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新紀元】日本強震 衍生災害反思

【大紀元2011年03月26日訊】3月11日下午,一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災難向日本襲來,芮氏9級的大地震伴隨著海嘯,猶如世界末日電影《2012》,十幾米高的海浪沖進內陸幾公里,如摧枯拉朽一般,房屋、汽車、橋樑、工廠等瞬間被捲入海底。至18日,日本官方報告,死亡7,197 人,1萬905人下落不明。

在這場巨難中,地震本身並未傷害多少人,位於震中的仙台,20幾層高樓都未被震倒,但卻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廠的冷卻泵失靈,接連幾天爆炸起火,核洩漏的危機困擾著日本,更成為全球的「心病」。

在人類歷史上,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屢見不鮮。早期的火災、水災、瘟疫,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次生災害的規模也跟著擴大,甚至具備了摧毀人類的能力。如今,一場核輻射就足以毀滅一個地區、甚至全球的生物。

無論人們把天災人禍歸於偶然或必然,「地球進入災害多發期」已成為現實。過去幾百年裡人類把科學視為救星,在小災小難面前,科技的確讓人類變得強壯些,不過作為一把雙刃劍,科學帶來的次生災害也越來越大,並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求生是人的本能,面對高科技衍生的次生災害,何以自救,如何自衛?

地動 海嘯 核危機

文 ◎ 浦慧恩(日本)



災難面前齊心眾力不分老幼的救援,彰顯人性光明面。(AFP/Getty Images)



地震來了。習慣地震的日本民眾對地震的搖晃絕不陌生,甚至習以為常。但這次不同……

11日下午地震來襲,當搖晃越來越強烈,時間也越來越長,我剛好在東京家裡趕稿,坐在電腦前也沒停下敲打的鍵盤,旁邊的窗戶也唧扭起來了。感覺這次與往常不同,電腦屏幕晃動幅度也大了,停下手中的活兒,靜靜的等著,搖晃怎麼還沒完呢?感覺時間很長,突然電腦關機了,隨之地震也似乎穩定下來了。

趕緊下樓開電視,才意識到沒電了,有點納悶,「日本也會停電?」還是不太相信。來回試了總閘兩次都沒反應。於是打電話找人,發現手機已經打不通,家裡電話換上不用插電的電話機打去香港,才得知發生了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足足兩個半小時後才恢復電力,所有電視台全部在直播地震災情:在沿海的巖手、仙台一帶,地震引發的海嘯一度高達十米以上,咆哮的海水頃刻間幾乎淹沒了整個仙台市。這次地震的震央位在日本本州「仙台」以東約130公里,震源深度24公里。

3月18日下午2點46分,日本各地向大地震的受難者舉行默禱祈願儀式。被日本定為「國難」的東日本9.0大地震及海嘯過去整整一周了,回想一周前的驚心動魄、被海嘯瘋狂吞噬的那一幕幕景象,即使沒有親身經歷的人至今都餘悸猶存。

地震發生時,東京車站大幅度的搖晃,一些正在行駛的電車及時剎車,讓乘客們靜靜地離開車廂。由於擔心海嘯再襲,地鐵有灌水的危險,地鐵全線停止服務。站長們不停地指引人們下車並離開車站避難。而大街上警備員也在疏導著湧入街頭的人群,「小心玻璃窗掉下,請遠離大廈附近行走。」

人們從驚險的環境中脫身,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聯絡親人是否平安,但發現手機線路繁忙到「爆線狀態」。為此,幾家通訊電話公司隨即開闢網路留言板,提供免費 100字報平安短訊服務。當日受地震影響,海陸空交通幾乎全部暫停服務,適逢週五下班時間,東京周邊交通整個大癱瘓。各大小車站等待返歸的民眾如潮水般湧入。據警視廳公佈,單單下午5點10分,東京、新宿、池袋及上野四大站就有近萬人受困,不過人們次序井然地耐心等候,直到入夜後還有很多上班族在街上等待接駁車接送。當晚政府將東京200多所學校的體育館及政府大型公共設施,變為臨時避難所,方便有家難回的人留宿一晚。

「國難」當頭 日本空前危機

日本首相菅直人於震後第二天早上6點即乘坐直升機觀察災區及被震壞的福島核電廠。返抵官邸後,政見相左的在野黨拋開己見,主動與菅直人共同商討財源後,政府撥出1兆日圓賑災。

隨著受災程度日益擴大,日本政府13日宣佈增加調配海陸空多縣的自衛隊,共十萬大軍前赴災區救災,包括航空自衛隊及近200架直升機在災區上空探測受災狀況,即時營救災區受困災民,另有29艘艦艇輸送物資。而福島方面因輻射洩漏的可能性大增,日本政府第一時間派兵前往福島核電廠附近幫助居民避難,同時為輻射洩漏做清理工作,再派出陸上自衛隊的「中央特殊武器防護隊」進入福島第一核電廠。與此同時,駐在日本的美軍也積極參與救援,並展開了日美有史以來最大的輸送戰。緊急電視演說中,菅直人將地震升級為「國難」,是日本自二次大戰以來面臨的「空前危機」,日本天皇也發表電視演說,鼓勵民眾共度難關。

