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男之選 2011 Audi TTS
【大紀元2011年05月22日訊】在Audi(奧迪)的車系中,都是以數字命名的,唯一例外的,就只有TT這輛小跑車,TT的名字有言是Tourist Trophy的縮寫,有些則謂TT是代表Technology & Tradition。其實代表甚麼沒關係,最重要TT外型好看,引擎聲響亮,油門反應快,而且TTS比TT還多了一個S,心理上也「動」起來。
2011 Audi TTS。(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這次測試的是2011年Audi TTS,白色車身,線條圓渾,嬌小玲瓏,鳳眼型大燈內藏入了雙氙氣燈(Bi-xenon),DRL日間行車燈跟同廠車一樣,以LED小燈排列而成,只是TTS的比較單調,只在氙氣燈下排列成一橫線而已;車側鏡則以銀色殼包裹,鑲入了條狀的指揮燈,而且是電控兼電熱的;四個輪圈均是19吋五幅式三條式鋁合金製,輪胎為TOYO 255/35 R19。車尾燈組的全紅色燈罩,配上白色車身,煞是好看。車後下方兩邊各有兩出排氣喉,則有點誇張,畢竟這車只有2升引擎而已,算是裝飾罷了!反倒行李箱蓋上的擾流器,在車速達到120公里/時就會自動升起,而當車速減至80公里/時便會自動降下,是否實用不得而知,但最起碼是好看又有型。
懂升起來的尾翼。(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2011年TTS的動力源自一副排氣量2.0升的TFSI直4引擎,有著渦輪增壓之助,輸出馬力265匹,扭力258磅呎,從數據上看並不甚麼樣,然而由於車重只有1.5噸,起步加速感強,0-100km/h也只要5.1秒,而TTS已有Audi著名的四驅Quattro系統,就算在測試的一週天天下雨,TTS也沒有任何打滑情況發生。
2.0升的TFSI直4引擎。(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進入駕駛艙,地方不大,皮革仿桶椅把司機牢牢包住,雖不至於「動彈不得」,但也是強制性向前坐著,也好,開著TTS也應安份地變身成為它的大腦,與TTS「人車合一」。擋風玻璃傾斜角度低,車頂也低,顯得玻璃可視範圍小,不打緊,開跑車就是要專注前方嘛!好了,往下看,儀表板以兩大兩小圓形儀表組成,中間置入了單色多功能顯示屏,可顯示耗油量、數字式時速、車外溫度等;方向盤不是一般的圓,而是下方給削平了,並在2點及10點位置隆起,更為方便握緊,藏在後方左右兩片小小的換檔撥片,對於喜愛F1駕駛感覺的人,是恩物,當然在圓圓的變速桿也可推向+/-作手動控制,迎合不同口味的人。
(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中控台上方是彩色顯示屏,右側為MMI(多媒體介面)的控制鍵,在顯示屏後方,除了是CD盤之外,也有兩個SD卡的插槽;而在下方則是恆溫系統控制,沒有分左右兩區獨立調溫,不過有也沒用,反正地方狹窄,左右分區實際用途不大。反而電熱座椅則是左右獨立分開頗為實用。
跑車化的方向盤。(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最吸引人的,是在變速桿後方的一組按鈕,從左至右為「S」、「TCS」、緊急燈及尾翼開關。按下「S」鍵,TTS的懸掛系統便會變硬,攻彎時車身傾斜更小,但在平常道路沒賽道般平坦,所以關上「S」鍵會較為舒適;而最右邊的尾翼開關,則可隨意控制尾翼的開關。
曾經試過了TT的敞篷Roadster版本,現在借來的是TTS Coupe版,也就是固定硬車頂。雖然沒有了「迎風送爽」的樂趣,但是卻換來了兩個小後座(2+2模式),令有家室的成熟男仕也可拉家帶口一嚐開豪華小跑的樂趣。
(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銀色後視鏡。 (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19吋五幅式三條式輪圈。(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行李箱空間可應付日常需要。(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只有一區的恆溫系統控制。(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變速桿後方的一組按鈕。(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螢幕後方可放入2張SD卡。(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
方向盤後方的Paddle Shift。(攝影: 李奧 / 大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