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傳統週 不同族裔分享移民故事
【大紀元2011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4月11至17日是紐約市的移民傳統週。StoryCorps與市長辦公室共同合作,傾聽和記錄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紐約客的移民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市長辦公室和StoryCorps希望幫助移民及其後代與公眾一起分享他們的文化價值與傳統。
兩位亞裔母親和三位青少年4月15日在布碌崙日落公園圖書館敘述了他們到美國的故事﹐讓非營利組織StoryCorps將其故事記錄下來。他們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分享了他們身為移民及其子女的文化理念。
兩位亞裔母親的故事
Krishna Chaudhuri19年前從印度嫁到美國﹐初到美國時像很多新移民一樣要掙扎生存﹐她說每碰到困難時都會祈禱﹐「我相信神一直照看著我﹐所有不順心的事都是考驗﹐所以我會接受挑戰和困難。」她也教孩子尊重所有的宗教﹐並試圖在家裡保留印度各傳統節日的特殊節慶儀式﹐不記得的部份她就請她媽媽提醒她﹐她在印度還有很大的家族。
印度裔移民Krishna Chaudhuri和她女兒Kristi Chaudhuri在布碌崙日落公園圖書館講述她們的故事。(攝影﹕蔡溶/大紀元)
性格活潑的Krishna說她喜歡美國的一切﹐喜歡美國的自由、機會、多元的文化和開闊的視野﹐「每天有形形色色的人在地鐵裡﹐不同膚色、不同的語言和穿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她對不同族裔的飲食也非常好奇﹐經常為家人嘗試不同的烹飪方式﹐會看烹飪書為家人做中國菜、墨西哥菜。
但是文化差異也有讓她頭痛的地方。Krishna說﹐「在美國﹐孩子們什麼都要問為什麼﹐讓我壓力很大﹐我們小時候只有服從﹐不會問這麼多問題。
她14歲的女兒Kristi Chaudhuri對父母買了房子後在銀行裡就只剩下10元的艱苦時期﹐和媽媽為她在家裡慶祝西方的聖誕節的日子印象深刻。
黃英儀20年前從中國廣東台山嫁到美國﹐獨自一人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與一個不了解的人結婚,丈夫忙於生計﹐頭兩年舉目無親的孤獨與彷徨讓不懂英文的她直想打包回國﹐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才慢慢適應下來﹐感覺「美國很安全、很公平﹐第一經濟好﹐第二法制好﹐第三人權好﹐有什麼事反映一下他都給你解決﹐像我們這樣低收入家庭﹐政府都給我們豐衣足食﹐樣樣都比大陸先進。」
華裔移民黃英儀和她的一對子女–黃國裔、黃嘉惠一家三口。(攝影﹕蔡溶/大紀元)
15歲的黃國裔和18歲的黃嘉惠是黃英儀的一對兒女﹐他們說中國媽媽的教育相對要嚴格﹐更多紀律的要求﹐對功課抓的更緊。黃英儀則補充說﹐她並不專制﹐她說這20年最大的成就是含辛茹苦撫養一對兒女長大成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孝敬父母﹐「這是中國傳統道德」她強調說。
3位青少年的故事
15 歲的Tina Yip從來沒去過中國﹐她父母1990年從中國廣東來美國﹐她對中國的了解來自父母的描述﹐「家鄉經常發生水災﹐大家都很向往到美國﹐移民等候名單很長。我母親說她來美之前還以為美國遍地是黃金﹐下飛機後才發現到處是塵土﹐抵達美國後﹐家鄉的親戚還常敦促她多寄錢回家﹐但其實在美國掙錢非他們想象地那麼容易。」
生活在美國﹐Tina說家裡仍慶祝華人新年、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新年時﹐她很高興能拿到很多紅包錢。端午節時﹐她能吃到自己喜愛的粽子。
15 歲的彼得(Peter Ton)4歲時隨父母從緬甸移民來美﹐他母親是華裔﹐父親有華人和緬甸人的血統。雖然他在美國生活接受教育﹐但由於他生長在緬甸家庭﹐他覺得自己吸取了不少緬甸人的傳統價值觀。他舉例說﹕「我很尊敬書籍﹐不亂扔書籍﹐走路時不跨過書本﹐即便學校老師說學生可將課本收起來坐在本子上﹐我也只是將書本放在懷裡。」因為緬甸人認為踐踏書本者很無禮﹐沒受教育。
另外﹐與美國人不同的是﹐緬甸人覺得在家裡穿鞋行走很無禮﹐如何來應對文化差異呢﹖「我到了美國朋友家裡時﹐還是穿鞋進門﹐到了亞裔朋友家就脫鞋」﹐彼得說他媽媽會烹煮中餐也會煮緬甸餐﹐所以這兩種餐食﹐他都能吃。
彼得說他的家庭慶祝華人新年、緬甸新年、中秋節和緬甸的中秋節。在這些傳統節日中﹐媽媽都會提醒他得避諱的事項。他說當初父母移民到美國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因為美國科技較先進﹐有很多高科技大學」。
15 歲的Jasline Garcia的父母來自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共和國。她說﹐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父母很窮沒有鞋子穿﹐得赤腳行路﹐媽媽沒有錢上大學﹐上中小學時她沒有筆記本﹐ 課堂上缺少紙張寫字﹐由於貧窮﹐她們所吃的食物種類不多。那時多米尼加一般人沒有洗衣機﹐也沒有電話。
80年代﹐Jasline的母親 30多歲時移民到紐約來。「初到紐約市﹐她覺得地鐵路線很複雜﹐看不懂。她只會說西班牙語﹐因此問路時﹐得找到會說西班牙語的人。但她知道身在美國得學會英語﹐就天天搭地鐵去上英文課﹐這樣她慢慢熟悉了地鐵路線。在完成英文課程後﹐母親能書寫簡單英文﹐現在她為說西班牙語的老人當護理。」
「我父親雖在多米尼加大學畢業當教授﹐但由於他英語水平不夠高﹐也只能在工廠打工。」Jasline說由於母親時不時會烹煮多米尼加的菜餚﹐週末時還會播放西班牙語音樂﹐她從中學習到了一些多米尼加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3名青少年都參加了布碌崙日落公園圖書館「多元文化實習計劃」﹐以他們不同的移民文化背景幫助布碌崙居民更方便使用布碌崙公共圖書館的眾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