地震震壞了福島兩座核電廠,導致供電量不足,為省電,14日起東電(東京電力公司)向關東地區推出分區「輪流停電」計畫,繁華觀光區不見往日的燈火通明,店舖紛紛關上耀眼的廣告燈箱,更有家電公司停業一天,連東京鐵塔也熄燈了。

生死一瞬 老人心情複雜

雖然「核輻射」危機的恐慌瀰漫全世界,但日本人面對災難時,儼如置身度外的沉著冷靜和秩序井然,著實令外界印象深刻。在數不清的大小餘震中,不論是災區的救援工作,還是經歷了6.0強震的東京周邊多個縣市的民眾生活,從沒有被強震所困,該上班的正常上班,該上學的正常上學,好像身邊的這場天災,只是看了一場《2012》電影,電影結束後各自歸位。

災害中,日本國民對他人關懷的情操也令人起敬,不少忙著疏散村民的村長自己卻葬身海嘯。一位34歲的主婦在買東西時聽到響聲,感覺不對,馬上抱著幾個月大的嬰兒逃生,此時看到兩個小學生徬徨失措,她趕緊停下來牽著她們的手逃生,冒著被及胸的水淹死的危險,帶著孩子們一直挪到地勢較高處,終於逃生。

「原來這就是九死一生,一瞬間就是千鈞一髮啊。」原居住在福島縣南相馬市62歲的佐佐木先生,在地震後立刻驅車趕到7公里外的高齡老人院,看到工作人員正慌忙地從大樓裡抬出長年臥床的90歲母親。人們大聲喊著「海嘯來了!」「快逃!」佐佐木也幫忙營救,整座老人院全部獲救。佐佐木說,母親最後向他說:「謝謝你,救了我。」

在重災區石卷市保育院中的34個孩子全部幸運逃生,保育員老師談到海嘯經歷時仍心有餘悸地說:「當時與另一位老師都懷抱著兩個孩子,緊緊抓住窗簾上方橫桿,互相鼓勵說,一定要保住孩子。最後孩子都保住了……」

以長壽大國著稱的日本同時存在著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問題,在獲救的災民中,隨時可以看到逾75歲的老者,日本電視台在詢問一位年近80歲的婆婆經歷海嘯的感受時,臉上佈滿皺紋的老婆婆沉默良久說:「心情複雜,」停頓一會接著說:「我這個年齡獲救也沒什麼用,而那些年輕人……,當然獲救我很感謝……」說著流下眼淚,而主持人也哭著背對著鏡頭幫著老婆婆拭去眼淚。

萬人失蹤 心碎的空城

在人們想方設法尋找生還者時,據統計宮城縣南三町目前仍有一萬人失蹤。怵目驚心的數字令人心痛。距離岸邊數公里的南三町車站,現在只留下了泥濘的樓梯,旁邊一架歪斜的小巴士倒在一旁,一位媽媽怔怔地看著眼前隱約寫著「自動車學校」字樣的小巴士,喃喃自語:「在車站附近,搭上了自動車學校的接駁巴士。」然後她對著巴士吶喊:「女兒坐的這部車,快出來,還我女兒!嗚嗚……」一旁的爸爸,欲哭無淚的樣子更令人心酸。他們唯一的女兒18歲,11日下午3點50分傳來「已經搭上車了」的手機短訊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在地震後的第二天,45萬災民很快地被安排進入近四千多個學校等公共設施,初期由於運輸道路還沒完全打開,食物、水、電、毛毯、暖爐等極度缺乏。不過隨著公路的打通,物資運輸得以舒緩。15日政府表示,會確保每天向災區運送盒飯、麵包等150萬份餐食及125萬公升飲用水。

一周後避難所內災民最急需的物資,已經改為內衣、手機充電器、燃料、孩子奶粉及紙尿布等,災民最想的是得以換洗。更多的物資因為汽油的短缺,不能很順利地直接送到災民手上,針對此問題,政府急徵西日本18萬公升的汽油與輕油直接緩解災民的需求,而民間則要求政府再打開儲存石油。隨著災區的供電、公路陸續恢復,很多災民也陸續返回自己家裡。避難所也陸續關閉。截至17日為止,日本災區還有近2,300個避難所,約31.5萬人仍滯留其中。

