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傷害 但求獲得安慰與撫平
一向早睡早起的我,輾轉難眠一晚!徵得同意後,將這個陳述公開,我不知道做為一個老師與母親角色的我,這些建議是否適合。但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們,可以回饋更積極的想法、建議,或給予鼓勵。
我的老大被班上同學霸凌,多數家長告訴我,孩子交到學校老師手上,如果處理不當,老師可能會特意在班上製造事件,讓同學們聯合排擠我的孩子,或是對身旁的教師們散播謠言,設法抹黑孩子與家長。基於對孩子的保護與無力轉學的考量,我選擇不發聲,默默承擔。
這些日子以來,孩子帶著恐懼的眼神上學,我每天都擔心不已。而轉學與不轉學的念頭也持續在我的心中發酵,因為我的孩子在事件中受的傷不只是外表的傷口,還有內心……。
我感到很深的自責,卻又無能為力。孩子變得很消沉,同學對他有著輕視,當孩子跟我訴說學校這些事時,我只有心痛與流淚。鄰居建議我轉學,但是現在多數的老師與學校是冷漠的,「校園傷害事件難道不會再度發生?」的疑問不斷在我心中縈繞……。
坦白說,現今的校園裡的確存在許多難解的問題。有責任感、熱心的老師會以令人信賴的方式處理問題,將傷害降到最低。有些老師則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企圖將事件引導至無關痛癢的情節。
講究紀律與在乎孩子的學校,明白啟動校園輔導機制的重要性,懂得採用理想行政與輔導人員做為老師的支援,一起解決難題。但是,多數家長卻在遇到校園傷害或不適任教師事件中,被迫默默帶著孩子及傷口離開。饒是令人不勝噓唏與無奈!
這封信,讓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面對這個問題,我必須提岀理性與實際的建議:
1、先確認孩子的傷勢。帶孩子到醫院開立驗傷單,驗傷單也可做為學生保險的申請。
2、啟動學校輔導機制,對受傷的孩子與傷害別人的孩子做深度輔導。必須理解傷害同學的人,他的環境背景、傷害的動機是有意或無意。如果決定將孩子留在原校,建議讓孩子以寬恕的心與對方誠摯地溝通。當然採取任何步驟前,確保孩子安全是必要的。不過,保持距離未必能保持安全,這是最令人頭痛的顧慮。
3、與對方家長直接溝通,避免事件以訛傳訛,或消息傳遞不實。如果家長只是單方透過學校溝通恐有誤解,最好親自做確認。
4、檢視校方是否積極處理。有經驗與愛心的老師懂得如何澄清事件始末而不是搪塞,會持續做追蹤與觀察。另外,詢問班上其他目擊同學以便理解過程。切記,這部分要多方蒐集資料,因為孩子在陳述時有可能誤判,或因著同儕情誼而相瞞。
5、給予孩子更強大的家庭支援,讓孩子知道即便在班上遭受排擠,仍有家人守護。
6、建立孩子的形象與價值觀。這部分須做深度討論與觀察,必須理解孩子的需求,不只是講道理,還要了解孩子內在的自尊與情感。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或帶進信仰中,引導孩子清楚的表達負面情緒與事件。
7、檢驗所有的資訊。同學是否受到暗示,如激怒、毀謗或謠言,而對孩子做出不善的舉動。孩子在學校是否必須面對老師的眼神與貼標籤動作;是否必須在同學惡意激怒時,控管情緒與自我防衛。由於孩子的校園生活在這段時間會比較辛苦,家長應該用自信與勝任態度,給予孩子陳述與宣洩情緒的空間。
8、家長宜避免自責與挫折感。孩子在校園中,正承受著他人的排擠與輕視,身為家長的人必須更堅強、更有力量。
9、孩子若對環境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要好好親眼觀察孩子的行為。同學對孩子的指陳可能含有惡意,家長須做查驗。相信孩子是一個重要的正向力量。孩子向下沉淪或向上提升,來自家長的信念與態度。
10、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對方家長可能會全力護短,但,許多明理的家長懂得道歉與管教。
11、尋找學校的協助與溫暖力量。孩子過去的指導教師,或是醫護、輔導、社團活動老師,都是孩子生命中的天使,他們對孩子的了解與支持,可以讓孩子知道學校仍有溫暖的力量。◇
──摘錄自「米家的慢走與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