埋下的。家長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讓孩子充實他的生活經驗,當孩子在作畫時,不要隨意去批判他的畫,大人只要聽就好了,支持他、鼓勵他,讓孩子喜歡畫畫,以後才能進行教育輔導,這是我對家長的建議。

要啟發孩子,而不是放牛吃草。等孩子的創意能力有了,信心有了,你再教他物體比例大小、光影怎麼畫更立體,色彩怎麼調配更美。如果孩子願意學的話,你再教他,此時你可以幫他修改他的畫,那個時候他不會哭啊,他不會受傷,因為他想追求更高的技能,會讓你糾正。這樣大人就不會抹殺一個天才。」

她還強調說:「品德教育和習慣也是在啟蒙教育中奠定的,所以啟蒙教育非常重要。我們都說三歲看大,六歲定終生。啟蒙教育很重要,長大後習慣已成型,要改就難了。」



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李盈瑩校長的畫作。(李盈瑩校長提供)

培養思考、創造、想像和設計能力

「我一直教創意繪畫,我的原則是不鼓勵孩子模仿複製,要用自己的思考。」李盈瑩校長說,「如果是模仿可能畫面會非常漂亮,但對孩子的幫助並不大。創意繪畫是要培養孩子的設計能力和創意能力。孩子要有獨立思考能力,更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思考判斷來解決問題,這比你跟著人家腳步走,像照相機一樣把東西複製出來要好的多。當然像照相機一樣複製下來也是一種能力,這裏面有遺傳的問題,還有手眼協調的問題。而創意、思考、想像和設計,這些能力其實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李校長接著說:「所以我不主張先教孩子素描。不是說素描不好,素描可以教,我學生的素描成績都很好,而且提升非常快。但初期作畫比較重要的是信心和想像力的培養。孩子先學素描水彩,他的想像力容易被框住,因他一定要依賴形體,有東西看才會畫。這樣的學習可能造就一個畫匠,但比較難培育出設計師、建築工程師,甚至研發家。」

她建議說:「一般等到孩子大約十歲,數學有了一定概念以後,再教素描水彩,會比較省力。在這方面,我覺得受澳洲教育的孩子腦力活潑,較有獨立的創意;而傳統教育中的低年級學生,受到讀、抄、寫、背左腦式的教育,非常死板,什麼都一定要一樣,每個人畫的也都一樣。而創意繪畫就沒有這些框框,創意繪畫可使負責想像與創意能力的右腦受到激發。而受傳統填鴨式教育過多的孩子,就很難創意想像,他覺得他沒有看到,他就不會,要他們憑空想像,他們會覺得很難,想不出來。」

著色畫訓練的是技巧而不是創意

李盈瑩校長也不贊成在孩子太小時就教他在著色畫上塗色,「比如讓孩子在一個漂亮的娃娃上塗顏色,或者於一張畫好的圖上塗顏色,而且不可塗出去,這訓練的是乖乖聽話,而不是創意。我不主張孩子畫著色畫。因那著色簿上的圖案是大人畫的,不是小孩子畫的,孩子容易被框住,在信心上遭受挫敗而不敢畫了。」

她主張孩子用空白紙作畫,「基本功好的畫看起來真漂亮,但沒有創意在其中,那不如拿一台相機來拍就好了。有的畫非常大膽,富有創意,但不是那麼漂亮,那又有什麼關係?只要是孩子自己內心世界呈現,都是好的、可欣賞的。」

好的美術老師要又會教又會畫

一般來說,美術老師又會教又會畫的確實不多,很多是會畫不會教,或者會教不會畫。

為什麼說會畫的老師不一定會教呢?在傳統美術教育中,一般先教初學畫的孩子素描,比例不對,角度不對,都要改。李盈瑩校長憂心的說道:「但是,你知道嗎?在老師擦的那一剎那,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因為不正確,老師糾正他或說你畫得不像,孩子會覺得自己畫得不好,開始懷疑自己,甚至就放棄、不想再接觸繪畫。要是他自己想改那沒有關係,但如果他沒有要求,老師改了,他會有挫敗感。

