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層觀察 地震前兆研究新法
【大紀元2011年05月12日訊】(據民視新聞報導) 地震頻繁的國家,都正致力在發展地震預測,而「電離層」便是近年來地震前兆研究新方向。
台灣,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觀測全球GPS地面監測數據和福衛三號的傳回來的訊息,發現地震發生的前1到5天,震央上空的電離層電子濃度會異常減少,這個現象在台灣和中國近年發生的大的地震,都得到印證。
總是被地震震得措手不及的人類,一直努力要讓地震跟天氣一樣,可以預報,而電離層可以說是全球最新的研究方向。
電離層是距地表50~2千公里的大氣層,含有許多電子跟離子,像AM廣播就是利用電離層來傳遞發聲的,但把電離層和地震扯上關係,是近10年來的發現。
中央大學太空研究所教授,也是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博士,統計了921前6年,184筆台灣地區,規模大於五的地震,發現地震前1天到5天,震央上空的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
劉正彥也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得到相同的發現,川震從前6天開始出現電離層濃度,異常減少,劉正彥以IGS全球衛星系統公布的資料,和福衛三號觀測的結果做比對,結果都是地震前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他並在國際期刊發表結果。
但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做的電離層監測,卻有不同看法,理論還不成熟,不過各國紛紛投入電離層的研究,也等於肯定地震前,電離層異常的變化,是地震預報值得發展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