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善處逆境」的日本人
【大紀元2011年03月18日訊】本週抵達東京的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今日(18日)撰文稱,在日本這次大地震和海嘯中,給他留下最為深刻印象是:在災難面前,日本人那種處世不驚、克盡職守以及不失禮儀行為,猶如一句日本諺語所說:「善處逆境」。
文章說,日本地震和海嘯給人留下最難以磨滅兩個畫面:30英尺高的巨浪就像一頭憤怒的野獸奔騰上岸,吞沒汽車、船隻乃至整幢房屋;海嘯過後海邊小鎮陸前高田市--整座城鎮變成了溺斃者的墓地。
但是,讓戴維.皮林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兩幅遠沒那麼宏大的畫面。一畫面是在9.0級地震發生那一刻拍攝:在一家超市,當整齊擺放的貨架開始搖擺晃動時,店員們不是急忙去找藏身之地,而是試圖阻止——這大抵上是徒勞的——醬油瓶和味噌醬盒滾落到地板上。這種克盡職守的舉動,讓人想起日本人在平常的那種默默奉獻、兢兢業業的行為。
第二幅畫面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位攝影記者捕捉到的:在遍地廢墟、佈滿斷裂樹枝的野地裡,一位年輕女子茫然不解地瞪著雙眼,臉上困惑的表情讓她看起來像個盲人。她穿著馬褲,因為不久前她正騎著馬小跑。現在,馬沒了,周圍所有熟悉的景象也都沒了,變得叫人難以辯認、難以理解。「本來應該在這裡的東西都沒了,」她像是自言自語地說著。
文章說,在遠離震中和海嘯的東京,放眼望去也是一幅幅奇異的景象。從羽田機場打車到市中心只花了20分鐘,比平時快了3倍。路上幾乎看不見一輛車。的士司機說,這是因為現在汽油短缺,也使這個明朗春日的天空變得如此蔚藍。
東京愁雲籠罩,市中心的街道上幾乎看不見人影,便利店貨架空了一半,寫字樓成了鬼樓。人們有意無意地瞄著電視,觀看關於爆炸頻發的福島核電站不斷熔解的燃料棒的最新報導。他們擔心核輻射,擔心下一場餘震,更擔心軌道交通是否會繼續運營、以把他們送回遠郊的家中。
然而,就在這一幅幅奇異的景象中,東京依然呈現出令人安心的熟悉畫面:出租車司機依然向客人鞠躬致敬,車內依然裝飾著白色花邊。日本衛生間的馬桶座圈依然是加熱的(讓你一坐上就不想下來的小小奢侈),店主們也仍然一路小跑到顧客面前為他們服務。
文章描述了過去幾天裡的點滴見聞。地震當天,有數十萬人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過夜,還有數百萬人徒步回到遙遠的家中。從週一開始,儘管不少軌道交通停運,但許多人還是努力回到公司上班。儘管一些貨架上的衛生紙、電池和豆腐已經一掃而空(搶購者是為斷電或下次強震做準備),但在其它貨架上,人們自覺地每人只買一塊麵包和一品脫牛奶。
日本的工人們已回到工廠上班,工匠們也重新開始了他們一絲不苟的工作。日本是個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拿得出手的就是它的人民。正是這些人民創造了日本奇蹟;也正是這些人民在世界對日本停滯的經濟逐漸感到厭倦和不抱幻想之時,支撐著另一種日本奇蹟。
文章說,日本內閣承認,日本正在遭受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在被問及這種絕望時刻是否會激發出日本的鬥志時,在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與謝野馨微微而堅定地攥緊了拳頭。
戴維.皮林說,就在他寫這篇報導時,酒店在又一場餘震中晃動起來,使他想起了一位老朋友、已退休的緒方四十郎 (Shijuro Ogata)此前對他說的一句日本諺語:「Wazawai wo tenjite fuku to nasu」,直譯過來就是「善處逆境」。在日語中,它的意思更像是:「低頭接受不幸,然後把它轉變為幸福」。緒方四十郎希望日本能夠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