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工學院院長:培養T型人才
【大紀元2011年0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倩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聖塔可拉拉市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Rotman)商學院院長馬汀曾指出,未來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比別人更好還不夠,你必須和別人不一樣。」
如何和別人不一樣?就是像設計師一樣富有創新、好奇心,想別人所未想,發現別人所未發現,設計出改善人類生活的產品,從而改變人的行為,改變人的思想,改變人的生活型態,進而改變全人類文化。
3月26日,在北加州聖塔可拉拉市舉辦的2011年美西玉山科技協會第廿一屆年會上,美國頂尖學府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工學院院長James D. Plummer博士,作為主要嘉賓,為台下的科技界精英做了演講,主題為「從教育研發中的創新思維,創造明日新產業契機(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o Create Tomorrow’s New Industries)」。
改變世界
Plummer博士表示,工程師通常不會獲得諾貝爾獎、奧斯卡獎,「工程師是用科學上的發現來解決問題,改變世界,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做到這些,我們希望學生畢業時相信他們能改變這個世界。」他認為在當今時代的大學工程學院,除了教授學生必要的科技學習,應該教授更廣泛的領域,特別是在創造、領導能力方面。
工程學院的本科教育:培養T型人才
史丹福的工程學院2010年排美國第二,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MIT),其工學院師資雄厚。Plummer博士說,美國過去50多年的工程學院教育,注重畢業生可立即在公司著手工作。對工程專業學生的教育,在科學的基礎上,著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工程設計的更廣泛技能,系統整合與創新。今天在許多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歐洲和日本,學生對工程專業的興趣正在下降,特別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很多年輕人不再對工程學院感興趣。
怎樣使最聰明的學生願意以工程師為職業?怎樣教育他們,使他們相信他們能改變這個世界,能夠解決大的問題?
Plummer博士認為,在當今以資訊、互聯網為主的時代,工程學院的課程必須有一些重大改變:當然仍以工程領域的技術教育為核心,但核心課程減少了,從本科學生一入學,史丹福工程學院就增添了眾多技能教育:譬如創造力、發明、到終身的學習,也就是培養T型人才。
T型人才指不止擁有一個學科的深度專業知識(譬如計算機或生物),還擁有廣泛的其它許多知識技能。在T字型頂部的才能是:領導力,創新和創業技能。
可以教學生創造、發明能力嗎?
Plummer博士表示,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這些技能的確可以教,但不是在傳統的教室,需要學生親自去體驗,通過把自己放進一個那麼不舒適的情況下,通過這個過程學習到自己的另外一面。
Plummer博士現場播放一個短片,這部短片記錄了2007年史丹福大學《2007年創業周》 (Entrepreneurship Week 2007)的一個競賽: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大學生團隊,用一個實物,在6天之內要創造出它的最大經濟價值。每次競賽的實物都不同,2007年是日常生活中的及時貼(post-its)。每個學生團隊的創意五花八門,有個團隊用及時貼記錄25個史丹福學生每人譜寫的一小節五線譜音樂,隨機組合成一分多鐘的音樂,體現團隊創作精神;有的學生團隊用及時貼收集每個人最重要的願望,每個及時貼後面都一個故事;有的學生團隊用及時貼做籌款活動必用之物。Plummer博士表示:「我們發現,學生競賽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幫助學生更有創造力。」
經過幾年對課程的改革,現在,史丹福工程學院的可選課程包括:談判,創業,企業行為,創造力,財經等等。這些不是必修課,但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經驗。
史丹福的設計學院(d.school)成立有6年了,教授包括史丹福大學的企管系、社會科學、工程學、以及藝術等,學生從大型企業主管到小型企業主都有。該設計學院院長David Kelley,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設計公司IDEO的創辦人暨董事長。d.school讓來自工程、商業、醫學等各個不同領域的學生與教授們一起合作,學習設計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是如何在這麼複雜的社會裏找到解決問題的技巧,課程設計多是來自IDEO內部的理論方法,因此吸引世界各地的重視。
與硅谷互動
史丹福的實用教育、研究作風,一直貫穿著斯坦福與硅谷長遠的發展。在斯坦福,教師和學生均可以直接參與創業活動。史丹福連接創意和產業界,史丹福的畢業生們創造了世界眾多一流企業,包括Google, 惠普、思科公司、EBay,Gap,Nike,Sun,Yahoo,以及數以百計的美國知名上市公司。史丹福和硅谷共同成長,硅谷是世界先進人才和尖端技術的聚集地,硅谷取得這些驕人業績,都離不開斯坦福大學這個孵化器,同時,硅谷的發展也成就了史丹福大學,是她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
連接史丹福大學和硅谷的橋樑之一是斯坦福研究園區,由斯坦福大學副校長特曼教授於1951年創建,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究園區,出租給從事高科技產業的工廠,這便是後來的斯坦福工業園區。
此外,史丹福大學還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與公司企業的聯繫,如開設專業課程、辦夜校、電視課程、史丹福教師任硅谷公司顧問、董事、聯合研究、聘請企業家當兼職教師等。各公司支持員工在大學繼續學習,並支付學費。硅谷的公司為斯坦福提供了巨額的研究經費和捐贈。在歷史上,惠普、思科、太陽和Google等公司都是斯坦福的贊助者。史丹福提供獎學金讓學生在不受限制下,放手嚐試各種不同的想法,儘管大部份研究不會有成功的結果,但為未來的新科技提供無限的助力。
Jim Plummer博士是史丹福大學工學院院長,同時是該院電機系教授。他在加州洛衫磯分校獲得電機學士,在史丹福獲得電機碩士及博士。Plummer博士是多個著名學會會員:全國工程學會,美國藝術科學學會,及IEEE fellow。他的研究多次獲獎,包括1991年固態科學及技術獎,2001年半導體工業協會大學研究獎,2003年及2007年IEEE的獎項。他帶領了八十多名博士生,雙方合作發表了四百多份研究論文,其中多份獲獎。在史丹福共獲得三次教師獎。在商業關係上,他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董事,包括英特爾。他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奈米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