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新年的習俗 (5) – 元宵節

雯子
font print 人氣: 13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隆重的元宵節,元旦剛過, 神州大地還彌漫著過年的歡樂氣氛,人們餘興尚濃。 是夜當一輪圓月升起,萬盞花燈齊燃,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眾人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猜燈謎、放焰花、鬧社火、看表演、吃元宵、舞獅耍龍,載歌載舞,盡情遊玩歡度良宵佳節。(圖36)


《童稚觀燈》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據說西漢文帝是在正月十五日剷除呂氏勢力,奪回劉漢江山。每年這晚文帝都要微服出遊, 到街市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因為正月又稱元月,夜同宵,文帝就把這天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司馬遷創建的『太初曆』裏就有元宵節。 而掛燈的習俗大概始于東漢明帝,他篤信佛教,這日全國燃燈以示禮佛。 而在道教裏認為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分別由天、地、人三官主管。其中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後來逐漸都演變成為火樹銀花,觀燈夜遊,熱鬧非凡的燈節了。 《隋書•音樂志》:『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裏,列戲為戲場』,可見盛況空前。 清宮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開始在乾清宮丹壁上懸掛天燈,點到二月初三。 除夕日,又掛萬壽燈,並在甬道石欄張上百隻燈籠,正月十八日才撤下。燈屏上繪有各種神仙,花鳥,山水的吉祥寓意圖案。 可見整個新年和元宵節期間皇宮裏都是燈火輝煌的。

《十二禁籞圖 – 畫太簇始和》 清 丁觀鵬 臺北故宮 軸 紙本設色 179.3 x 108.4公分 (圖37)
款識: 臣丁觀鵬恭繪 鈐印二: 臣丁觀鵬 恭畫。印記: 乾隆御覽之寶 五璽全 寶笈三編 宣統御覽之寶。


《十二禁籞圖 – 畫太簇始和》 清 丁觀鵬 臺北故宮 軸 紙本設色 179.3 x 108.4公分

畫上書有乾隆十年(1745)御製〈新春試筆〉,詩文末句:『試燈闤闠聞簫鼓,暫許金吾不禁譁。』可知內容描寫上元燈節紫禁城內外,懸燈結綵,觀看沿街表演,熱鬧慶賀新春吉祥的昇平景象。古代人們的活動都遵循四季時令,《禮記.月令》將樂律和曆法聯結,一年十二月與十二律相配,「太簇」對應孟春之月,即黃曆正月。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詳細記錄了此件作品的製作時間與過程,乾隆十三年七月「交宣 紙十二張,御製十二個月詩十二首,傳旨如意館畫家沈源、丁觀鵬、余省、周鯤合畫起稿呈覽。」 皇帝指定院畫家合作,畫家依據其中詩意,以十二律命題。


(圖37-1)《延春閣》

正月裏各處懸燈結綵,畫作以紫禁城外西路建福宮的西花園為主體,描寫城內外的新春景象。建福宮為乾隆皇帝辦公之余遊樂休閒場所,深為帝喜愛,內置大量珍寶異物。 花園主殿延春閣為重簷攢尖式屋頂建築(用於面積不大亭閣塔樓),作為園林配景十分協調。兩層建築立於漢白玉須彌座台基上,四角攢尖頂,四條斜脊交合於頂,上覆以黃琉璃寶頂,而用重簷做法,增加其富麗堂皇之感(圖37-1)。 亭之四面皆五楹,假山環繞前院。宮內樓閣、亭軒屋頂樣式有硬山頂、勾連搭卷棚頂、圓攢尖頂、四角攢尖頂等,屋面皆滿覆黃、紫、藍、綠各色琉璃瓦,若依等級來分,黃為上,紫藍次之,綠又次之,有區別等級作用,又具藝術裝飾效果。門窗採用官式格扇「 步步錦 」式樣,樑柱上繪『<<>>』形狀的鏇子彩畫,額枋彩畫精細具體。


(圖37-2)大高玄殿牌樓


(圖37-3)北端圓攢尖頂之乾元閣

此圖為寫實的樓閣界畫,閣前有積翠亭,閣後有敬勝齋,東為吉雲樓。左下角可見惠風亭、存性門與靜宜軒,四周圍以牆垣,以廊廡相接。畫上方有凸形垛口的紫 禁城牆,上方城牆垛口外即今景山前街,左面為景山西街、御史衙門一帶,街左為皇家道觀大高玄殿,大高玄殿門外清代官式「三間四柱七樓式」牌樓是帝都中最精 巧的(圖37-2), 有彩色琉璃瓦頂,其餘合院房舍都是灰瓦屋頂。北端是圓攢尖頂之乾元閣(圖37-3)。 畫面下方是紫禁城內西北隅建福宮花園圖,建福宮花園中樓閣多在大火中焚毀,現僅存惠風亭,此圖幸能保存當時建築的風貌,為融合中西技藝之清代院畫代表作。 園林內松,竹,梅茂密,湖石環繞,遠景處翠山綿延,雲霧騰騰。 畫幅採用全景俯瞰畫法,將眾多景物統攝在一張畫幅之中,紫禁城內的很多建築被畫家有意用雲霧遮蓋宮廷禁地的真貌。

