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因為是自己一個人過,也就沒買太多東西,只是買了三塊豆腐、一點點肉和一個甘藍。這些就是我的「年貨」。我這個人不看重吃的本身;我看重的是菜的特點和做飯菜的方式。《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再小的事情只要肯琢磨,就能琢磨出很多的道理來;再平常的事情只要我們有那種悟性,就能悟出不尋常的道理。
今天我們就拿最普通、最平常的豆腐來說明。
豆腐,又白又嫩,很多人都愛吃,也是百姓中流傳最廣,歷史悠久的食品。據說,豆腐的起源是漢朝的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後來傳到皇宮,又傳到民間,到現在成了家喻戶曉的食品。關於豆腐的做法,據說就有上百種之多,有的名廚能做一大套豆腐宴,而且一席宴價格不菲。
豆腐,在不放鹵水的時候,可以當豆漿喝;放少許鹵水時,就是豆腐腦或水豆腐;放入適量的鹵水,那就是最常見的大豆腐。豆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放在魚裏就是魚味,放到什麼裏它本身就是什麼味道。正因為它有如此的特點,所以很多時候就能配出很多菜。都說眾口難調,但是從古至今,從南方到北國,好像人們都很喜歡豆腐。
說到這裏,我就在想,做人要想真正的實現自己的價值不也應該如此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特點,在不同的環境中也得適應於這個環境,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而不應該自視清高,恃才傲物。那樣即使此人真的很有才,也不會讓更多的人接受。就像豆腐一樣,無論在皇宮貴族的餐桌上還是在尋常百姓家裡,它都是受歡迎的,這才叫能上能下、隨遇而安;這與八面玲瓏的投機與鑽營的性格根本不同。
豆腐平和、樸實、真摯,再加上一個特點——沒挑,它所呈現的就是這些性格。做主菜的時候,盡展自己的美味,做配菜的時候烘托主菜,這樣往往起到了「喧賓奪主」的奇特功效。為何有那麼多人愛吃豆腐作成的菜肴,原因不就在於此嘛!
做人更是如此。人的誠實、善良、寬容的品格到哪裡都受人喜歡和尊敬,這是人類共同的美德和心靈的尺規。社會有各種各樣的階層,人又都有各種各樣的性格。針對這些,要我們能多放下架子和所謂的自尊,多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適應於周圍環境變化的同時又不改變純正的道德風範,這個人可以說到哪裏都會是成功的。
記得一位好友曾經對我說過,就拿聊天來說,她可以與三歲孩子談怎樣玩耍,與成人談賺錢,與老者談養生,與富人談保健,與貧窮者談怎樣度過艱難,與醫生談疾病,與學者談科學與人文精神……在她的眼裏和心裏一切都是那麼的坦蕩,無論在什麼樣的階層和環境中,她都能做到游刃有餘,並且保持著一種善良純真的狀態,很多人的確對她都有很好很好的印象。
我想生命的確應該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的想像與現實有一定的出入,當嚴酷的事實擺在面前的時候,如何保持自己的本色又能適應於現實,這其實就是個人的智慧了。
擁有這種智慧就可以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是那麼的坦然、踏實、平和且正面。如此,即使身處逆境,慢慢的也會變「逆」為「順」;而缺乏這種智慧的人,即使身處順境也不知珍惜利用,盡失自己的本色又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那樣的人生最起碼不是一個快樂、坦蕩的人生。
紅塵中的讀者諸君,你們同意我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