你想,一個天真的小孩子,比例大小也不明白,空間位置也不知道,沒有一定的數學基礎,他可能畫出來的是不準確的,但這只是顯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處於圖式期,大人們千萬不要隨意批評,傷害他的自信心。像不像不是最重要的,信心非常重要,有信心,喜歡畫,敢畫才重要,這是未來創作、設計、發明的基礎。」

她說:「要做一個好老師,需要站在孩子的本位上去想。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站在一個輔導啟發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臨下,非常固執,很自恃的認為自己畫的非常漂亮--我是美術老師,我就要改你的畫。所以我說,會畫的不一定會教,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他沒有瞭解兒童發展的規律,就沒有辦法去輔導。」

那為什麼說會教的老師會畫也很重要呢?李校長說:「如果孩子畫壞了,因為不能塗改,很有挫敗感的時候,會畫的老師就能幫他補救,讓他的信心再回來,不會有挫敗感。」

最偉大的畫家是造物主

談到臨摹,天性熱愛大自然的李校長認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她說:「臨摹名家要等學生長大了,知道自己是在學技巧,學習前人走過的經驗,這種基本功的訓練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停留在這個層次,那只是一個畫匠而已,沒有自己的創意,就不是畫家。畫家也不是都一定要經過臨摹名家的路才能成為畫家,如果是這樣,那最早期那些大畫家都是怎麼產生的?其實最偉大的畫家、最偉大的藍圖,就是造物主所創的大自然。多去觀察、多去親身體會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

她還說:「如果孩子畫得不對,你就讓孩子去觀察。因為他剛剛開始認識這個世界,要包容他。」



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李盈瑩校長的畫作。(李盈瑩校長提供)

創意要有真實的根基

強調創意,是不是繪畫就可以沒有任何約束,天馬行空呢?李盈瑩校長說不是這樣的。她舉了一個例子,「譬如我看到一位老師畫一隻蝴蝶,畫了一個頭和一個肚子,翅膀和腳長在肚子上。如果從求真的角度來看,它不對。自然界中的昆蟲分三部分:頭、胸、腹。腳也不可能長在肚子上。我老是看到現在的一些插圖把蝴蝶的腳畫在肚子上。如果我這個單元是讓孩子認識這個昆蟲,我會使用蝴蝶標本,讓孩子儘量求真。」

她說:「造物主創造了這個宇宙,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已經有分門別類。創意要有科學的根基。如果沒有這個科學的根基,光靠天馬行空的想法,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比如我的學生們可以根據目前地球能源危機的現狀,設計出許多節能的交通工具來幫助人類。全腦創意繪畫教學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的腦筋是活的,是可以幫助周圍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生活,這就是我們學校想達到的教學目的。」

保留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感

從臺灣來到墨爾本後,懷著一種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李盈瑩校長與她的先生陳煇煌校長於2006年在墨爾本Collingwood 區的Collingwood College成立了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共同承擔起這項重任。

在墨爾本一直從事中文教育的陳煇煌校長表示:「我們想要保留中華文化的傳統,同時教授中華文化與藝術,使中華文化的根保留在這裏。」

李校長欣慰的說:「陳校長在這方面很認真,學校的VCE成績都很不錯,我們也感到很高興。我們接了這個學校,就是想讓我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在這個地方不要變成『香蕉人』,忘了我們的文字、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

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招收從五歲到VCE年齡的同學﹐五足歲的孩子開始進入藝術部的全腦創意繪畫班,等孩子大約十歲左右,除了創意繪畫外﹐再加入素描水彩,課程內容包含寫生和寫意,比例上約各佔一半。

學校成立短短幾年間,由於其獨特的全腦創意繪畫教學,學生們的繪畫成果十分出眾,屢創傲人佳績,榮獲了包括世界兒童畫展、澳大利亞青少年藝術家獎等多項大獎。李校長說,「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的孩子是活的頭腦,而不是死板的複製。他們學畫,水平提升得非常快,孩子們都擁有自己的特點、獨特風格。」

墨爾本中華文化藝術學校及李校長師生畫作參考網站//www.ccasm.vic.edu.au,聯繫電話:041266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