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紫檀:擺烏龍!房價調控目標「穩中還升10%」
【大紀元2011年04月13日訊】中共中央打房口號喊得響亮,地方官員卻是「人人沒信心,個個沒把握」。季末,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數據ㄧ出,果真令各方絕倒!
季末,是中國各城市公佈房價調控目標的最後一天。2011年4月2日,《法制日報》援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稱,截至3月31日,全國92.5%的城市已公佈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
然而在4月1日,中國各大媒體紛紛引用《新京報》援引的《經濟觀察網》資料:3月31日,全國約90%城市未公佈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這一資料的被廣為引用,沒有被公眾認為是「愚人節的玩笑」,更引起公眾極大反響。分析人士紛紛發表看法,對政府調控態度表示失望。
儘管公佈房價調控城市的數目一天之內由90%未公佈變化到90%以上已公佈,差異巨大,令公眾相當糊塗,但有一點還是保持了一致性:在不少城市已公佈的房價控制目標中,絕大多數將控制目標定在漲幅10%,依據的是當地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這兩項近年的官方數字都接近 10%,而將應當依據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放在一個比較其次的位置,或者根本就沒有考慮進去。甚至有官員稱,若提出降價,「沒有信心一定能實現」。
這讓公眾清醒的認識到,今年房價下降的願望是肯定落了空。
調控反而助長房價
據中國廣播網報導,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不會有很多城市模仿北京提出「穩中有降」的目標,從現在的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還是「穩中有升」,只要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那麼房價就會繼續的往上走。
葉檀表示,如果按照目前地方政府出臺的目標,2011年的房價恐怕不光是小升,基本上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兩年上升都在10%左右,也就意味著房價今年還會有10%左右的上升,那麼房地產的泡沫就不可遏制。
葉檀同時指出,從現在地方政府公佈的目標看,恐怕是給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打入一針強心針,也就意味著很多開發商跟地方政府會繼續看形勢,不會輕易的把房地產的價格往下走。這樣子有可能會在年中的時候成交量出現反彈,一旦出現反彈的話,那麼價格的下行也就不可能了。
政府是最大受益者
法制日報稱,問天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律師對房地產價格問題做過專門研究,他認為,政府完全可以用價格法,公佈開發商成本,對暴利者運用價格法進行重罰。
但事實上,開發商的大部分成本正是由政府造成,著名地產公司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2011年1月曾對媒體披露,房價成本中,土地占48%,與稅收合計占70%。
著名政治經濟評論人草庵居士認為,中國房價泡沫化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自己造成的,首先是政府高價出售土地。有數據顯示,政府的收費占房屋價格60%以上,中國各地政府當中60%以上的財政收入來自於土地財政,變相掠奪了民眾的財富。正是由於中國政府自己採取的土地財政造成了房地產的泡沫問題。
分析人士表示,地方政府財政對房地產的依靠,令公眾對政府能否運用價格法來控制房地產非常懷疑。
歷史會重演
據中國廣播網報導,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大部分出臺調控目標的城市都把房價控制目標與GDP的增長相掛鉤、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來進行掛鉤,意味著大批城市的調控目標在漲幅10%左右。
而2009年房價的漲幅是1.5%,2010年全國房價瘋狂上漲時的漲幅是9.9%,漲幅10%的調控目標意味著房價會重演以前瘋狂時期的狀況。
馬光遠覺得,無論從政策的出發點來看,還是從房價上漲的現實來看,把10%左右作為一個房價調控的目標,不僅僅是走過場,更重要的是違背了從國十條以來房地產調控的基調,也違背基本的現實。
降價有法 就看政府誠意
國際上通常用房價與家庭的全年收入之比(即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房價合理與否,並認為3至6倍的房價收入比屬於「合理水準」。
清華大學恆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劉洪玉公開演講時表示, 2010年的一些資料分析表明,中國主要城市的平均房價收入比在9倍多的水準上。這一資料遠遠高於「合理水準」。而中國證券報曾報導,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往往在20倍以上,高得令人咋舌。
而對如此高的房價收入比,一些經濟人士也對如何解決高房價的問題也做了構想,但並不認為中共會採用這些辦法。
經濟學家綦彥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房地產即使降價百分之二十,還是一個高企的價格,中低收入人群不可能買得起。
他認為,應該實行國家收儲制度,讓中國房地產市場降下來,就像收農民的糧食一樣,國家專營,以不牟利的形式高價收低價賣,賣給中低收入階層。
但他同時指出,中國的政府基本體制是「權貴資本主義體制」,你要想讓他向民間大額的實質性的發派福利是不可能的。「中國政府不想考慮這個問題,所以房價總趨勢是不會低下來的。」
草庵居士也構想,如果中共政府能像西方政府那樣讓土地私有化並自由的買賣,房地產的價格很快就會降下來,靠市場的手來調節才是根本之道。
但草庵居士也不認為中共會放棄自己的利益,真正為百姓的利益而這樣做。◇
本文轉自218期【新紀元週刊】「中國經濟觀察」欄目
//mag.tvsmo.com/b5/214/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