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金正日之死
【大紀元2011年12月29日訊】金正日死了,很多人拍手稱快;很多人憂心忡忡;很多人運籌帷幄。世界各大報紙上都出現了一幅讓人哭笑不得的照片:朝鮮人民一大片一大片地哭倒在地。這讓很多中國人回想起了毛澤東去世的場面。
人是個很奇怪的東西。一方面痛恨獨裁暴政;另一方面又對獨裁暴君敬之如神。這是大部份人的狀態。徹底痛恨和徹底信仰的都是少數。毛死後不幾天就把他夫人抓起來,然後舉國歡慶。就證明了真正信仰他如神的是少數。毛死之前的四五天安門運動,緊緊依靠工人民兵的木棒就鎮壓下去了。證明了從矇蔽中走出來的明白人也是少數。
現在的朝鮮人民就處於中國一九七六年式的精神狀況。西方人不懂這種全民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僅憑著表面現象就以為朝鮮人民仍然熱愛著他們的第三代皇帝。都跟著中國政府聲明支持這個小皇孫,希望朝鮮的准皇帝體制能夠穩定地接班。這倒是從側面證明了西方國家根本不瞭解他們的對手。難怪他們永遠輸在小小的朝鮮獨裁者手中。
西方人到現在還在說是鄧小平帶領中國走出了毛澤東的模式。也希望金家皇朝的孫子能夠帶領朝鮮人民走出一個中國模式。這是個極大的誤解,但也可能是歪打正著的誤解。和當年的中國情況相似。朝鮮人民中早就在積聚著反抗的情緒,不缺乏人民領袖。只是共產黨體制下不可能集聚足夠的資金搞組織;也沒有外部的支援。只能等待體制內的力量出面改革,結果也就只能落入新的圈套。
中國人當年支持了黨內的一派打倒了毛澤東的繼承人。但是華國鋒不想改變毛澤東的體制;人民又只好支持鄧小平打倒了華國鋒。所以中國錯過了革命的機會;進入了鄧小平的獨裁專制時代。鄧小平很明智的滿足了人民一半的願望;又滿足了西方大資本一半的願望。創造了所謂的中國模式。在全世界資本家聯合起來的口號下,穩定了後毛澤東時代的一黨專政。
西方的資本家們希望朝鮮也出現另一個中國模式。因為他們在中國的好運氣眼看著就快要好到頭了。所以朝鮮一出現變化;他們就急不可耐的宣傳引導輿論,說金三世會走上中國模式的道路。他們並不希望朝鮮半島會統一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兩德統一曾經是他們的負擔;不如一個中國模式的北朝鮮更有賺頭。這就是西方大企業和政客們的如意算盤,也包括韓國政客。
但是朝鮮和中國不同。朝鮮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的控制。是中國在國際政治中制約美國日本和韓國的一顆棋子。中國控制朝鮮的手段就是養活著這個經濟上不能獨立的國家。一旦朝鮮進行了中國模式的改革;一旦朝鮮有足夠的財力養活自己。他為甚麼要破壞自己的國際信譽,去為中國的共產黨火中取栗呢。不用去西方留學,也沒有人願意扮演一個國際流氓的角色。
金正日的時代比他的父親更困難,這有點兒像中國的文革後期。神話維持一代還可以,到第二代就走樣了。缺少神話支持的專制政治,就像中國的文革後期一樣充滿了不滿情緒。怠工和不負責任必然使得經濟惡化。這又加重了人民的不滿。如何從這個惡性循環中解脫。身邊就有中國式改革的榜樣,為甚麼不學呢?這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中國式的改革能不能維持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在早期還看不透。中國只能靠自己,能不能都得試一試。否則就要垮臺。而金家政權還有依靠,可以從中國得到援助來維持。就不急著冒險了。
另外朝鮮面臨著比中國更大的國內競爭。南面的韓國不斷地想統一朝鮮。一旦統一,共產黨很難在民主框架下重新掌權。中國比台灣大得多,而且當時的台灣還沒有民主化。對共產黨不構成威脅。朝鮮則正好相反,韓國比朝鮮大得多。韓國又已經民主化了,對人民的吸引力不能和台灣相比。一旦啟動經濟體制改革,必然被韓國所控制。這是金家父子不敢改革的重要考慮。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態度。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安全上考慮,中國都是朝鮮的靠山。而且隨著援助的數量和質量的增加,朝鮮幾乎成了中國的兒子國。雖然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都有過小幅度的改革試探。但是開放的口子都只敢面向中國。這除了更加依賴中國之外,沒有產生改革所需要的結果。
中國則很好的利用了金家父子的這種心態。幾十年經營下來,是朝鮮對中國言聽計從,充當國際流氓的角色。為中國的戰略目標火中取栗。換句話說,就是替中國打國際政治的代理人戰爭。不斷給國際社會找麻煩,迫使國際社會不得不找中國討價還價。中國則從中獲取政治利益。在這個格局下,中國能允許朝鮮走中國模式的道路發展經濟嗎?
誰也不願意丟掉手中的王牌。答案很明顯。朝鮮有沒有機會從這個兒皇帝的格局中走出來呢。我們將在今後的節目中討論這個問題。
(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