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3月06日訊】讀完史元《中國社科院增選學部委員,馬列專家難入選,李澤厚可能成『院士』》一文,最大的感想就是作為中共的意識形態重鎮,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已經沒有市場,並不遭人待見,甚至可以斷言,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早已風光不再。
儘管中共黨中央近年來從形式上極為重視馬克思主義,投入巨資搞了宏大的馬克思主義工程,每個社會學科都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主流意識形態,或者說作為當權者的意識形態,下面這些學者不得不「陽奉陰違」,不敢不搞,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信馬列呢?
社科院的學部委員推選就是一個重要的試金石。儘管陳奎元每次公開講話都一再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甚至還專門建了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在2006年第一批學部委員的正式名單中,由於陳奎元的「主導」,馬克思主義專家多達6人。而此次學部委員增選,正式候選人的14人名單中,除了常務副院長王偉光算是沾點馬列,其他聲明顯赫的馬克思主義專家,如侯惠勤、何秉孟、房寧,以及一些新左派、非主流經濟學家,都未能進入候選人名單。這足以表明,你中共喊得再響,你陳奎元再重視,社科院學者的主流是根本不認可「馬列」的。
學部委員可以說是社會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而在最高榮譽的競爭中,可以看到,陳奎元的力量是無法和主流抗衡的,主流是甚麼,顯而易見,是一大批不認同馬列的學者專家。所以,在這種格局下,政治問題嚴重的李澤厚大師捲土重來,實在是一種必然。這實在是值得自由主義者彈冠相慶的標誌性事件啊!
近一段時期,「茉莉花」革命迅速火爆,其實顯性的革命只是一種形式,而在中共的意識形態重鎮,我們可以看到,思想早已完成「革命」,馬克思主義的淡化,恐怕已是中共無法迴避的事實!!!
附文
史元:中國社科院增選學部委員,馬列專家難入選,李澤厚可能成『院士』
作者:史元
【大紀元2011年03月04日訊】有著「亞洲第一智庫』之稱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自2010年下半年來一直在『悄悄』地搞著一個『大動作』–增選學部委員。作為中共黨中央的思想庫、智囊團,中國意識形態的重地,這次增選所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很值得玩味。
第一,最後的時限和耐人尋味的低調–增選背後的矛盾。
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產生首批學部委員的同時,亦規定學部委員的增選每2至4年進行一次。那麼,根據這個規定,增選期的底限是2010年,也就是說2010年應完成增選,但據社科院網站信息,2010年10月以後,社科院才開始啟動學部委員增選工作,至今僅公佈了14名正式候選人名單,增選的學部委員正式名單仍要等待時日。看來,比如增選程序上民主與行政的矛盾,學部委員標準的政治與學術的矛盾,待遇上名譽與利益的矛盾,背後埋伏著各種矛盾是增選逾期的主要原因。
第二,馬克思主義陣地並不那麼堅強–民主選舉讓馬列專家難入選。
2006年首批學術委員不僅有冷溶、江藍生、陳佳貴等院領導,有程恩富等多位所謂馬克思主義學者,也有楊天石等爭議人物,此外,包括諸多研究所的所長也都位列其中,正如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所言,那是一次行政主導的評選,是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產物。
據說,此次學部委員增選採取了多輪投票的『民主』推選方式,而目前社科院網站所公佈的14名正式候選人名單就是民主選舉的結果。此14名正式候選人中有常務副院長王偉光,有法學所所長李林,人口所所長蔡昉,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身兼多家公司獨立董事的財貿所所長高培勇,科研局局長李漢林,歷史所著名甲古文專家宋震豪等等。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此前獲選呼聲很高的一些馬克思主義專家學者,如著名國史專家當代中國所所長朱佳木,成功預測美國金融危機、反新自由主義經濟的著名經濟學家何秉孟,批判『普世價值』的箭頭人物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侯惠勤等則無一入選。
這些『旗幟鮮明』的馬克思主義資深專家學者不能入選,足以說明,儘管陳奎元一再強調社科院堅強馬克思主義陣地的定位,而實際上,『馬克思主義』並不能經得起『民主選舉』的考驗,可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也並不是那麼堅強,中國的意識形態危機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李澤厚可能成為『院士』–學術壓倒政治?
此次社科院院士增選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據說思想大師李澤厚極有可能被增選為榮譽學部委員,從而成為社會科學界的『院士』。李澤厚是『告別革命』的提倡者,被海外媒體譽為中共主流意識形態的批判者,其學術成就有目共睹,但其政治觀點也眾所周知。在首批學部委員名單公佈時,李澤厚未能入選,曾被媒體廣為關注,當時有一種解釋,說是院長陳奎元因政治原因否決了李澤厚。
時隔4年,李澤厚欲被捲土重來,學術難道終於壓倒了政治?作為中共意識形態的重鎮,學部委員增選中的幾個變點,表面看不起眼,實則似乎有著很重的玄機。@
美東時間: 2011-03-04 03:34:48 AM 【萬年曆】
本文網址://www.tvsmo.com/b5/11/3/4/n3187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