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防霸凌 洪蘭:傾聽孩子心聲
【大紀元2011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霸凌會發生,探究其原因其實每人都有責任,而且大人的責任比孩子更大,中央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表示,在忙碌之餘,也要傾聽孩子心聲。尤其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大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防霸凌也應從樹立家庭良好行為開始。
如果今天父母在家裡對孩子說話方式溫柔,相信孩子對其他人也會以禮相待,若是在家中粗話連篇,孩子在外自然容易爆粗口。
洪蘭表示,許多父母會以自己的世故,來去看孩子的天真,直接替孩子做決定;卻沒有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有花時間關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甚至在忙碌中給予孩子一個笑臉。
有些父母常不問原因直接指責孩子,她舉例,一個在學校被勒索600塊錢,放學委屈的在公園哭了2個小時後才回家,沒想到父母得知後馬上斥責,「就是你太懦弱才會被別人欺負」,先站在別人觀點指責自己的孩子,而非探究事件來龍去脈,如此兩三次後,孩子當然拒絕與家人溝通。
尤其現在家長普遍忙碌,總希望事情可以越快解決越好,甚至與孩子談心的時間都省略;孩子回家後沒有對象可以傾訴,事情悶在心裡久了就易發生事情。她強調,要讓孩子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包括被霸凌時,都有父母可以做自己的後盾。
倘若孩子拒絕與父母溝通,發生事情反而先找同學商量,因為同年齡、加上沒經驗,許多事情反而處裡越糟糕;甚至因心裡不平衡而變成霸凌者,當遇到這種狀況時,父母就該檢討,是否平時與孩子未搭起良好的溝通橋梁。
另外,孩子總嚷嚷著認為大人不了解自己,洪蘭建議,大人需要先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而非以自己的經驗來妄下定論。
她以逗趣的方式來比喻,『當一個蘋果被蟲咬了一口,人們會說哎呀!!真可惜蘋果壞了;不過一個蘋果被人咬了一口後,小蟲卻說:「這還是一個好蘋果呢!」』。兩種說法其實都沒錯,只是看法與立場的不同。
有時孩子不小心犯錯,父母的家庭管教方式也是關鍵,可能原先只為了拍大人的馬屁,但因年紀小,卻把馬屁拍在馬腿上惹出事端,如果父母親先花點時間詢問其背後的原因,不要先責罰,說不定發現原本是好意,只不過是弄巧成拙罷了。如果凡事責怪在先,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