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話說美國中餐

【大紀元2011年04月03日訊】(紐約訊)人說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一點不假,最新統計顯示,美國中餐館數量已超過5萬家,美式中餐館在美國年銷售額達210億美元。中餐已走出唐人街,遍布美國各州大小城鎮,成為美國人的家常便飯。

據說在猶太人的習俗裡,過聖誕節一定少不了吃中餐。有報導說,去年聖誕節紐約曼哈頓華埠餐廳酒樓的生意異常紅火,不少中餐館的門口排起了長隊,而食客大部分都不是中國人。中餐在美國人中的熱度可見一斑。

中餐在美國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它的由來、興起和發展,恐怕都是我們在美國的中國人感興趣的話題。

一個半世紀的美國中餐

19世紀50、60年代,隨著「淘金熱」興起和華工不斷湧入,美國西部洛杉磯、舊金山出現了第一代中餐館,其實就是金礦華工或者鐵路華工在他們賣飯菜的地方掛著中國食肆傳統黃色三角旗的棚屋,賣的就是來自廣東一帶下層民眾的日常飲食。

到了20世紀初,隨著洛杉磯華人大量轉到市中心居住和經營農產品,形成了新華人社區「唐人街」,中餐館也隨之在市中心興盛起來。20年代開業的中餐館比任何其他類型餐館都要多,並且為迎合美國人的口味,菜式變得非常美國化。到30年代,吃中餐的時尚蔓延到了好萊塢,明星們開始流連唐人街的中餐館。此時的中餐業都是由祖籍廣東台山的華人主導,以求新鮮、追時令的粵菜為主。

50年代,台灣移民的到來給中餐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台灣風味餐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美國的大街小巷。除了正宗的台灣菜,上海菜、京菜、官府菜等都隨之湧入。同時,大量大陸偷渡客在美國登陸,他們在中餐館打工幾年後開始自己開餐館,中餐Buffet和外賣店就興盛於此時。

90年代,受香港回歸的影響,「美食之都」香港開始大批量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大批粵港菜廚師帶來了他們高超的廚藝和豐厚的財富,他們開的粵港式大酒樓以規模大、裝修豪華、菜式品位高、服務一流的嶄新面貌打入美國主流社會,成為美國主流社會聚會宴請的首選之地。

中餐在美國發展已有一個半世紀之久,中餐中的很多菜名直接就出現在英文字典中,比如「Chao Mian」(炒面),這反映了中餐在美國社會不可低估的地位。

一個餐館,兩份菜單

今日美國中餐和中國傳統菜餚不盡相同。在美國,中國菜已經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被打上了美式口味的印記。一些中餐館中都是兩套菜單,一套是專門為尋找家鄉口味的華人準備,每一道菜味道都很正宗。還有一 套菜單就是專為美國人準備的美式中餐。美國人偏愛酸甜口味,典型的美式中餐包括春卷、左宗雞和甜酸肉等,涵蓋八大菜系的諸多特色,如上海菜的酸甜,川湘菜的熱辣,以及粵菜的精緻。

紐約是世界各地美食聚集、融合之地,紐約的中餐館除了使用正宗的中國本土食材,還使用來自墨西哥和亞洲各國的食材,泰國的香料也走進了中國廚房。美國人偏好的西蘭花、芥藍、甜玉米、檸檬、菠蘿等都被中餐廚師做成別具一格的佳餚。取材廣泛、食材豐富成為美國中餐的一大特點。

融合亞洲菜系元素 中餐正道何在?

近年來,傳統中餐日漸式微,而日餐、韓餐、泰餐和印度餐日漸流行。很多中餐館開始走融合路線,在中餐中加入其他亞洲菜系的元素,無論烹飪手法還是食材選擇都更加多元化,像鐵板燒和壽司等都在很多中餐館中熱賣。

入鄉隨俗的美式中餐受到美國人青睞,融合亞洲菜系的中餐更顯時尚,而真正的中國菜哪去了?中國菜的傳統文化內涵哪去了?美國的中餐究竟是「融合中西」好,還是保持傳統文化特色更有前途?這恐怕是今天很多中餐業者在思考的問題。

其實很多美國人所知道的撈面、炒飯、快餐,根本無法代表中國菜。與音樂、舞蹈一樣,飲食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道上好的佳餚,往往能體現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將文化的元素注入到中餐之中,無疑是美國中餐發展的正道。

北美華人創辦的新唐人電視台連續三年在紐約舉辦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就是在這條正道上引領潮流。大賽旨在弘揚正統中華烹飪技藝,傳承中國深厚的飲食文化,挖掘傳統菜餚的製作方法,再現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並傳播正統的膳食理念與方式,通過展現與切磋中華烹飪技藝,讓全世界更加認識中國菜的特點,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

今日美國的的中餐館,應該不僅僅是華人在海外的謀生之所,更應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