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何淑慧報導)香港理工大學3月3日公布的研究發現,長期食用海產食品中常見的水銀污染物「甲基汞」,即使微量,仍可能增加神經退化的風險,並會影響到約十分之一的蛋白質酶能力。
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讓實驗白鼠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基汞」,結果發現,白鼠小腦積聚水銀的含量最高,大腦也積聚了其他型態的水銀,而且腦部部分蛋白質亦會減半,影響神經元運作。
另外,科研小組讓實驗白鼠長期食用低劑量的水銀,結果顯示,近10%白鼠腦部體感皮層的蛋白質退減至少一半,而相關蛋白質受影響後會減損大腦的復元能力,增加罹患神經退化的風險。科學家提醒,水銀常見於魚類中,不能透過烹煮減少,建議市民減少吃大型的魚。
水銀影響腦部蛋白質
理大應用生物與化學科技學系教授盧俊立指出,「甲基汞」一般在燒炭時會釋放,進入水中再被水中細菌改變其性質,由無機轉變為有機,再被魚類吸收,而人類進食魚類時便會從中攝取了水銀。為了解長期接觸水銀對大腦的影響,盧俊立領導的科研小組,每日餵食老鼠40微克的水銀,12週後再解剖老鼠的大腦作研究,結果發現老鼠小腦中積聚的水銀含量最高,其次是視覺皮層、運動皮層及體感皮層。
另外,研究又發現,老鼠在長期食用低劑量的水銀後,腦部內的973種蛋白質,有104種會退減至少50%,而神經元作正常運作是依靠這些蛋白質提供能量,因此大腦的復元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他指出,長期接觸低劑量水銀,可能會增加患上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
水銀無法分解
水銀是海產食物中常見的污染物,若長期攝取,會積聚體內。由於魚類吸收的水銀,最終會轉移至人體,而肉食魚(專食小魚的大魚),其所含的水銀或會較高。
盧俊立教授指出,水銀無法透過烹調而分解,進入人體後被胃部吸收, 再轉移至血、腎、肝、腦,甚至懷孕婦女的胎盤,繼而影響胎兒腦部,但他強調,長時期的接觸意思是「每天都吃含水銀的魚30年」,因此市民只要有均衡飲食,便不會構成嚴重影響,而且魚類含豐富的營養價值,對人體健康亦有好處,毋須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