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經濟

消費小心 揭秘大陸13種價格欺詐伎倆

【大紀元2011年02月10日訊】近日,大陸商家13種價格欺詐伎倆被爆光,其中虛構原價假打折是最常見的價格欺詐,價格欺詐的隱蔽性令消費者常常掉入陷阱而不自知,多花了不少「銀子」。幸運的是,這些價格欺詐伎倆被逐一支招應對。

據廣州市物價局官方網站近日所刊登案例圖片,無良商家慣用的13種價格欺詐伎倆被逐一曝光,並畫出圖例,其中,虛構原價假打折最為常見。

13種價格欺詐伎倆如下:

1.虛假標價

現象:標價簽、價目表上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或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誘騙消費者購買。

例如:某餐館售賣的象拔蚌標價78元/斤,可食客吃完之後到收銀台結賬時卻被告知每斤售價要200元。對於顧客提出的質問,餐館收銀員表示,標價78元/斤的是小象拔蚌,「你吃的是大象拔蚌,每斤200元。」

應對:顧客消費前就再次親口問清價格。

2.兩套價格

現象:同一商品或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高低兩種不同的標價籤或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並以高價進行結算。

例如:某商場售賣的襯衫標價為50元,結賬時卻按80元來收款。

應對:消費者在付錢買單時,應再次核對價格。

3.模糊標價

現象:商家有意使用欺騙性或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消費者進行購買。

例如:某西瓜攤販以「西瓜兩元一塊」為名,將整個西瓜切成一瓣瓣地向行人促銷。當某消費者付了2元後,攤販卻把一瓣西瓜切了半截給他,並反問他的買主,「這難道不是『一塊』嗎!」

應對:要先拿到東西再付賬,如果價錢不符立即退貨。

4.虛誇標價

現象:商家往往喜歡以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跳樓價等噱頭招徠顧客,但實際上他們標示的這些價格往往無法進行比較。

應對:不要相信商家的價格噱頭,要貨比三家再決定。

5.虛假折價

現象:商家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

例如:某商家號稱「全場8折」,當消費者掏出400元要買一套標價500元的西服時,卻被商場告知「這套西服折後價為460元。」

應對:發現價格不對,及時退貨。

6.混淆銷售處理商品

現象:銷售處理品時,有意不詳細標明處理品和非處理品價格,以期渾水摸魚。

例如:某商場對女鞋處理品降價銷售,並標價「處理商品一律80元」。但當消費者買了一件付款時,商場卻告知對方:「這是正品,要120元」。

7.模糊贈售

現象:採用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或服務時,沒有如實標注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把假冒偽劣商品作為饋贈品,最常見的就是「買一送一」。

例如:某剃鬚刀廠家在商場內打出「買一送一」的廣告,但顧客買了該品牌剃鬚刀後,獲贈的卻是一個筆記本。

應對:提前問清楚是甚麼贈品,最好要求先看一下贈品。

8.隱蔽價格附加條件

現象: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附加價格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僅僅模糊標示附加條件內容。

例如:某百貨公司推出買電器「免費送貨上門」促銷服務。但是當顧客付款之後,該百貨公司指定的送貨單位將電器送上門之後,卻要以「拆裝費」的名義,向顧客收取100元。

9.虛構原價

現象:包括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打折、謊稱降價或者要提價,誘騙消費者進行購買。

例如:最常見的就是很多街邊小鋪常以「場地拆遷、最後一日,全場物品兩折」的名義進行促銷,將號稱原價×××元的物品以「現價××元」進行叫賣。可是在這個商家所標示的「最後一日」過去很多天之後,它依然在那,並以同樣的幌子進行叫賣。

應對: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

10.不履行價格承諾

現象: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的,消費者購買之前商家卻不能兌現承諾。

例如:某超市向消費者承諾「瓶裝酸奶實行『買三送一』」。有消費者購買了三瓶之後,對方卻並未兌現承諾贈送一瓶,並詭稱「『買三送一』僅限於前10名。」

11.謊稱價格誘騙交易

現象:商家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於或低於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以此誘騙消費者與他交易。

例如:某商場向顧客宣稱,他們的某品牌空調「進價都需1980元,零售只賣2000元」,而實際上他們的那款空調機進貨價只有1,000元。

應對:不要隨便相信商家的價格宣傳,購買前要在網上搜一下市場價格。

12.質量與價格不符

現象:商家在出售商品過程中存在摻雜、摻假、短斤缺兩等現象。

例如:某米店賣出的大米號稱是「優質大米,每袋20斤50元」。可消費者買完後卻發現,這些米一袋並不足20斤,且裡面還有壞米。

應對:對質量問題有疑問時,應及時撥打投訴電話

13.假冒政府價格

現象:商家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或服務價格,謊稱是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

例如:某水果店將哈密瓜賣15元一斤,並謊稱「這是政府定的價格」。這方面,最常見的就是商家假借「物價局監製」的價格標籤。事實上,物價局只是對符合規範的商品標價簽進行監製,而不包括商品價格本身。

應對:向相關定價部門求證,或者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