災區生活 困頓中見秩序

在重災區宮城縣仙台市的另一邊,住著幸運的羅小姐一家人,地震海嘯都沒有影響到他們。地震後的第五天,羅小姐對《新紀元》記者表示:「我們家有水電,煤氣就還沒通,超市買東西的話,要站出幾百米以外,要等上二、三個小時才能買到一點東西,有限制。我今天去便利店,貨架上已經什麼都沒有了,只賣一些炸雞塊,一個人只能限定買兩個或三個。

前兩天去灌油,灌了兩次油,排了兩個小時,只能灌兩千,現在已經都找不到灌油的地方,只能騎自行車。所幸很多公共汽車恢復了,可以坐公車。這裡的人很有秩序。人在哪都是靜靜地排隊等著,今天早晨是飄著小雪,就在那排著,沒有任何埋怨,排那麼老長的隊,那個精神我真是挺佩服!

上小學的兒子學校上個星期來個郵件,那時核輻射還沒說特別厲害的時候,學校說24日上學。校方說因為小孩心理受到衝擊,讓他們在家裡讓家長好好的安撫一下。保育所的女兒就沒有問,也就沒有去送,因為很多地方大家去接送孩子是要開車的,沒有車、沒有油不能上班上學。」

有著兩個就讀小學兒子的山田小姐,居住在東京豐島區,記者採訪了他們地震後的變化。山田說:「孩子老師17日給家長發通知,放在書包裡明天帶什麼,帶茶、帶水。以前都是學校供應茶水,現在家裡帶茶水。」「通知裡還寫上有的菜單有些改變,比如把海帶變成白菜。其他,上課時間跟以前照常。每天早晨帶防震頭巾,是那種海綿的,外面是比較厚的那種。」

日本小學中午包餐,月初會將下個月列好的午餐菜單交給父母。「老師放學後帶孩子到學生館,小孩還是天天歡樂。沒覺得什麼變化。不過,由於大家囤積糧食的緣故,婆婆知道後,給我郵寄了大米和紙巾來。我婆婆公公他們在群馬和長野,他們知道糧食都供應給災區了,擔心買不到,就把家裡的好米都郵過來了。」

在日華人大撤離

這次日本地震,很多中國人被國內的家人電話追著要求回國避核輻射。在東京的一所語言學校因這次「核輻射」危機,該校的中國學生全回國了。校長接受《新紀元》採訪時,一口氣的說:「最初一兩天他們不相信傳言,他們相信自己的眼睛,證實到這裡物價一分錢也沒漲,大家都很秩序正常的生活。但耐不住謠言媒體的傳播,有些媒體就是胡說八道。開始一兩天還很有理智,接下來的三、四天簡直失控啦。沒被震死,反而被嚇死了。」

在重災區仙台,也有很多中國人回國。羅小姐說:「核輻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這邊還不知道這個事情,國內已經炒起來了,這些走的中國人全都是國內家裡都鬧翻了,國內炒的可厲害了。都說對孩子的遺傳有影響,反正是一些特別沒有根據的說法,它也不是像日本這麼分析,一上來大陸就報導得很嚴重,中國人一下就害怕了。我認識一個大陸留學生,剛好考上東北大學,他國內的媽媽非得要他馬上回去,說什麼都可以不要,就是要命了,這種緊張恐怖心情,跟日本人形成很強的對比。這都是國內媒體宣傳造成的。」◇

==============================================================

次生災害中的人類身影

文 ◎ 華明



福島核廠撤離居民,接受輻射檢測。(AFP/Getty Images)



9.0 強震沒有晃倒日本,卻觸引了全球的恐核心態。此次日本大地震,再次讓人聚焦次生災害。隨著人類活動的水準提高,次生災害造成的危害性更大。

核恐慌 全球重審核能安全

「晃,晃,晃,還是晃……」身在日本震中仙台的一位華裔回憶說,3月11日的9.0地震沒有晃倒日本,但一場核威脅災難,這個容量為909.6萬千瓦的福島核電站連番爆炸,卻置整個日本及周邊地區都籠罩在核輻射的威脅之中。美國一位核子專家12日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炸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子災變之一,但如果完全熔解,可能演變成「徹底的大災難」。

日本首相菅直人16日晚說:「萬一真的發生最糟糕的狀況,連東日本都毀了的狀況也得設想好才行。」他指責東京電力非常沒有危機感。法國核安專家則指「未來48小時是關鍵時刻」。所幸的是,18日核危機看似有所緩解。

各國專家的擔心不是無來由的。調查歷史上核災難最為嚴重的烏克蘭車諾比的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圖墨爾(Aslihan Tumer)17日告訴德國之聲:「在當年被核輻射污染的一些地區,自然生物確實生長得蓬蓬勃勃。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必須重視,就是這個區域中的大部分地區仍然存在著強烈的放射性污染。」



車諾比地區衛星地圖,1997年在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上拍攝。(維基百科)



