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專欄文集

唐浩:與金、權共舞--媒體的慢性自殺

【大紀元2011年02月12日訊】自由媒體之可貴,奠基在其秉持專業、力守中立,對既有的權力階層進行適度的監督,守護正義,並適時為廣大平民百姓代言發聲。而過度貼近權力、乃至服膺權力的媒體,不管其現在看似如何壯大,但終將遭到閱聽大眾的不屑,甚至淘汰。

法國報業,便是典型案例。

法國的報紙銷售量正急速下滑,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法國8家全國性日報每天銷售量僅有120萬份報紙,才相當於英國《每日鏡報》(The Daily Mirror)的單日銷量,也僅大約相當於台灣前兩大報紙的單日銷量總和。

此外,去年11月全國報刊零售點的銷售量比前年同期衰退10%,受創最重的法國第二大報《論壇報》(La Tribune),衰退幅度更高達33%。

為什麼報業銷量衰退如此嚴重?網路媒體發達、閱聽眾將生活重心轉向網路世界,固然是無庸置疑的重要因素,但媒體太過向政商權力靠攏,則是法國人民對媒體反感、冷漠的另一項主因。

法國記者訓練中心主任德洛赫(Christophe Deloire)指出,法國報業在2008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多家報紙發生財務困難,在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指示下,政府加大對報業的津貼補助與優惠政策,卻因此讓媒體形象不佳、民眾認為媒體是政府的傳聲筒,報紙銷量依然持續下滑。

此外,多家報紙產權逐漸集中在少數財團手中,非但令民眾認為報紙不再能獨立說話而逐漸疏遠,就連記者、編輯們也感受到政商權力對新聞室的黑手干預,從而慨歎「不知如何報導母集團的相關產業新聞?」。

法國的媒體危機顯示一項相當重要的警惕:媒體越貼近政商權力,將削減其獨立性與客觀性,也從而造成報導可信度的流失,最後閱聽大眾也跟著流失。

以台灣為例,新聞媒體近幾年來受到置入性行銷(又稱「業配新聞」)的蠱惑與戕害至深至重,已有病入膏肓之憂。置入性行銷讓媒體與政府部門、企業集團等權力階層更為緊密共舞,但卻也帶來「慢性自殺」的副作用。

雖然台灣政府已經修法禁止政府部門再從事任何形式的置入性行銷,但筆者在業界所見,許多企業甚至是對岸的中共統戰部門依然透過大量業配新聞的購買,迫使媒體打開一切防線任由買家操弄擺布。新聞該怎麼做、怎麼選,不再由記者、編輯的專業能力來判斷,改由買主的喜好與需求來頤指氣使。新聞專業恐將蕩然無存。

媒體喝下業配新聞這帖毒藥,雖然換來短暫的金錢收益,但卻讓新聞變成了廣告,民眾對新聞的信任感遭到廉價出賣,最後勢必造成讀者不滿而紛紛離去。長遠觀之,台灣媒體的收益將是短多長空,弊多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