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軒:奢侈稅真能打房嗎?
【大紀元2011年03月01日訊】因應房價飆漲與貧富差距惡化的民怨,台灣政府研擬於今年下半年起課徵所謂的「奢侈稅」,也就是針對高價商品與投機炒房等課徵10%~15%的奢侈稅,希望能藉此打擊房地產炒作的投機客,以抑制飆漲的房價來降低民怨。
然而,課徵奢侈稅真的可以達到打壓房價的目的嗎?
商品價格的漲跌取決於供需的關係。需求高於供給,價格自然上漲;一旦供過於求,價格自然下跌。課徵奢侈稅,雖然抑制了短期的成交量,改變了短期的供需關係,但仍然無法根本改變長期的供需結構。
此次房地產價格的上揚,從空屋率與建商推案來看,並非來自於供給的減少,而主要來自於需求的增加。何以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過後,需求反而變得如此強勁呢?主要是因為資金的環境與稅負的改變。
為了拯救金融海嘯衝擊的破碎經濟,各國政府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致使利率來到歷史的低點。尤其是美國所推出的「量化寬鬆」(簡稱QE)的貨幣政策,更使得資金洪水洶湧而至高成長、高外匯存底的新興國家,使得這些國家央行面臨貨幣升值或通貨膨脹的兩難選擇。
在台灣,中央銀行一方面選擇讓貨幣緩慢升值,避免衝擊出口產業,一方面進行信用管制,避免銀行授信浮濫。但不管怎麼做,實質利率仍近乎零卻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遺產稅與贈與稅降至10%與ECFA的簽訂,讓原本出走的資金不再外流,甚至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向台灣,更加重了錢滿為患的現象。在實質投資需求不高而利率又偏低的情況下,資金流向股票與房地產的投資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利率低、資金成本低以外,因為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以公告地價為基礎,而公告地價與市價嚴重偏離的現象更提供了低交易成本的溫床。雖然課徵「奢侈稅」可以使短線投機客的交易成本提高,對長期的投資人則沒有影響。目前房地產飆漲的物件以北部精華區的豪宅、預售屋、受惠於都更題材的中古屋為主。這些物件買盤的需求,主要來自上述資金與稅負的因素推動,鮮少受到「奢侈稅」課徵的影響。
課徵「奢侈稅」,僅能讓短期投機客退場,長期投資客觀望,導致的成交量萎縮,主要還是衝擊到幾乎比便利超商還多的房仲業者。但因為長期需求因子沒有改變,短期房價就算下跌,也會吸引長期的投資人買進,房價恐怕還是不容易打得下來。除非政府用更重的手段來打壓房市,例如升息或調整遺贈稅等,但影響的層面之廣,可能不是政府所樂見。
要正本清源,還是應該要改變稅負課徵的基礎,土地以公平市價而非公告地價為依據。否則,要看到房價自然下跌,恐怕得等到國際資金情勢有所變化。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資金大潮退去時,許多房地產的投資人恐怕會擱淺在沙灘上了,慘遭長期套牢,未來僅能期望極低的租金報酬率而已。
如果不是自住的投資人,租金報酬率又無法達到一定的水準,買房時還是三思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