如今的車諾比核電站周圍已是無人地帶,圖墨爾指出,兒童受車諾比核電站爆炸的影響最大。「在兒童身上發現了基因突變現象。他們的父母25年前曾受過核輻射污染。孩子出生後有的缺少內臟器官,或有心臟病。而這種影響,還要持續11代人!」圖墨爾的調查讓人們看到日本可能受到核輻射災難的黯淡前景。

北京核電計畫 溫喊「停」挨批

而北京政府剛提出的「十二五」規劃:2011年將開工建設首個內陸核電,並在2015年投產首台內陸機組。到2015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294萬千瓦,2020年達到9,000萬千瓦。並將核能佔中國能源產量的比重從1%左右增至5%。

不過,這番「建核」熱情被潑了冷水。據媒體報導,中共在沿海蓋了16座核電廠、49座機組,萬一不幸發生災變,後果不堪設想。鑒於日本的核災,中共總理溫家寶16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對全國核設施進行安全檢查,並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可是,中共內部發出不同聲音,挑戰溫家寶的政策。第二天大陸官媒則齊聲轟溫家寶「不必因噎廢食,放棄核電實屬非理智之舉」等等。

即便像溫家寶所說,台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昭興認為:「(措施)應該是不夠的。」而「大陸沒有公民社會監督,出事情的機率會更高」,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賴偉傑披露,中共前幾次像廣東核電站輻射外洩都沒有及時公佈,談何安全?

大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

此次日本大地震,再次讓人聚焦次生災害。隨著人類活動的水準提高,次生災害造成的危害性更大。從歷史震例來看,最主要的地震次生災害有:震動造成的爐具倒塌、漏電、漏氣及易燃易爆物品等引起的火災、潰壩引起的水災、遇難者屍體來不及清理而引起的瘟疫等。

1923年9月1日的日本關東大地震,橫濱市有208處同時起火,因消防設備和水管被震壞,火災無法撲滅,幾乎全市被燒光。

1933年8月25日的四川迭溪規模7.5地震,迭溪城被山崩所毀滅,附近的岷江山體崩塌堵塞而蓄水形成「地震湖」,一個多月後,「地震湖」把堵塞壩衝垮,使下游釀成大水災。1978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當時造成的瘟疫和惡劣天氣死了很多人,具體多少官方沒有明確統計,而今普遍被認為24萬人死亡,16萬人重傷。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誘發的地質災害、次生災害要比1976年唐山地震大得多。崩塌、滾石、滑坡、堰塞湖頻繁出現,此外,什邡市的化工廠倒塌,數百人被埋,大量液氨洩漏,進一步造成環境災害。

如今,隨著各地核工業、化工業的發展,放射性污染、毒氣污染、細菌污染,這些人類活動的高水準都給地震留下了巨大隱患。

核洩事故 終止美國核產業

1979年的美國賓州三里島(TMI)核電站核洩漏事故,賓州州長曾下令核電站方圓5英里內的孕婦和兒童撤離,10英里內的學校全部關閉,很多人舉家出逃到12英里外。全美國為此震驚。4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卡特親自視察三里島核電站,才平息恐慌。

儘管核事件沒有造成一個人死亡,也沒有導致核電站被毀,但該事件的影響巨大。不考慮諸多賠償,三里島電站僅二號堆的總清理費用就逾十億美元。

正是從1979年起,美國方興未艾的核能產業一下子變得「功能失調」起來,儘管後來不斷有人宣傳「核能復甦」,但31年來,美國再沒新建起一座核電站。

中國特色次生災害:貪腐

除了自然次生災害之外,中國還有特別的人為次生災害。四川大地震中死於「豆腐渣工程」的中小學生,儘管人們對於從溫家寶到低級領導振振有詞高喊「調查」還記憶猶新,可是為孩子們申訴維權的作家譚作人、異議人士黃琦被捕並遭分別判刑五年和三年。

他們犯了什麼罪?譚作人在2009年2月起草題為「5.12學生檔案」的倡議書,呼籲大陸民間針對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校舍工程品質展開調查。黃琦則是積極參與救災,並向死亡學生的家長提供幫助,還在網上撰文揭露被稱為「豆腐渣」工程的學校工程。

對於創下「中國捐贈史新紀錄」的七百六十多億元的川震捐款,《中國青年報》2009年8月曾發表清華大學的調研報告稱,約80%流入政府的財政專戶,變成政府的「額外稅收」。同時,還有31%的捐款流向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最終大多交給政府使用。

中國的信任危機

近日,大陸出現奇怪的現象。從3月16日下午開始,「海水受日本核輻射污染,食鹽可防輻射」等消息瘋傳。從江西、浙江寧波地區開始出現搶鹽潮,接著蔓延到多個城市。17日,全民出動搶購食鹽,一些大型超市及售鹽商店放鹽的貨架均被搶空。小超市、小賣部食鹽賣斷貨。



