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時候,我還覺得自己很年輕,女大不過28嘛;到了29歲的那一天,我突然覺得,自己該成熟起來了,不能再像個小孩子了。那時,我覺得成熟表示我應該舉止老練些,心態上忘記孩子氣,承擔起責任來,能夠獨當一面。
離開自己的媽媽,到她沒有任何辦法管到和保護到的地方奮鬥,已經是六年多前的事了。在媽媽的印象中,我仍然是他們最幼小疼愛的孩子,什麼都不懂的稚嫩的丫頭片子。因為她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看到我的成長,看到我的歷煉,看到我在生存的殘酷面前一次次走過來,在巨大的壓力中一次次闖過來,看到我的思想在廣博的世界中一次次洗滌,一次次動搖,並再一次此豐富起來。
電話中,媽媽最常聽見的囑咐仍然是「天天都要喝牛奶,吃雞蛋」。
太多次的不屑一顧之後,我覺得應該提醒媽媽,讓她意識到我的長大,讓她想像我的成熟。於是我引導著她,想像她周圍和我同齡同資歷的人是什麼樣子── 年輕有為,事業有成,精明能幹。媽媽不以為然。在她眼中,她的孩子永遠是孩子,特別是那個遠離家鄉,在外邊不知衣食冷暖,不怕天高地厚的小女兒。
有一天,同門修煉的一位稍年長的弟子說她覺得一個人成不成熟,就是看這個人能否處處都為別人著想。不管年齡大小,能做到這一點,這個人表現出來的就是成熟。
她的話對我很有啟發。成熟不是刻意表現的,成熟是一個人心境的表現,成熟是不再讓人感到不放心,成熟是真的能夠穩重處世,獨當一面的表現啊。
就拿對話來說,曾有西方心理研究學者談到,人們對話中語言只占30%,口氣和語調起作用的比重竟占70%。在許多小得不起眼的事上,如果稍加留意,便會發現許多到了口邊的話竟是那麼不妥,因為那不經意的脫口而出、理所當然的話裏有那麼多的自我,有那麼多的想當然,有那麼多一吐而快的自私,有那麼多以偏概全的爭強,也有那麼多的對他人的感受不加考慮。
我覺得很吃驚,可也很高興,畢竟看到這一點還不是太晚。我開始留意自己語氣中流露的這些有意無意傷害別人的念頭。有時冒出一個念頭想要說什麼,我先問問自己,我想說這話是為了什麼,為什麼要用那樣的口氣說。為了表現自己了不起嗎?為了讓別人難堪嗎?倘若如此,那不如不說。
很快到了30歲的時候,雖不怎麼執著,事業上竟意外的上了一大層。而此時剛好有了小BABY,忙碌的生活和劇烈的妊娠反應第一次讓我忘卻了對歲月流逝的感歎。同樣忙碌的先生包攬了所有家務,有時半夜醒來,已是凌晨一兩點,聽見終於忙完了其他事的先生才最後在洗那些堆在池裏的碗碟。感動之餘,更是在十年來第一次覺得先生竟是如此的懂事和成熟,而自己卻總是在家務上說他懶惰和笨拙。
又一次和媽媽在電話上聊天,又聊了許多許多。突然媽媽對我說,她覺得我真的成熟了,而且比大我好幾歲的姐姐還成熟。詫異之餘,更是欣喜。這一次我是真的長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