京城裏店舖年初開張,販售各種應景時貨。人們出外鬧元宵,鼓吹百戲走街串巷。茶樓酒肆曲藝說唱,廟宇廣場武術表演,雜耍則有馴猴犬、走單索、耍花盤、傀 儡戲等,內容豐富,引起群眾聚集圍觀;其他尚有算命、占卦者。熙來攘往的人群以及街道各種雜技戲劇表演,呈現乾隆盛世帝京百姓富庶太平的生活。

丁觀鵬(活動於1708 至1771或稍後): 順天(今北京)人。雍正朝入宮供奉,善道釋人物、界畫山水,畫風工整細緻。曾向郎世寧學習西洋油畫技法,擅用明暗設色與焦點透視法,乾隆朝擢升為「一等畫畫人」。故而《清史稿》有雲:「畫院盛於康、乾兩朝,以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丁觀鵬為最。」。胡敬《國朝院畫錄》謂:『觀鵬克傳家學。』工道釋、人物,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學明代的丁雲鵬筆法,有出藍之譽。造詣深湛,得乾隆帝賞識,曾為《聖制詩》初集、二集、三集之多幅畫卷題詩。在宮廷畫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丁觀鵬擅長畫道釋人物,也善畫山水。曾與弟弟觀鶴同供奉于南熏殿。


(圖38)誰家見月能閒坐

中國古詩詞中對元宵節歡慶盛況也頗多描述,如唐崔液《上元夜》:『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圖38)蘇道味《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又如『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辛棄疾形容京都華苑佳節時繁華熙攘盛況名篇裏的句子;還有歐陽修的名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圖39),也和元宵節有關。


(圖39)人約黃昏後

節日裏習俗也頗為趣致,如女子剪金紙成飛蛾狀,帖於額頭,名『鬧蛾兒』;姑娘們趁著月色明亮玲瓏之際俯視井水,希望自己的容貌變得皎美,叫『照井』(圖40);還有成群結伴宵行來『走百病』等等。


(圖40)照井


(圖41)歲朝麗景

《歲朝麗景》 清 故宮 陳書 軸 絹本設色 96.8 X 47公分 (圖41)

此圖乃是上元節供花寫生之作,畫面匯集蠟梅、山茶、天竺、水仙等正月花卉,展現出春暖花開,歲首迎新之喜氣。畫中盆景採取根部帶土法,將數種花株移種於仿龍泉窯瓷盆之中,並依其高低比例與花色特性交錯植栽,為插花與盆栽藝術的完美結合。旁搭百合球根、柿子、靈芝、蘋果,諧音具有「百事如意」之寓意。

陳書(1660—1736)字南樓,號上元弟子、復庵,晚號南樓老人,浙江嘉興人。陳書創作題材廣泛,花卉敷色淡雅,用筆風格類老練勁健。其作品被乾隆皇帝收入《石渠寶笈》中。

彩燈是元宵節主要裝飾,具有濃厚的中國民間藝術風格,種類繁多,工藝精巧,有宮燈,寶蓮燈,金龍戲珠燈,琉璃花燈,冰燈,走馬燈等等。


《昇平樂事圖》 清 無款 臺北故宮 冊 絹本設色 18.5公分x 24.3公分 (圖42)

《昇平樂事圖》 清 無款 臺北故宮 冊 絹本設色 18.5公分x 24.3公分 (圖42)
此冊共十二開,內容描寫宮廷仕女孩童,鬧元宵,賀新年。冊中繪有象、鶴、鹿、蝙蝠、鷹、兔,魁星等各式花燈玩具。兒童放風箏、踢毽、騎竹馬、射箭、耍玩傀儡等活動。所描寫多是寓意吉祥的圖樣,常應用於各種藝術形式,是民間過年喜愛的題材。

應節的元宵是用糯米粉包成圓形,餡料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等,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寓意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啊! (圖43,44)


逛花市


賣元宵

《十二月令之一月》 軸 清 故宮 無款 絹本設色 188.2cm X 102.2cm (圖45)


《十二月令之一月》 軸 清 故宮 無款 絹本設色 188.2cm X 102.2cm (圖45)

畫面表現的是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夜景。圖中迴廊籬笆蜿蜒,庭院水榭曲折。到處張燈結綵,人們賞燈飲酒,燃放焰火。兒童在燈架下嬉戲。整幅畫將節日的喜慶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月令圖傳統風俗畫的一種,此冊共12幅,均以圓明園實景為藍本,採單點透視畫法,描繪各月貴族的生活。畫中有水域的表現,符合圓明圓依山傍水的地理景觀。正月以卷棚頂遊廊貫穿全局,圍牆院落沿此主脈佈置,端點為眺望用的樓閣。清代皇家建築屋頂厚重,表現皇家的氣派與體制,木構造意味降低,磚瓦味升高。硬山取代懸山,牆面取代搏風版。這些月令圖以界畫人物為主,畫中亭臺樓閣遠近合於透視,使用俯瞰法,畫中房舍屋頂採用卷棚式,不設飛簷脊獸,應屬於園囿建築。木裝修欄杆有套方式、尺欄式,窗有布布錦式,點綴畫面份外華麗。

