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搖錢樹
《搖錢樹》在今天幾乎已成了失傳的戲,共產黨竄改京劇,由外行任意裁斷,《搖錢樹》在50年代已消失,等90年代再推出,根本是兩回事了。武旦不踩蹺,打出手也不用鞭(此鞭又稱武旦鞭,其中貼有小鏡片,褶褶生光)改用雙頭小短槍,軟軟的演員是方便使,觀眾看來則少了「剛健雜婀娜」的剛健之氣。中國歷來好不容易累積的「兵器舞」文化(上可通源公孫大娘舞劍器),慢慢的也將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中共短短幾十年毀滅的文化財真不知有多少。
在台灣《搖錢樹》是陸光劇團的熱門戲,但二十幾年前陸光劇團解散後,也幾乎再沒演出了。幸而網絡視頻尚有夏光莉的《搖錢樹》,非常完整,這真要感謝夏小姐的分享,猶然可見純樸古典的武劇風貌,不必憑想像去懷想當日美好情景。踩蹺、打出手,武旦要花去多少功夫才能訓練成功,可現在專門弄速成、自我瞎比畫被說成有創意,而細功夫去磨的武功,孤寂的難尋知音。
共產黨認為踩蹺就是裹小腳,因而得理不饒人,除留下幾齣戲改穿上大腳鞋准其演出外,其餘大部份的踩蹺戲都廢棄掉。小翠花花了兩年時間,發展出不踩蹺而依然有踩蹺所具有的曼妙身段,根本沒人理他。閻世善、宋德珠、李金鴻在民國時期被譽為「武旦三美」(武旦多半需踩蹺),他們能戲眾多,又各有其拿手戲。中共統治後廢蹺,又兼武旦飾演妖怪就等於共產黨被挨打(沒人有這種感覺,是共產黨敏感的自覺自己是妖怪),武旦能演的就是那固定的三、五齣戲,有的戲還是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武旦三美將大部份時間用來學政治,以便改頭換面去演新編「革命劇」。
《搖錢樹》在清代是齣非常流行的戲,情節複雜,很有懸念。玉帝女兒張四姐思凡下界,與窮書生崔文瑞成婚。四姐用搖錢樹(每天樹會生出許多銅錢)使崔家富有。鄰居王員外妒忌崔突然富有,誣告崔為盗,官府捉崔文瑞入獄。張四姐得知,劫牢救崔,包拯命楊文廣、呼延慶去捉四姐,被四姐用法術吸入吸魂瓶裏。張四姐破壞正常社會的行事規律,犯了天條;包拯寫表文给玉帝,玉帝派哪吒先收去搖錢樹,又請神將與孫悟空捉拿張四姐。
《搖錢樹》中的孫悟空(杜道誠飾演)甚至不是張四姐的對手。
哪吒(陳秉蓁飾演)取走搖錢樹後,帶領神將捉拿張四姐。
哪吒(陳秉蓁飾演)與張四姐(陳蒨儒飾演)交戰。
張四姐(陳蒨儒飾演)預備與神將「打出手」。
到了民國初年,《搖錢樹》只剩捉拿張四姐的這段武戲:這天被官府煩了很久的張四姐,帶著兩個丫頭到花園彈琴,看見蝴蝶飛來飛去,一時興起撲蝴蝶玩,沒想到蝴蝶是哪吒變的,引開張四姐的注意力,趁機取走了搖錢樹。張四姐一看不對勁,喚來嘍囉與神將對打,一組一組捉對廝殺,這些是劇團武行的活(在此戲孫悟空由武丑應工,也是武行),讓氣氛越演越烈。
神將與張四姐(陳蒨儒飾演)交戰,迅打如風。
張四姐(陳蒨儒飾演)「打出手」-用後腳踢槍。
最後張四姐上場,觀眾眼睛一亮,她先是一對一(她快速用長槍掃對手的頭-漫頭,對手急速低頭避過,重複數次,驚險萬狀),再來是一對二(二人被她打趴在地然後滾開-稱為「爬虎」落地接「滾堂」),二將敗下台去,等此二將又上台時手上各持一鞭,張四姐將二鞭奪來,又將二將打敗下去。勝者要耍下場花,張四姐這時耍弄鞭花,展現技藝非凡;但她並不下場,與四位甫上場的神將「打出手」,這是戲裏高潮的部份,引起觀眾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踢槍有時會失誤,觀眾唉的嘆息是憐惜而非責備。在世界的舞台上,鮮少觀眾與演員的互動能達到這麼緊密的程度。
張四姐(陳蒨儒飾演)「打出手」-前後踢完又左右踢。
演員表演完「打出手」,依然氣定神閒,贏得觀眾大聲叫好,演員也享受著這美好的一刻。
中共只會用煽情搞宣傳,很羨慕《搖錢樹》這種舞台效果,但中共既把打出手視為迷信-兩方的武器祭在天空鬥來鬥去,那是神話!……只好來個寫實的改革,例如女將用靠旗把對方武器彈回去,這成了甚麼呀?乾脆裝上機器八爪手臂(可參考電影「蜘蛛人第二集」),豈不是更加厲害,還能「與時共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