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又防洪 可能成常態
【大紀元5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2日電)台灣已進入汛期;不過,今年春雨少,梅雨也遲到,面臨缺水危機,政府除了防汛還得抗旱。中央氣象局根據近幾年台灣雨量變化,認為同時抗旱與防洪可能將成常態性需要。
中央氣象局向交通部提出「台灣氣候變遷概況」與「台灣百年雨季」展望報告。
氣象局在報告中指出,台灣年雨量並沒有統計上的顯著長期變化趨勢,但全島平均年總降雨日數卻明顯下降,以100年趨勢來看,平均每10年減少4.1天,以50年趨勢來看,平均每10年減少5.2天,若是30年趨勢,則平均每10年減少6.26天。
令人擔心的是雖然降雨日數下降,但年雨量並未減少,所以日雨量大於200毫米的極端降雨天數,自1980年後,反而有增加的趨勢。
今年是反聖嬰年的後1年,氣象局根據歷史經驗評估,不但梅雨來得晚,颱風侵台數也可能偏少。
氣象局認為,今年同時抗旱與防洪不會只是特例,尤其台灣不降雨日漸多,豪雨日數也漸增,同時抗旱與防洪未來可能是常態性的需要。
另氣象局長期觀測也發現,台灣自1980年後增溫更明顯,以100年趨勢來看,平均每10年上升攝氏0.14度,50年趨勢則是平均每10年上升0.19度,30年趨勢平均是每10年上升0.29度;另台灣極高溫日數則增加,100年趨勢是平均每10年增加1.36天,50年趨勢為平均每10年增加2.06天,30年趨勢為每10年增加3.96天。
氣象局指出,台灣暖化的現象很明顯,其中台北市因都市熱島效應,升溫速率在長期觀測站中最快;另台灣夏季高溫事件及冬季低溫事件,自1970年後分別有增加及減少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