3月17日,北京一名婦女在食鹽賣完之後,退而搶購醬油。(AFP/Getty Images)



中國國家發改委17日下午發出緊急通知,中國食用鹽等日用消費品庫存充裕,供應完全有保障;各地政府也急急出面澄清,呼籲民眾勿亂信謠言;中國鹽業總公司跟著說;專家也重複:「中國有大量原鹽儲備,食鹽供應充足。」「食用含碘食鹽對防輻射基本沒有意義。」

不過,官方這個宣傳套路大陸民眾似乎心知肚明,並不買帳。不管是政府部門、企業和專家怎麼闢謠,竟然無人理睬。搶鹽潮仍然一發不可收拾!鹽搶光後,連醬油、紫菜、海帶等含碘食物,甚至腐乳、鹹魚等也不放過,還大搶地震應急包。

無怪乎大陸作家趙麗華說:「人家9級地震不亂,咱自己搶鹽就亂了!國人心理之脆弱、分辨謠言能力之差由此可見一斑!就這樣的心理素質,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崩潰!政府聽見茉莉花就崩潰!老百姓聽到個鹽字就崩潰!用不著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隨便弄個謠言中國就崩潰了!」◇

==============================================================

福島核電站事故解讀與反思

文 ◎ 李旭彤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爆炸洩漏,讓全球民眾反思科技帶來的破壞力。(AFP/Getty Images)



三里島、車諾比和福島都實際發生了據認為概率小於十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一的事件,被認為幾乎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故在短短數十年間發生了三次,現存的四、五百座反應堆安全性將何去何從?

2011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北部發生芮氏規模9.0強烈地震,一分鐘之後,網路上就出現了福島核電站三台機組自動停堆的消息。我在第一時間看到這條新聞時,只認為是在日本這個地震多發國家一個非常普通的事件,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將發展成為一個人類核電史上空前的災難。

核電站的反應堆在停止鏈式反應之後,整個電站還不能說完全進入了安全狀態,堆芯記憶體有的餘熱和放射性裂變產物的衰變熱還需要導出,這就需要電站的餘熱導出系統進入工作,如果餘熱不能導出的話,將會發生嚴重的堆芯熔毀事故。據報導,這三台機組當時都已經正常進入次臨界狀態,停止了鏈式反應。根據日本各地建築在這次地震中的表現判斷,核電站的供電系統在地震後應當保持完好,正常的餘熱導出系統隨後啟動。到這時為止,好像一切正常,有驚無險,但是不幸發生在其後。

事故發展直驅最壞處

地震後約一小時,滔天的海嘯襲擊了福島核電站,海嘯不僅摧毀了正常供電電源,也摧毀了備用的柴油發電機電源系統。該電站機組的正常餘熱導出系統和應急冷卻系統都需要外部電源才能運行,據傳聞,在備用的電池電量耗盡之後,緊急運來的發電車也因故未能提供電力,從而導致餘熱導出系統失效,這三座反應堆的堆芯溫度持續升高,壓力容器內壓力也持續上升。電站方面在日本時間晚間10點多報告了這一事件。12日上午,場外應急計畫啟動,距場區3公里範圍內的公眾撤離,10公里範圍內公眾隱蔽。

堆芯溫度持續升高,會使堆芯中的水與燃料包殼中的鋯發生反應,分解出氫氣。氫氣是極易爆炸的氣體,因此氫爆是核電站事故防範的重要問題。為防止壓力容器內壓力過大,一、三號機組向反應堆廠房內排氣洩壓,不幸的是,如約而至的氫爆在這兩個機組相繼發生,廠房屋頂被掀飛。二號機組未排氣洩壓,但抑壓池爆裂,安全殼的屏障作用喪失。



根據東京電力提供資料繪製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示意圖。(大紀元)



很快的,這三個機組都出現了堆芯裸露,燃料元件面臨熔毀的危險。這時候,開始了灌注海水的行動。因為海水會嚴重腐蝕和損壞堆內構件,這個行動說明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已經做出了放棄這三座反應堆的決定,控制事故發展的緊迫性已經遠超過了保存這幾個機組。

這次事故的發展與福島這個名稱似乎背道而馳,在各種可能的事故序列中,事故似乎一直往最壞的路徑上發展。所幸灌注海水之後,堆芯的溫度一度得到控制。有加拿大籍的電站職工透露,當時電站的職工在拚命的給反應堆降溫。這時,大家一直以為安全無憂、正在換料檢修的四號機組乏燃料水池起火,裸露的乏燃料造成整個廠址的輻射水準急劇升高,工作人員不得不大部撤離,留下五十餘位敢死隊員堅守。隨後情況進一步惡化,所有地面人員撤離,直升機空中灌水開始。一定量的水灌入後,四號機組乏燃料池略有緩解,地面一百二十多位勇士又輪換進場,繼續做降溫努力。



