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原民國家公園擺攤 協調創雙贏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5日報導】原民權益與法令衝突系列報導 (4)(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5 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貫穿原住民世居土地而過,當地居民在私有土地上擺攤販賣遭遊客檢舉,原住民權益和法令衝突生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協調方式順利化解爭議。

風景優美的砂卡礑步道屬於坡度平緩較不費力的步道,全長約4.4公里,單程徒步約2小時,每逢假日都吸引許多遊客造訪,是人氣最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之一。

砂卡礑步道沿線是太魯閣族原住民世居的土地,日治時代為了興建水力發電廠,沿著砂卡礑溪谷坡地開闢路徑直接貫穿原住民的土地。

太魯閣國家公園於民國75年正式成立後,逐步整建和修建園區內的步道,砂卡礑步道則是循著日治時代的路徑,直接貫穿當地原住民的私有地整建,當時不僅未給予補償,也未支付租金,導致現在原住民爭取權益而爆發出擺攤風波。

對於砂卡礑步道沿線太魯閣族居民擺攤販賣的爭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游登良說,國家公園內依法令規定不得任意擺攤販賣,不過,砂卡礑步道沿線是屬於私有地,居民在私有地上擺攤販賣自己耕種的農產品,太管處實在沒有立場驅離。

太管處在原住民擺攤問題上陷入兩難,既要執行國家公園法排除擺攤問題,卻又礙於攤位設於原住民私有地上,而無法不顧原住民的權益,尤其是居民拿出土地所有權狀時,太管處更沒有著力點。

太管處在兼顧自然生態永續發展和太魯閣族居民生計的考量下,在數度會勘後邀集擺攤的居民協調集中設置管理措施,歷經多次會商,最後終於達成共識,決定在砂卡礑步道五間屋段,設置農產品臨時展售區提供給居民使用。

「太管處雖然負有維護國家公園自然環境之責,但也必須尊重原住民的權益」,游登良說,太管處因此選擇溝通協調爭取雙贏的辦法,化解原住民抗爭的激烈情緒,事後證明確實有效解決爭議。

「這是原住民權益與法令衝突下,和諧妥善解決爭議的多贏辦法」,游登良說,集中設置管理的做法不影響環境生態和自然景觀,也能照顧到原住民的權益和生計,並提供遊客更便利的服務。

砂卡礑步道農產民臨時展售區的面積約45平方公尺,區內的展售攤位由太管處設計興建,採取融入自然環境的木造涼亭式結構,既不突兀又顯風格。

五間屋農產品臨時展售區已於民國99年12月中旬正式運作,由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輔導居民展售山蘇、有機野菜、桑椹汁等當地作物和原住民傳統手工藝品,太管處也進駐設置1個解說宣導據點。

太管處長期來推動太魯閣族文化傳承工作,辦理部落培力和解說人才培訓,並積極推展原民工坊和原民文化音樂展演,成效受各界好評。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至今,並非只著重自然環境生態的保育」,游登良說,太管處對於當地原住民的文化、傳統、權益也非常努力維護,期盼這次協調化解風波的做法,能樹立未來解決爭議的典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