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台體罰遏霸凌?以暴制暴最下策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零霸凌專題報導(8)(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霸凌之火在校園蔓延,有老師主張取消零體罰,以暴制暴。但是教育界大部分認為體罰就是暴力,絕對不是解決霸凌的好藥方。

去年12月起,媒體大幅報導校園霸凌案例,社會人心惶惶,家長擔驚受怕。為防堵這股霸凌之火延燒,各種方案都被拿出來討論,包括體罰和能力分班都有人提出來。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張文昌說,霸凌正凸顯學校的管教無法有效制止學生的偏差行為,教師並非反對零體罰,只是希望零體罰能有更完整配套措施並釐清權責,讓教師在面對霸凌問題時,能有參考處理的依據。

教育部長吳清基說,教育才是治本之道,零體罰不能走回頭路,恢復體罰等於鼓勵學生以暴制暴,防範霸凌應從品格教育做起,教導學生從「心」出發。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協會理事長謝國清說,過去沒有零體罰的時代同樣也有霸凌事件,霸凌是種暴力行為,用體罰以暴制暴不是好方法。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說,體罰霸凌者,只是讓他們學習以暴制暴的模式,也不該讓老師再帶動暴力複製。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榮輝也說,體罰跟霸凌是兩回事,以前的觀念認為「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如果大人在這種觀念或教育下長大,自然就會用同樣方法去管教孩子,但其實有許多正面管理的辦法,管孩子不一定要處罰。

對於能力分班的主張,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處副組長邱靖惠說,那些家長假設功課不好的學生就是霸凌者,但這樣的假設是錯的。

邱靖惠說,有時霸凌者反而是那些人緣好,甚至是功課好得到老師偏愛的學生,因此,功課好壞跟霸凌並不能畫上等號。

霸凌問題固然急,也不能病急亂投醫。社會應該認知,霸凌問題沒有特效藥,還是要循教育的正軌,即使要花很長的時間、很大的代價,都是整個社會必須面對和承擔,無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