一名受輻射影響的人被送到醫療中心治療。(AFP/Getty Images)



到17日,有報導,估計一號堆已經有70%的燃料元件損壞,三號堆有30%的燃料元件損壞。在這之前,已有報導說二號堆的燃料元件已經全部熔毀。到這時,厄運依然沒有逆轉,東電官方發佈,三號機組使用的是鈾金不混合燃料,金不極強的輻射危害和化學毒性大大加重了洩漏的後果。直到18日,才確認了一個好消息,19日可能恢復一、二號機組的供電,下午有望恢復三、四號機組的供電。這遲來的供電可使很多運行和安全功能恢復工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穩定局勢。

核電發展的反思

雖然截至本文發稿,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最終結果還是一個懸念,但並不妨礙我們對核電的發展做一個初步的反思。從整個事故發展的過程來看,至少已經顯露了三個主要問題:第一,一些核電站基本設計準則是否需要重新審視;第二、對於已運行核電站一些已知設計缺陷如何補救;第三、如何對待核電站這種人類尚未完全理解的複雜工業系統。

美國完成曼哈頓計畫,開始大規模建造商用核電站,從現在的觀點看,這應當是一個未對核電站安全性有基本理解情況下的倉促之舉。美國在1975年完成的 WASH-1400報告極大的影響了其後核電站安全研究的發展方向。這個報告的一個重要結論是,一系列小概率事件的疊加,可能導致一個大的災難。一年後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驗證了這個結論。

三里島事故第一次重創了世界核電工業。美國對所有的核電站進行了全面安全評價後,完全停止了新核電站的建造,但耗資二十多億美元對三里島核電站事故進行了詳細研究。在這個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核電站安全標準,開發了稱之為第三代的反應堆。這些新的安全標準和更安全堆型的基本特點就是提高固有的安全性,如被動的冷卻劑安全注入系統,也就是不需要外部電源,靠系統固有的能力把冷卻劑注入堆芯,降低共因失效事件(即同一個原因引起多個系統同時失效)的發生等。福島核電站事故驗證了這些要求的正確性,但也反映出上述研究對「外部事件」——如巨大海嘯估計不足。

十來年後,核電工業人氣略漸恢復時,1986年發生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徹底冷凍了世界核工業。該事故驗證了核電站安全分析的另一個結論——80%的核電站事故源於人為因素,而這些人為因素中,又有80%源於企業組織和企業文化因素。人為因素對核電站安全所佔據的支配地位,說明目前核電站設計的固有安全性嚴重不足。

在這兩次事故之後,雖然世界核工業界對各種超設計基準事故進行了廣泛研究,但由此孕育出的第三代反應堆還是不能完全解決一些關鍵的安全問題,如恐怖活動和戰爭。目前壓水堆安全殼的設計基準是能夠承受小型飛機的直接撞擊,但美國911事件說明,不能忽略恐怖分子劫持大型客機的自殺行為。三里島、車諾比和福島都實際發生了據認為概率小於十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一的事件,人類在百年間就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數十次的局部戰爭,無數次的恐怖襲擊,核電站在這些事件中能否保證安全應是其面臨的最基本問題和困難。

美國第三代反應堆——AP1000,其設計洪水水位是100英尺,但是現在多數運行核電站的洪水設計基準只有其三分之一。三里島事故發生後,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現運行核電站存在的安全隱患,但並不認為這些堆需要停止運行和採取大規模的補救行動。車諾比事故後,人們也認為其安全性遠比現多數運行核電站要差,但是福島事故則打破了人們的最後一點幻想,人們普遍認為幾乎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故在短短的數十年間已經發生了三次,現存的四、五百座反應堆安全性與福島核電站多在一個量級,何去何從,將不得不做出選擇。

核電站可以說是目前人類建造的最為複雜的工業系統,也是安全要求、技術要求最高的系統,人類已經花費了無數億的財力對其進行研究,但目前人類認識水準,還遠未達到對這類系統透徹理解的程度,這些未知之處又對人類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商業活動的逐利特徵嚴重扭曲企業的安全文化和組織特徵,影響到了80%根本安全因素,這些基本問題的判斷和選擇已經不能迴避。◇



日本: 東京台東區某加油站,顯示已經賣光所有車油。(攝影: 曹景哲 / 大紀元)



==============================================================

科技帶給人類的災難

文 ◎ 王華



仙台一戶失了地基的民宅。(攝影: 張吉 / 大紀元)



科學放大了人類的力量,同時也放大了災害的力量,人類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科技帶來的精神空虛和由此放大了成百上千倍的災禍破壞力。

