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倒銅旗》這齣戲在京劇裏幾乎已消失,然而在台灣的北管戲裏卻非常盛行,唱的是崑曲「十牌」,包括【新水令】、【步步嬌】、【折桂令】、【江兒水】……等,為南北合套中的一種,在京劇裏有些武戲也用到,如《乾元山》、《石秀探莊》、《淮安府》等,有人簡稱此套數為「新步折江」,乃取前四曲之首字也。其中的南曲原屬仙呂宮,與雙調北曲合成一套,所以此套數也叫「仙呂入雙調」。
台灣的《秦瓊倒銅旗》出自潮劇,潮劇源流非常古老。潮劇大鑼鼓戲《秦瓊倒銅旗》是從西秦戲傳奇武打和白字戲鑼鼓伴樂脱胎而來。在台灣六、七○年代以前,電視尚未流行的時候,廟會慶典總要請戲班演戲酬神。所有北管戲班都會演《秦瓊倒銅旗》,有一句台灣俗諺說:「懶懶馬也有一步踢,歹歹戲也會一齣倒銅旗」,意思是說再怎麼差的戲班,也都會演《倒銅旗》這一齣好戲,就像一匹馬也懂後踢;此二例在比喻一個人再怎麼差,也有一些可取之處。
《秦瓊倒銅旗》是如此普遍,在大的廟會上,甚至是「雙演」:就是搭兩倍大的舞台,中間隔著樂隊(文武場),同時兩組人各自演《秦瓊倒銅旗》,觀眾聚集觀賞可達一、二萬人之多。
此戲最大吸引人之處,應該是秦瓊連續四遍的雙鐧舞,也稱為「鐧套」,配上演員高唱、樂器演奏、鑼鼓喧騰。一種磨礱砥礪、不屈不橈、奮戰不懈的表演「科儀」,就能夠那麼感動人。秦瓊堅持把銅旗敲倒,就像台灣人創造經濟奇蹟的能量一般:人民天生具有一種不辭辛勞的「打拼」精神。
其實,最後銅旗如果沒有裴元慶鬼魂來幫助,用火炮炸死銅旗陣內埋伏的眾多兵馬,秦瓊一定會分身乏術、力竭而亡。而銅旗陣若不是由羅成指揮,他命令躲在旗斗裏的兵不許施放冷箭,秦瓊也不可能成功。這劇的編法,有點出乎人的意料。秦瓊付出的是「不退縮」,其他麻煩事,似乎由神給安排好了,自有適當的人去承擔、去解決。
故事是講隋末之時,李密投奔瓦崗,程咬金讓位給李,李封秦瓊為掃隋大元帥,命其破五關。秦瓊一路連破三關,到泗水關時,靠山王楊林(楊義成)奉隋煬帝之命擺下銅旗大陣,並修書羅藝請求相助,羅藝命子羅成前往助陣,羅成行前問母親,才知來倒旗的乃是表兄秦瓊,母命其暗助之。
羅成先至西圍面見秦瓊,告以銅旗陣之機關及破陣之法。守銅旗將軍東方白與東方紅,先在校場與羅成操兵排陣,當守護銅旗時,羅成命令二將不可用亂箭傷人,二將對羅成始起疑心。秦瓊四番倒旗未成,最後獲故戰友裴元慶之亡魂相助,銅旗遂倒,羅成與秦瓊再殺二將,終得破陣。
《秦瓊倒銅旗》影響所及,其它戲種也紛紛仿傚,如台灣著名布袋戲演師黃海岱(五州園掌中劇團),十八歲第一次擔任頭手,演出的就是《秦瓊倒銅旗》。晚年他在公職人員選舉場合示範布袋戲表演,也喜歡手擎秦瓊布偶,唱著《秦瓊倒銅旗》戲中的崑曲。
此外,台灣北部「正一派」道士熟習北管,也吸收一些戲劇表演程式,例如「禁壇結界」科儀借用《秦瓊倒銅旗》的表演程式,「飛罡進表」科儀引用北管戲「跳臺」的表演程式,而北管絃譜及吹譜也成為科演的過場樂,並將北管鑼鼓配合上頌經的唸白與做表,顯得氣勢不凡。有些法國人喜歡道士,花幾年時間學會這些科儀,回去當了法國道士。反而我們自己不認真,只當成是迷信、是賺死人錢用的,不當一回事,這些文化沒人關心之下將迅速的消失。再過一陣子,兩岸的人偶而聽到《倒銅旗》這個辭彙,可能是一臉茫然,不知那是甚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