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下的 「人際關係」
美國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歐洲文化的延伸,因為美國人的語言人口構成,以及他的立國精神都源於歐洲。
另一方面,美國文化又與歐洲不同,它是在一片荒蕪曠野之地創造了令人讚歎不已的燦爛文明。
寬容性
美國是個移民之國,它的祖先來自於全球各地。人們移居美國時,不僅僅是在地理位置上挪動一下,而且還把他們所在國的風俗習慣帶到了新的居住地。
因為人雜,人們各自的差異就顯得十分突出;因為差異十分普遍,人們就不特別注重統一性。久而久之,美國人的文化習俗中形成了較高程度的寬容性。
從政治上講,這種寬容性表現在對自由的追求和對自由權利的維護上。
從宗教上說,它體現在不同信仰能和諧共存,雖然美國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基督徒。
從生活範圍上看,它顯現在不同種族、不同族裔社區的平安相處。
一言以蔽之,在美國,每個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選擇不同的觀念、信仰、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人們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習俗和禮儀。
譬如,猶太人可以慶祝他們的宗教節日,而基督教徒則能夠歡快的迎接他們的聖誕節和復活節。
再譬如,美國華人可以在唐人街用華語生活和工作;同樣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夠在他們的「小西貢」按越南的方式經營業務,從事各種活動。
美國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國是個移民國這個因素以外,還與美國人的頻繁遷徙有關。
眾所周知,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份是他的西部開發史。那時,美國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騎馬坐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哪裏有機遇,就往那裏移居。
頻繁的遷移和不斷地更換居處使人們始終處於「流動」狀態,對暫時面臨的種種不同現象更易於寬容和接受。
此外,經常遷移還能夠幫助人們擴大眼界,知多識廣,對不同的習俗持同情理解的態度,並逐漸形成多樣性勝於單一性的開放性觀念。
由於美國人的寬容性較強,所以美國人很少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它與中國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訓十分酷似。
譬如說,丈夫可能是個共和黨人,但他決不能逼迫他那擁護民主黨的妻子改變政治立場。
同理,母親也許是個天主教徒,但她決不能強迫她那已皈依成穆斯林教徒的兒子改變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習慣和平時事務處理中,這種寬容精神更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
不拘禮節
美國人以不拘禮節著稱於世。
在寫字樓裡,人們常常發現「白領工人」不穿外套、不繫領帶地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工作。有電話交談時,他們會朝椅背一靠,把雙腳往桌子上一擱,悠哉悠哉旁若無人地在電話裡「侃」上個半天。
在大學校園裡,美國教授身穿牛仔褲,足蹬耐克鞋進教室上課的例子數不勝數。更有甚者,美國教授講到來勁之處,會一屁股往講台上一坐,神采飛揚地滔滔不絕一番,不分年齡,不分性別。
更常見的情形,是美國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隨和、輕鬆關係。無論是在電影裡,還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以常看見美國長輩與幼輩互拍肩膀、無拘無束的鏡頭。所有這一切都源於美國人不拘禮節的習性。
從文化角度上講,美國人不拘禮節的習性與他們的民主平等觀念相關。
我們知道,美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沒有封建社會這一階段。貴族、賤民、等級、王室等歐洲大陸盛行的一套東西,在美國沒有或者沒有實際意義。
人們對家庭、地位、身份不十分看重,看中的是當事人本身的實際成就。這種產生於美國早期開發階段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已成了美國文化傳統中的「沉澱物」。
因為大家珍視平等的權利,人們互相交往中就沒有必要過份講究各種各樣的繁縟禮節了。上級與下級之間,家長與子女之間,老闆與工人之間,教授與學生之間,都是如此。關於這一點,人們只要注意一下美國人與人見面時的打招方式即可一清二楚了。
不管是下屬見到上司,還是學生見到師長,美國人一般只需笑一笑,說聲「嗨」 或者「哈羅」即可,而不必加上各種頭街。
還有,美國人在社交場合散席或者業務會議散會時,較少與人一個個地道別,而是向大家揮手說一聲「好啦,我們再見吧」。這樣做並不表示人們相互間缺少敬意,而是人們長年累月的習慣使然。
不拘禮節是為了使人們在交往中更輕鬆自在一些,從而更快地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這也許是美國人性格開朗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