無論人們把天災人禍歸於偶然或必然,「地球進入災害多發期」已成為現實。求生是人的本能,何以自救,如何自衛呢?過去幾百年裡人類把科學視為救星,在小災小難面前,科技的確讓人類變得強壯些,不過作為一把雙刃劍,科學帶來的次生災害也越來越大,並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



相片可以在一瞬間內把人類留影,天災來時卻留不住災前的美好。(AFP/Getty Images)



科技讓人類具自我毀滅的能力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爆炸洩漏,已將地震海嘯的破壞力,從水淹變成輻射殺傷,範圍也從仙台擴散到東京、美國,甚至中國都出現了食鹽搶購風。大自然是公正的。科學放大了人類的力量,同時也放大了災害的力量,人類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科技帶來的精神空虛和由此放大了成百上千倍的災禍破壞力。

總體來看,科技帶給人類舒適生活的小恩小惠,根本無法抵消核武器等毀滅性科技帶來的現實危害,因為科技讓人類第一次擁有了自我毀滅的能力。正如中共少將朱成虎所叫囂的,假如中美開戰,中共能在頃刻間讓美國東部兩百多座城市化為廢墟,而中國也因此會喪失西安以東的所有國土。從911以來,越來越多的恐怖分子和戰爭狂人,正利用高科技在逐步毀滅人類。

人們追逐物質享樂,不斷把自己逼到沒有出路的兩難境地。現代化就需要工業,工業需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的枯竭,逼得人修水庫、建核電站、造工廠,這些改造自然的產物反過來破壞了生態環境,無論環境污染還是氣候變遷,人類科技的干預促使地球上出現更多的來源於人的自然災害,而且水庫、電站、工廠一旦發生意外,又反過來製造更大的災害。如此循環往復,如漩渦般的直通毀滅的深淵。

人因何遠離了神佛的庇護?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前蘇聯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隨後的大火及爆炸把大量有害高輻射物質擴散到大氣層中,其輻射線劑量是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被污染的雲層飄往大部分歐洲和北美東部地區,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被稱為近代最昂貴的災難之一。

由於蘇共的掩蓋與封鎖,死亡人數一直成謎。與日本「福島50人」冒死堅守核電站相比,蘇共動員了60萬「義勇軍」將核反應爐密封成「石棺材」。由於政府未提供足夠的保護,近四千人很快死於因輻射引發的癌症或白血病。最新調查顯示,僅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1990至2004年間就已造成20萬人的額外死亡。如今專家稱,若新的安全防護工事遲遲無法動工,車諾比將再度面臨核洩漏危機。

科技一度認為核能是比火力發電更為環保的方式。不過與火力發電產生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相比,核能排放的廢熱會污染當地環境,而且核廢料的放射性毒素需要至少上萬年才會消失。除核威脅外,人類改造自然所修建的水庫、大壩,也日漸顯示出其危害性。

美國探索頻道製作的「全球十大科技災害」紀錄片中,1975年8月發生在中國河南駐馬店的潰壩事件位居榜首。淮河流域受尼娜颱風引發的特大暴雨衝擊,沿岸 60多座水庫潰壩,近萬平方米受災,當時就有10萬人被洪水捲走,加上後續因缺糧、感染、傳染引起的死亡,共計24萬多人,堪比唐山地震的死亡人數。

除此之外,1984年12月3日,印度波帕爾一家化學工廠洩漏出的有毒氣體,殺死1.5萬人,並使近60萬人受到傷害。1952年12月5日的倫敦,因燒煤產生的有毒煙霧令1.2萬人喪命。

由於科技無法證實神佛的存在,在無神論操控的共產國家,科技被利用來攻擊神佛,並成為邪魔的助手。那些迷信科學的人,可能還意識不到科學被邪魔利用的可怕內幕,但理智的人是能看到科技給人類帶來的潛在與現實危害的。

面對無處可逃的災害,人們開始求助於神佛保佑。不過中國有句古諺:自己欠的得自己還。不可能一磕頭拜佛,自己幹的壞事就一筆勾銷了。假如世界上每個人都求佛保佑,每個債務都不償還了,人間的遊戲規則也就被推翻了,人間大戲就無法再演下去了。所以神佛只能幫助真正敬天信神的好人。



信仰究竟給人類什麼樣的啟發?當遇到災難時,如何從天人合一的角度思考?(AFP/Getty Images)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歲月里人們還是敬天信神的,不過隨著現代化潮流的衝擊,很多人已經不相信救世主,從而遠離了神佛的庇護。各種宗教,各個古老民眾都在預言,如今世界正面臨大淘汰,只有淨化後的人才能留存下來。

中國古人講天人合一,上天在人迷失時會慈悲的點化世人,也許我們眼前看到的災害只是更大災害的前兆和警示……◇

==============================================================

天災中的正向思考

文 ◎ 吳涔溪



被大火焚燬的汽車,是組裝成另一個孤島,給人類的警示?(AFP/Getty Images)