隨著元宵節過完,持續了近一個月的喜慶活動才告一段落,氣候也開始逐漸回暖,不久大地又將從嚴冬中蘇醒,重新變的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京師生春詩意圖》軸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徐揚繪 絹本設色,256cm x 233.5cm。(圖46)


《京師生春詩意圖》軸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徐揚繪 絹本設色,256cm x 233.5cm。(圖46)

自 題:『乾隆三十二年冬,御制生春詩二十首,命小臣徐揚匯繪全圖,莊誦之下,仰見我皇上敬天順時,尊親賜福,孕含萬有,綱舉百端,自朝廷以及閭閤上下,神情 體察,咸周興會所至,拈毫立就,無非太和洋溢,盛德充周,抒性靈而彰至治誠,與乾坤合撰萬物同春矣。臣資質愚鈍,未能圖寫萬一,幸蒙指示詳明,敬謹揣摹, 四閱月而始成。禮明樂備,昭盛世之文章,雪霽雲蒸,羨陽春之祥瑞。祗緣葵小困之篤於向日幾忘,管見之限於窺天謹攄愚忱,上呈睿鑒。臣徐揚拜於稽首敬跋。』 鈐『臣徐揚』、『筆沾春雨』印二方。

畫幅採用鳥瞰式構圖,結合中國傳統散點透視畫法與歐洲焦點透視畫法,描繪京師全貌。畫家從正陽門大街畫起,紫禁城、景山、西苑、瓊島,乃至天壇祈年殿,莫不一一收入畫幅之中,數百年前的北京城如現眼前,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形象資料。

徐揚 : 字雲亭,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南巡,徐揚恭獻圖冊,得到皇帝的賞識並因此入宮供奉,在如意館供職達26年之久。擅長人物、花鳥、樓閣,官至內閣中書。

— 參考《北京故宮》,《臺北故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2月12日,上海北漁路的民俗老街熱鬧非凡,一場具有濃郁民俗特色的巡街表演活動在這裡亮相,身穿各種傳統民俗服飾的社區居民邊走邊演,喜氣洋洋地迎接兔年元宵佳節的到來。「福、祿、壽」三星也巡遊其中。(大紀元資料室)◇
  • 亞裔社聯會2月13日在布碌崙86街社區舞獅慶新年﹐在鴻勝館醒獅團隊引領下﹐社聯會會長陳緯麟(前左三)、市議員蔣特利(Vince Gentile)(左四)、眾議員Peter Abbate(右五)、美軍駐防漢密爾頓地區的指揮軍士長Sylvia Laughlin(右六)等人﹐沿著86街從18大道行進到24大道﹐向各商戶及坊眾恭賀新年。
  • (大紀元記者靜嫻綜合報導)2011年2月17日是黃曆正月十五日,這天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正月是黃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的重要傳統節日。
  • (大紀元靜嫻綜合報導)今年是兔年,中國傳統上的過年是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直到過完正月十五花燈節才算結束。主題基本上圍繞著感恩過去一年來神明的保佑、為來年祈福以及祭祀祖先、追溯傳統等 等,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
  • 元宵節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或燈節。
  • (記者龍芳台灣台東報導)由國際扶輪社3510及3520地區安排的40位來自20個國家的交換學生,16日下午參加台東元宵嘉年華踩街活動,實際體驗台東元宵民俗文化。
  • 鹿港在早期台灣開發史上是僅次於台南府的第二大城,具有豐厚的文化內涵,鹿港人慶祝元宵節…舉辦「迎龍燈、龍王賜福」踩街祈福,預計有50組以上花車、陣頭與上千民眾參與,讓遊客體驗北天燈、南蜂砲之外,所謂中龍燈的盛況。
  • 政治動盪和反戰的焦慮,或許是現代藝術普遍給人醜陋之感的兩個原因。然而,在激進政治的熾熱表象之下,如達達主義等藝術運動還隱含著更為陰暗的深層意涵:它們視覺化地傳達了後現代哲學,即虛無主義、非存在論(nonbeing)和生命無意義的觀念。畢加索筆下的人物形象支離破碎,反映了現代人在拋棄傳統真理觀之後所體驗的意義與秩序的崩解。
  • 「科尼什藝術村」(Cornish Colony),是美國早期數一數二的藝術村。藝術村的中心是聖高登斯的住所與他後來建造的工作室。這個地方現在是「聖高登斯國家歷史公園」(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國的歷史、藝術和大自然,這個風景如詩如畫的藝術村再適合不過了。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