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西燈塔 白沙岬燈塔
台灣最北有石門燈塔,最南有鵝鑾鼻燈塔,那最西邊是什麼呢?答案是桃園觀音鄉的白沙岬燈塔。
白沙岬燈塔高37公尺,塔身為白色的圓形,與藍天搭在一起十分亮眼,具有希臘的感覺,白沙岬燈塔一路走來,歷經風霜,歷經多次地震與風災,甚至在二次大戰時遭到飛機掃射,但到今天依然屹立不搖,繼續堅守岡位,給漁民們照路。
自西元1901年白沙岬燈塔點燈啟用,2002年被桃園縣政府訂定為縣定古蹟。工作時間已超過110年,儘管如此,在相關人員的專業維護下,燈塔外觀仍然亮麗,在燈塔的庭園,還還可見日治時期的日晷,十分具有古味。
談起歷史,白沙岬燈塔最初可追溯至西元1896年(清光緒22年),興建前因遇強颱侵襲,因此無法按原計畫進行施工,直到西元1898年(光緒24年)才找了另一個新的位址興建,直到西元1901年(光緒27年)終於完工,開燈啟用。
據資料記載,清末燈塔機具多由英法等國進口,製造商製造好零件,再用船舶運送到準備放置燈塔的地點裝配而成,不過,白沙岬燈塔卻不是用此方式完成,而是採用煉瓦石造的雙層磚石耐震構造。
材料部分,採用士林的石材,塔身均由紅磚疊砌而成,磚塊間的接著劑為糯米、黑糖與石灰等混合物,為古老的黏著方法,紅毛城也是用此方式興建。燈塔上段由大石塊組成。特別的是,燈具、稜鏡與重鎚儀器都是由法國進口。
白沙岬燈塔曾入選桃園縣十景與台灣百景,為了推廣百年古蹟,讓民眾參與,觀音鄉公所致力於美化燈塔,還增設了步道等觀光設施,賦予古蹟新的風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