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台文化教材是否必選 正反意見拉鋸

【大紀元2011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教育部擬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高中必選科目,有學者認為,四書為中國文化精髓,作為奠定品德教育涵養的典範;家長團體則擔心,增加必選課程,將會造成學生額外負擔,應以多元適性教育為主。

教育部4日於北一女中召開「普通高級中學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課綱修訂小組成員張曉風、朱賜麟、杜忠誥、李素貞以及各團體代表均出席進行共同討論。

教育部表示,原選修科目「論孟選讀」將增列「大學」和「中庸」,改稱「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高中必選,每學期1學分,每週授課1節,預計明年8月1日實施。不過,此非大考範圍,且國文課程綱要3年文言文比率45%至65% 不變。

教育團體:課綱應重新檢視

全國教師會代表張仁壽說,課綱改變應是以增加選修為主,不是將選修改為必修,或是增加必選科目,應該回到總綱小組重新檢視課綱,各科目協調做整體考量,才能解決,否則誰都不讓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輸,更失去原來課綱主要精神,。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教育議題召集人陳麗雯表示,學生在校的時間就這麼多,每課如果都想加,課程有多少個1節可以加?,她強調,課綱不能是填鴨式的一節節往上加,希望全面重新檢討課綱。

對此,國文課綱委員朱賜麟表示,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的設計重心,目的是德性涵養,而不在考試內容,大考從未要增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這項科目,所以沒有考試議題的問題。

至於國文會不會納入命題範圍?國文是語文能力的訓練,它沒有範圍,所以根本無法指定是否納入命題,或是劃一條線明定到底那些要考;他說,只要在課程選材範圍內,學校如果能夠盡量教,對學生面對考試時,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文化教材平時學校測驗不考,大考更不會考,僅止而已。

四書為文化瑰寶 底蘊深厚

前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表示,四書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應該要珍惜,四書用辭雖簡,但是卻包含人生觀、道德品德,種種德性教育,進而銜接現代的文學與生活。

他指出,以中華文化為本,而擷取西方優良文化,是過去60年來台灣在艱困中能立於不敗之地的基本因素,也應該是今後台灣求進一步發展的正途。

另外,北一女校友張小姐提到,現在中文熱正發燒,全球都熱衷孔孟之學,中華文化已是全世界的寶典,尤其台灣在文字上維持正體字,語系上我們說中文,用法更是延續文言文而來,這麼多麼得天獨厚的資源,這些可在國際上發光發日熱的競爭能力,千萬不可抹煞。

知名作家張曉風也談到,四書到底要不要讀,從民國以來就存在,當時維持國粹與民主科學這兩派爭執不斷。

她認為,應該從這問題跳脫出來,這只是人格教育的一部分,以及人文色彩的基本課題。會造成這麼大的爭議就只是跟要不要考試有關,一談到考試大家就害怕,其實只要把四書當作一個陶冶身心的知識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