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才30歲出頭陳小姐,卻已是大腸直腸癌4期的陳小姐即是健保給付不公的代表,選擇在生命的最後站出來發聲,希望政府正視「大腸直腸癌病友最基本的人權」,希望健保能將標靶藥物納入第1線給付,讓病友可以因此受惠。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祕書長林葳婕表示,陳小姐經醫師診斷建議改採標靶藥物治療,但檢測發現屬於K-ras基因變異型,不適用於目前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只能採用另一種對於K-ras基因變異型效果更佳的標靶藥物,不過卻要自費負擔,對因病辭職沒有收入的她來說十分沉重。
她還表示,我能夠體會到陳小姐在面臨癌症之處境,負擔身體疼痛與壓力外,如果無法受惠於健保治療,還需承受每月8萬的醫療費用,是處於最險惡的困境之中,才決定挺身而出為癌友發聲,期盼政府能讓大腸直腸癌友享有跟其他癌別一樣的給付,得以及早治療延長存活期。
大腸直腸癌病患人數逐年攀升,增加率達26.53%,95年更首度超越肝癌,連續兩年蟬連5大癌症之冠,但與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相較,健保用於大腸直腸癌每位患者的醫療支出費用卻低於平均值。
若從5年來大腸直腸癌健保平均支出的成長率看,也只成長了19.22%,且大腸直腸癌患者人數遠比肺癌罹患人數多出3萬多人,但標靶治療藥品費用卻少了8億元。
台北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指出,國際最新研究發現,其中約40%病友屬K-ras基因變異型,目前唯一健保給付之標靶治療藥物Erbitux (爾必得舒)對這群病友根本無效,被迫只能自費使用另一種對於無論是否為K-ras基因變異型病友皆有顯著效果的標靶藥Avastin(癌思停)。
謝瑞坤表示,爾必得舒用於第3線可讓患者有延長1.7個月的存活,但是用在第1線合併化學藥物治療時,癌思停卻可有延長存活期5個月的療效,療效較佳同時每個月份治療支出較低的癌思停並未獲得健保給付,足見現行健保藥物支付審查制度有顯著不合理。
他表示,美國國家全方位癌症網路(NCCN)於腫瘤醫學臨床指引中,建議標靶藥物應提早使用於第1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從臨床醫師的觀點,標靶治療越早使用效果越好,目前歐美治療準則,均將標靶藥物納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第1線治療。
他表示,國內的健保審查制度的確有所缺陷,針對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不見標準,也無規則可循。藥價的高低成了給付關鍵、少數審查委員的意見決定給付結果,但對於每一個生命而言,應該享有平等的治療權益,二代健保即將有新的陪審團制度,應該趁此時讓制度更加完整公平。
謝瑞坤期盼政府建立標靶藥物透明且可接受公評的健保給付審查標準,而正視全體大腸直腸癌友最基本的醫療權益,提供大腸直腸癌病友真正需求的標靶藥物,全民才能擁有真正平等治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