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為常見的多發病,尤以冬春季為多,其發病之廣、重複發病率之高,是其他任何疾病都無法相比的。輕型感冒雖可不藥而癒,重症感冒卻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危及生命,尤其是時行感冒爆發時,迅速流行,感染者眾多,症狀嚴重,會造成嚴重後果,且感冒也是咳嗽、心悸、水腫、痹病等多種疾病發生和加重的因素;故感冒不是小病,須積極防治。
中醫如何防治感冒?
中醫藥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均有良好療效。中醫將感冒分成很多種類型,治療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大體上可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者症狀相似,主要是頭痛、鼻塞、流涕、惡風寒、發熱為主症的一種外感病,但有一點可以區分:風熱感冒時咽喉會充血疼痛,風寒感冒則咽不痛而流清涕,所以分辨風寒或風熱感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咽喉是否疼痛?如果咽喉疼痛就是風熱感冒,不痛就是風寒感冒。
治療風熱感冒,可選用中成藥感冒退熱沖劑、銀翹片、板藍根沖劑、夏桑菊沖劑、清熱靈沖劑等清熱解表的藥物;治療風寒感冒,可選用午時茶沖劑、川芎茶調顆粒等疏散風寒的藥物。明代醫學家張景嶽曰:「此病之微甚,亦在乎治療遲早,故凡湯液,不可避晨夜,覺感須臾,即宜速治,易癒矣。」也就是說,服藥貴在儘早,稍有感覺不適,隨即服藥。我建議經常患感冒者,家裏要準備一些感冒藥,在疾病還沒有轉化前就及時服用,把病遏制住,以免感冒加重。但若病情加重或者出現其它病症,要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
感冒的寒熱是會轉化的。現代人飲食偏於辛辣,嗜食肥甘厚味,加上熬夜、酗酒、工作壓力大,都會造成人體內熱偏重,一旦感受外邪,即使感受的是寒邪,也很容易在體內化熱,出現寒熱夾雜的現象,中醫稱之為「寒包火」,也就是外寒內熱,此病情比較嚴重,既要清熱解毒又要疏散風寒,最好找醫生進行調理。
還有一種情況是胃腸型感冒,這種人感受外邪以後,除了有普通感冒症狀,還交雜著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例如感染甲型流感的人,很多都有此情形。一旦出現,就要增加一些藥物,如用「藿香正氣丸」來治療。
感冒的預防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人在正氣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時候易得感冒。若仔細觀察會發現,感冒前身體都會出現細微的變化,如疲累、發睏、鼻子發癢,或輕度發冷或發熱等,此時就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預防:
●多喝水多休息。
●食療: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幾乎每種食物都有一定的功效,使用得當就可「食」到病除。以下介紹幾種食療方:
☆生薑檸檬紅糖水:出現感冒症狀時可先飲用,喝完後蓋上被子就寢,睡醒後可能就好了。生薑檸檬紅糖水的做法是:將3-5片生薑和幾枚大棗同煮,再加上適量紅糖和幾滴新鮮檸檬汁。生薑檸檬紅糖茶可疏散表邪及增強正氣,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蓋上被子有助發熱驅除表邪,睡覺則可讓疲憊的身體得到修復,扶助人體的正氣。
☆薄荷粥:將200克大米煮成粥,新鮮薄荷30克加量水煮5分鐘後取其汁,將薄荷汁放入粥裏再煮2分鐘後,加入冰糖即可,早晚各吃一次,可以治療風熱感冒。
☆菊花飲:白菊花30克(若使用乾菊用10克即可),加入適量白糖,煮開當水喝,可治療風熱感冒。
☆葱白粥:先將60克的糯米煮成粥,加入5-7根切碎的葱白、生薑3-5片、適量的醋及調味料,同煮2分鐘,每日兩次,對風寒感冒和腹痛、腹瀉都有一定的療效。
●善用調味品:蔥、薑、蒜、辣椒、紫蘇葉、芫荽、醋等食材能發散風寒,為治療感冒氣滯之佳品。例如,醋有殺菌作用,在感冒流行的季節,早晚在鼻子周圍擦點醋,可以殺死鼻腔周圍的細菌,餐前也可用淡醋水漱口,都可預防感冒。
●保持平和的情緒:中醫認為,心情會影響身體狀況,心的情志為喜,肝的情志為怒,脾的情志為思,肺的情志為憂,腎的情志為恐。情志活動以臟腑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如果情緒失調就會直接損害臟腑,故稱為「內傷七情」。平和的情緒才能最好地調理臟腑氣機,使五臟六腑回歸正常功能。
●勿過度勞累或安逸: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是誘發疾病的重要因素。
●服用適量中藥保健:氣虛容易感冒,平時可以常服由黃芪、白朮、防風等藥材組成的玉屏風散,如果經濟條件許可,還可以服用蟲草膠囊,或者經常用蟲草煲湯等來增強體質、扶正祛邪。
●按摩:可疏通經絡增強體質,如按摩耳朵和揉搓迎香穴。(本文整理自希望之聲英倫生活電台【榮大夫中醫漫談】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