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24日訊】4月24日,北京清華與台灣新竹國立清華兩所大學一起歡慶百歲生日。清華建校源自庚子賠款,百年後,這筆款項仍在運作。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說,即使到現在,新竹清華大學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外界常誤以為清華基金是兩岸清華各取一半,但他證實這筆基金僅撥給新竹清華。
據中央社4月24日報導,清華的創校源自近代中國的苦難歷史。滿清政府因八國聯軍之役慘敗而有庚子賠款,清華就是清廷將美國退還尚未付足的庚款而設立。
回顧庚款設立清華的歷史,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表示,1908年清外務部會同學部「會奏收還美國賠款遣派學生赴美辦法折」奏摺中提及,「造端必期宏大,始足動寰宇之觀瞻;規劃必極精詳,庶可收樹人之功效」。
庚款的運用,為北京清華奠基;兩岸清華分治後,新竹清華也受惠於這筆基金。
陳力俊表示,1949年,清華校長梅貽琦被專機接往南京,隔年梅貽琦前往美國處理「清華基金」保管運用事宜。1956年,清華在台建校,梅貽琦借用清華基金利息補貼教授薪水,並興建宿舍。「因為有了這筆經費,清大比起其他學校寬裕許多,也因此可以聘到最優秀的師資。」
清華基金的經費來源,是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代管庚子賠款的紅利或孳息。陳力俊說,即使到現在,清大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陳力俊說,外界常誤以為清華基金是兩岸清華各取一半,但根據他和北京清華校長顧秉林的確認,證實這筆基金僅撥給新竹清華。
檔案:庚子賠款
庚子賠款列強分攤
1900年(庚子年),義和拳運動在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北方部份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也就是中國史稱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Boxer Indemnity)。在簽約後,美國所獲賠款份額是7.3%, 排名第六。
美國退還多餘賠款興辦教育
1904年,清朝駐美公使梁誠和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交涉庚子賠款事宜的時候,海約翰告訴他,美國得到的賠款過多了。
海約翰和美國一些傳教士和教育家支持退還多餘賠款,但是不願意讓這筆錢由中國官員任意使用。他們認為,如果美國幫助中國興辦現代教育並讓中國學生來美留學,將會造就一批熟知美國價值觀並和美國聯繫密切的人士,也就不會再次爆發「拳亂」了。
1907年12月,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正式請求國會批准把多餘的庚子賠款退還中國,贊助中國教育事業。1908年1月,國會通過決議,批准總統退款,決定把「拳亂賠款」從當時的2,400多萬美元金幣減少為1300多萬美元,餘額退還中國。
庚子賠款建立清華學堂
1909 年,中國首度利用退還的庚子賠款向美國派出了幾十名留學生。1911年(辛亥年),用於培養留美預備生的「清華學堂」在北京成立,這是清華大學的前身。這座學堂設立在原來的王府「清華園」。
美國第二次退還賠款
就在建立清華學堂的同一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取代了滿清王朝。民國政府繼續按4%的年息向各國支付庚子賠款,而美國繼續每年退款給中國,用於教育事業。
1924年,美國政府又宣佈第二次退還庚子賠款,把餘下的所有賠款全數退還中國。由於當時中國處在戰亂時期,沒有穩定的中央政權,美國政府委託由美中兩國人士組成 的「中華文化教育基金」(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管理退款。基金會用退還的賠款興辦文教事業,繼續培養留學生並資助清華大學,還在1931年建立了當時遠東最先進的圖書館之一「國立北平圖書新館」。這是今天的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分館的前身。
各國紛紛退還庚子賠款
美國的退款、中國的外交努力以及時局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蘇俄革命等)促使英、法、日、意等國也陸續在1920年代同意把庚子賠款專用於在中國的文化教育等事業。
中國北洋政府在1921年和一戰的戰敗國德國以及奧地利簽署條約,廢除德、奧兩國在華特權,包括索取庚子賠款的權利。1924年,北洋政府和蘇聯簽約,把俄羅斯的庚子賠款份額用於中國的教育事業。
到了1927年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庚子賠款都已用在中國項目了。
中國二戰期間廢除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民政府和美、英等盟國在1943年簽訂新約,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中給予列強的一切特權包括受賠權利也予以終止,庚子賠款最終成為歷史。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國民黨退守台灣。在台灣新竹成立的清華大學用的是源自庚子賠款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