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男性還在,但,男人呢?」最近一期《新週刊》發表系列文章,反省中國男性的社會角色,指出中國男性的責任心與正義感已讓位於爭名逐利;男性還在,但男人的精氣神沒了,在精神和價值觀層面多處失守。文章質疑,離開權、錢、車、房,男人的魅力還剩下甚麼?文章指出,男人不只是一種性別,男人更加是社會角色;認識自己,解放自己,有道義,有擔待,這才是男人。
中國男人的犬儒心理
5月15日,最新一期《新週刊》發表署名潘濱文章《中國男人是如何異變的?》,直言批判當今中國男人,「以生活和家庭之名,我們變得犬儒,還自認幽默,我們變得憤怒,還自認激情,我們變得焦慮,還自認上進,我們變得浮誇,還自認『大國崛起』。我們喝的酒比任何時候都多,詩意卻比任何時代都貧瘠。」
「身上的贅肉在一天天增多,男人們的大丈夫品格卻在逐漸減弱。就像我們的飯局越來越多,格局卻越來越小。」
文章指出,男人在走向消失,不是在肉體上,而是在內心裏。當女人開始成為女人併發出自己的聲音時,男人卻還傻乎乎地沉浸在自己原來的社會符碼中,既不知道使自己趕緊成為男人,更遑論發出自己的聲音。男人進一步失去自己,成為負擔的承載者和秩序的被改革者。
文章稱,「男人還在,雄性氣質減弱;勇氣還在,目標模糊;價值觀還在,價位下滑。生活還在繼續前行,男人越來越難。中國男性要想從社會中心重返人性家園,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只是秀秀肌肉和金錢,這一希望實現起來任重而道遠。認識自己,解放自己,有道義,有擔待,這才是男人。」
傍傍族盛行於世是時代的悲劇
《新週刊》發表署名肖鋒文章《除了權、錢,男人還剩下甚麼?》,質問:離開權、錢、車、房,男人的魅力還剩下甚麼?除了鬍子、肌肉、荷爾蒙,男人還應當有甚麼?
文章分析信奉「幹一番『事業』不如直接在『事業』單位干」的傍傍族盛行的社會原因。「傍傍族盛行凸顯階層嚴重分化、板結化;社會板結,憑實力向上流動幾成空言。」指出傍傍族表明了男人陰性化這個不爭的事實。
文章稱,「中國式成功學是男性成功學。他們中的某些人喪失了責任感、勇氣及個性氣質,努力成為混世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不再有家國情懷,不再浪漫,不再教子,甚至不再在母親和妻子身上花時間,更熱衷於賺錢、鑽營和享樂。」
文章質疑,「男人們的擔當在哪裏?對族群的擔當與對價值觀的擔當又在哪裏?簡單講就是:你對民族的子孫後代怎麼交待。」並稱,「這是個經濟騰飛、社會轉型的年代,如果一味追求個人所謂成功,我們這幾代人,沒有一個能逃得過子孫的詛咒。」
「奶奶的一代」憑何競爭?
文章還指出,在中國,「奶奶的一代」正在出世。80後們「早點生個孩子給父母玩玩」,這叫「生而不養」。「獨一代」生出的孩子於是就成為「奶奶的一代」。
文章稱:「新生代在特定意識形態環境裡長大,享受著社會變革帶來的物質財富,宏大的革命敘事被不斷解構和碎片化,物質目標成為生命的終級意義。只是當現實與理想的殘酷落差突然出現,他們開始痛了,開始承受不了了。我懷疑他們能否抗得住即將到來的打擊。」
網友熱議
網友「老儉」:現在,正真的男人越來越少了,跟社會的環境一樣的,欺騙、奸詐、失信,比較普遍,缺乏道德評判標準,沒有是非觀念。做好人很難。
網友「晨晨1010」:亂花漸欲迷人眼,進入了一個浮躁的社會以後,男人也容易迷失了自己!常常忘記如何把男和人融合在一起。
網友「絕不-說三道四」:雄性「精神」如何被閹割?只要免於恐懼的自由依然如浮雲,雄起就會繼續浮雲。
網友「梅香暗自來」:整體價值觀混亂,男人變得浮躁淺薄,男性人性美喪失,正處在混亂和彷徨期。
網友「逍遙游」:男人不成男人之日,就是國將不國之時。
網友「竹林雅士」:價值觀取向的扭曲、社會地位的滑坡、傳統文化的丟失、利益至上的錯誤追求、精神的逐漸空虛、還有社會體制的極不合理,是目前中國男人改變的關鍵,造就了偽娘、腐敗、偷盜等不良社會風氣,也使整個社會導向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