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日本城」居民談日本災難
【大紀元2011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日本發生的9級地震以及隨後而來的海嘯讓世界聚焦日本,但緊接著爆發的核災難更是讓世界各個角落的人陷入深思。杜塞爾多夫是德國日本人聚集得最多的城市,生活、工作在這裡的日本人達七、八千人,還有四、五千人散居在德國其它地區。因此,這裡的人尤其關心日本的情況。
日本人俱樂部主席:要鎮定
杜塞爾多夫日本人俱樂部名譽主席稻留康夫告訴本報記者,由於日本的地理位置,它歷來是地震多發地區。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地震以及海嘯吞噬了不少人的性命,所幸他本人的親戚朋友都沒有遇難。
也許是因為日本人早已身經百戰,所以地震來時,都顯得非常鎮定。稻留康夫先生說,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鎮定,要穩住,不能驚慌失措。他說,日本人俱樂部打算搞募捐活動,為家鄉親人盡一份力。
說到核能,稻留康夫先生很有些無奈。他認為,日本經濟發展迅速,自身又沒有能源資源,所以只能開發核能。日本人也不喜歡核能,但是經濟卻又依賴核能,想甩也不是那麼容易甩開。
日本女僑民反核
西野修代是另一位生活在杜塞爾多夫的日本人,她早在70年代就來到德國了。西野修代女士說,現在她走在街上,不相識的人都過來問候,表示同情,令人感動。
說起日本的多震,西野修代給本報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她的一個親戚在高樓裡上班,感覺每天要震20次,早就習慣了。但是修代補充說,當年是三、四級地震,現在是五、六級地震,這個是不同的。
對於日本的情況,修代批評說,信息不夠透明,人們不知道真實情況。當然,情況在每分每秒地變化著,可是,到底怎麼回事,誰也不清楚。她聽說,德國公司已經把德國僱員調回德國,而且也有很多日本人開始離開東京南下。地震過去了,海嘯過去了,可是核災難來了,她認為,這才是真正災難的開始。
修代認為,日本發展核能是政府和經濟財團搞出來的,普通老百姓也無力改變這個現狀。現在這場災難雖然發生在日本,但是對全世界都有影響。當然日本人首當其衝,畢竟人得生存,需要飲食,可是現在這種情況,誰能保證他們喝的水沒有受到輻射?再說遠一點,現在全球化,日本這次事故過去後,肯定還會有東西出口,誰能保證出口的物資中肯定沒有被輻射過的?當年切爾諾貝利核洩漏的時候,德國還覺得挺遙遠的,可是風向一變,德國人就緊張得不得了。所以,這是一場全球的災難。
核能這個東西很危險,關鍵是它不可駕馭。德國現在打算關閉老的核電站,當然是好事。可是只是關閉了老的就夠了?
中國人如是說
梁女士來德國十多年了,在杜塞爾多夫也有一些日本朋友。她說,會關注這場災難,為災難中的人們祝福。因為人們不分國籍,只要投緣,就可以相處得很好,文化中美好的東西總是令人尊敬的。面對災難,人和生命本身是最重要的。目前地球上每一個地區發生的事情都可能影響都全球,甚至可能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生活,這不僅是當地的事。
唐先生則對核能問題更關注。他說,地震是甚麼結果,大家知道。可是核電站的結果是甚麼,誰也不知道。核能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說是為了省錢發電,電費可能是便宜了,可是核廢料呢?過了一百年怎麼處理呢?再說,現在反核的抗議這麼多,警察出動維持秩序甚麼的,這些費用都得我們納稅人出啊,這麼算下來,核能可能並不便宜。
北威州應對核事故方案
儘管誰也不希望會發生核事故,但是如果萬一不幸發生了,州政府要如何應急呢?
按照歐盟的規定,首先要向歐盟相關機構報告,德國911事件後在波恩成立了一個信息中心,專門應對這種突發大事件。由州政府旗下的各部委、專家、醫療部門組成的危機處理小組負責協調救災事宜。各地區還有250多個「救災單位」,其主要任務是保護民眾免受輻射、化學及生化物質的危害。
救災所需的防毒設備、床、繃帶、藥物等物資分別放在北威州多個地方,州政府還為本州人口儲備了足夠的碘。發生輻射後,會首先給兒童碘片。因為如果有輻射洩漏事故發生,會在人體甲狀腺部位沉積有害物質,引發癌症。及時服用碘片,會防止其沉積,減少患甲狀腺癌症的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