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消協:美加商品差價達30%
【大紀元2011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今年以來,加元已經持續高於美元,加拿大境內商品價格高於美國的現象更顯突出,加拿大消費者協會稱,美加兩地的商品價格差高達30%,加拿大零售商正面臨新一輪降價壓力。
蒙特利爾銀行(BMO)近日公布的調查報告稱,儘管加元對美元的匯率不斷上漲,加拿大消費者並未得到任何好處,在購買相同產品時,仍要比美國人多支付20%。
本週,加拿大消費者協會主席柯瑞(Bruce Cran)對大紀元說,實際的情況比蒙特利爾銀行報告所說的更嚴重。按協會所做的調查,美加兩地的商品價格差高達30%。
柯瑞稱,他們在4年前選了100個商品做跟蹤調查,當時加元第一次升至與美元對等。其間,28個商品已經停止在加拿大銷售,剩下的72個商品,包括賀卡、書籍、冰箱等電器,及豪華汽車等,它們沒有一個降了價,有些還漲了價。
也就是說,加元升值帶來的利益,沒有轉給消費者。柯瑞認為,這是零售商的貪婪所至。
過去4年,加拿大的零售價格,有很高的利潤率。他說,錢都進了零售商自己的口袋。「我想,他們很會保護他們自己。」
柯瑞提到,加拿大政府為了保護國內的產商,對很多產品徵收進口關稅。但當不少產品在加拿大停止生產後,那些關稅沒有取消。
加拿大統計局這週公布的數據稱,國內3月份的通脹率為3.3%,比上個月的2.2%高了50%。漲價不限於能源產品,郵資及百貨都漲價。
柯瑞稱,加元升高後,進口商品的零售價不降,很多人就開車去美國購物了。他說。協會對3個主要的美國購物商場做了調查,發現他們的停車場上,停著大量來自加拿大的車。「我們應該有所行動,讓消費者能在加拿大境內快樂地購物。」
不過,柯瑞表示,聯邦各政黨都不重視這個問題。
在多倫多做食品生意的常先生認為,貨幣的價格是變動的,零售商通常不會隨便調價。他說,加拿大的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公司的來料漲價時,也不敢隨便提高產品價格,經常是實在承受不住才提價。
他表示,來料成本下降時也一樣,能賣出去就不會降價,賣不出了才降價。
不過,加元持續的強勢,加上消費者的抱怨,有些零售商已經開始行動。
美國出版的書是最使消費者敏感的商品之一,因為上面同時印了美元及加元的價格。愛明頓(Edmonton)市一些書店裡,有些書已經開始按美元標價收加元,有些書按比美元標價高15%或以下的價格收加元。
Audreys Books書店店主Steve Budnarchuk說:「考慮了運輸及倉儲後,這些書比美國的標價高10%,我感覺還比較合理。但有些書的價格高了20%至25%,我們無法接受。」
加拿大零售商理事會傳訊總監Mark Beazley表示,加元高於美金,消費者無疑會比較兩地的價格,國內零售商直接與美國同行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Beazley認為,價差的主要原因是入口關稅,有些商品來到加拿大後就比美國貴了15%;同時,加拿大人口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所以加拿大的零售商無法獲得美國同行所得到的批量折價;加拿大對商品標籤的特殊要求,以及較高的勞工成本也是原因之一。
Beazley說,加拿大的零售商將盡力保持競爭力,以吸引加人在國內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