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食來路不明水產品 以防河豚毒素中毒
【大紀元2011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在台灣中毒事件經常可以聽到,近期國內常發生民眾誤食河豚而導致中毒事件,歸因於一般民眾對於其知識的不足,而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具耐熱性在100℃下加熱30分鐘只能破壞2%左右,因此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在強酸或鹼下才較易破壞。
中毒症狀主要以影響神經系統為主,常見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症狀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很少超過24 小時),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複視、無法發聲、瞳孔擴大、眼肌無力、抽搐、血壓下降繼而肌肉鬆弛、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約為61%。
河豚毒素中毒由於無解毒劑,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如未產生呼吸衰竭,應不會造成死亡,但如患者已產生明顯的肌肉無力現象,則應隨時準備放置氣管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幫助呼吸,通常患者若能度過前24小時,如無產生併發症,應會順利復原。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如魚鬆、香魚片等)。如果在食用水產品後產生中毒症狀,應先催吐將胃內容物排出,並儘速就醫,以免因中毒嚴重,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