在世紀天災前,每個人都有機會像當年的康熙大帝一般,在自己所在的角色上躬身自省,在災難面前「淨化」自身,從人心中提升道德價值,將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

在新聞媒體聚焦之下,全球同步見證日本大地震、超級海嘯的威力,以及核電廠爆炸引發的核擴散危機,人們開始反思這起世紀災難究竟帶來什麼樣的警示意義。

未來科學與文化講座主辦人、宜蘭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許凱雄指出:「這次的世紀天災,讓我們反思現代人慣用科技方式面對自然,在面對所有天災時,容易迷失在以物質的手段去克服災難,例如牆加多厚、堤要築多高……。我們並不是排斥這樣的做法,但是科技能夠接觸到的僅是粗糙的表面物質,或許人類該從物質的微觀世界以及心靈層面上去思考。」

物質手段難防天災

他以人體為例說,我們可以觀察到組織、細胞,但更微觀的身體就看不到了,如中醫的經絡。然而看不見的微觀身體,卻可能扮演著更為重要的運作機制。我們在「幻覺肢」的研究中(2009未來科學與文化講座),發現「幻肢疼痛」患者的截肢部位,有著看不到的微觀因素,造成他們的幻肢疼痛。若在該截肢部位(看起來已經空無一物)進行物理治療,發現有百分之百的疼痛舒緩效果,這是現有醫療手段還達不到,也不理解的,因為一般的醫療方法,使用表面物質手段如藉由藥物、手術來處理問題。

同樣的,人在面對自然環境的問題,也慣用表面物質手段來處理,「水來土掩」,不足再加高、再加厚。眾所公認,日本在防範和應變地震和海嘯的科學技術上非常先進,而且防災演練非常落實,但是9.0強震幾乎超過其模擬的臨界值,構築的金氏世界紀錄防波堤也阻擋不了十公尺的大海嘯。

心靈力量 人類未解之謎

他觀察到,心靈力量對於微觀的改變,已成為近來科學家感興趣的話題。2010年4月30日法新社報導了一名83歲的印度人雅尼(Prahlad Jani)過去70年來都不曾吃喝,藉由冥想來取得能量。這類案例很多人都聽說過,在修煉界稱之為「辟穀」,讓我們看到了心靈力量的威力;也點明了藉由精神層面調控身體的微觀運作機制,並改變表面身體狀況的可能性。

必須強調的是,上例所謂的「冥想」不是空想、更不是胡思亂想,而是依照符合宇宙特性的特定方法所進行的心性提升鍛煉。「而對身體健康最好的調整方式,是從心靈層次上下功夫,不會造成任何的負作用。近來西方人對靜坐的威力感到好奇,煉功人什麼事都沒做,但是卻對身體健康起到很強的作用。這竅門是從表面看不來的。」

他還說,最近在很多電影中,有意無意地皆企圖描述心靈的力量。例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描述美國執法人員利用特異功能形成先知系統,預測犯罪的發生。

另外,出生在俄羅斯的7歲「火星男孩」,曾經提及2011年將會有三次大災難,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地球上某個大陸,災難與水有關,他還談到了瘟疫將捲土重來。許凱雄特別指出,比災難更令人關注的是,火星男孩提到了「淨化」的概念,不淨化的就會強制淨化,發生強制淘汰。

災難與淨化

康熙十八年7月28日(1679年9月2日)中午,京城地區發生一起強烈地震,二百多個州縣發生震災。康熙皇帝一方面賑恤災民,另一方面則帶領群臣對朝政得失進行認真的反省,「頃者,地震示警,實因一切政事不協天心,故召此災變」,他認為地震是因為他所主持的國政不與天意和諧,不合乎天道才招致地震「天災」,而進行改善。

他說:「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在面對天災之時,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檢視自我與大自然關係的和諧與否,當不和諧發生的時候,從心靈上去改變,這就是淨化。我們講天人合一,就是要維持住這一層的道德關係,『道』是大自然的法則,人循著自然法則而行,就會有『德』。」

但是這種天人合一的有序狀態,正一直在衰減。他提醒,檢視一下我們周邊的環境,吸毒、色情、黑幫、師生關係與家庭倫理,出現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失序、混亂狀況。

他表示,日本這次發生的地震、海嘯、核災,是最完整的一次,透過傳播媒體,將最前線的災難畫面傳送到全球,在世紀天災前,每個人都有機會像當年的康熙大帝一般,在自己所在的角色上躬身自省,在災難面前「淨化」自身,從人心中提升道德價值,將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



海嘯席捲之後的仙台景象。(攝影: 張吉 / 大紀元)

本文轉自216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mag.tvsmo.com/b5/218/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