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與修練(2)
6. 外家功法之起萌與拓展
少林寺,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九年。卅二年後,南天竺僧人普提達摩應梁武帝之請,來到金陵,復往北魏洛陽。孝明帝孝昌三年,至嵩山少林寺傳禪法。由此,少林寺成為中土禪宗祖庭。
傳說達摩曾著有《洗髓經》和《易筋經》,並創有十八法散式。 《洗髓經》為內修心法,《易筋經》屬外練功法。後經考證,《洗髓經》真本失傳;後人所知《易筋經》係明末天臺紫凝道人所創。十八法散式即後人所稱「十八羅漢手」,為十九世紀末洪門作品。
少林寺傳習的武術是民間固有的武術傳入寺內而形成的。少林第一任住持跋陀的弟子僧稠初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實為師,其後到少林寺拜跋陀為師,常練徒手搏鬥,功能橫塌壁行,躍首至梁 。
少林棍法始自緊那羅,緊那羅是元代在少林寺做飯的外來廚僧。明代嘉靖四十一年,明將俞大猷訪少林寺,見寺僧棍法亡失真訣,遂將其自編的臨陣實用棍法傳授於宗敬、普從二僧,轉傳寺眾。
著名的「少林五拳」,原為元代山西太原人白玉峰所創。白玉峰武藝精深,遊俠四方。金哀宗正大年間,少林寺僧覺遠上人見少林武功不振,出寺尋求高人,在蘭州遇李叟,並由李叟推薦同去洛陽尋見白玉峰,白玉峰及李叟隨覺遠上人至少林寺,傳授武功,在少林寺留下龍虎豹蛇鶴五拳及羅漢十八手。
白玉峰的原始五行拳全為跌撲滾翻之地毯功,另由滕黑子傳於河北深縣牛瀚章。少林寺所承傳的少林五拳後來已失去原始五行拳之真功,其演練架式巳變,類似長拳,真正五行拳在少林寺已失傳。
少林寺的拳法,是從宋代至清代由民間拳術流入該寺發展形成,少林寺兵器中最出名的棍法及其它武器的應用,亦係來自民間和軍戰武藝。
少林寺由寺外所集諸家之長,可以下文為例:
「太祖之長拳仿手,韓通之通背為母,鄭恩之纏封尤妙,溫天之短拳更奇,馬籍之短打最勝,孫恒之猴拳且盛,錦盛之面掌疾飛,黃佑之靠身難進,劉興之勾摟探手,金箱之磕手通拳,譚方之滾漏貫耳,孟甦之七勢連拳,楊滾之捆手直入,崔連之窩裡炮捶,懷德之摔捋硬崩」。
自宋代至清代,少林寺堪稱為釋家武藝薈綜之地。先後有各方武藝追求者赴寺學練,有各門派武林人士赴寺演示,甚至間或有武林高手赴寺授業。少林寺秉承習武歷史傳統,具有武術學練,武藝匯集,武史記錄,推廣發揚傳統武術之實際功果。 歷代有成之武林賢者多半初習少林,培育基礎,而後循機緣,創奇途。
7. 內外交會之功法
峨嵋派,係崇奉四川峨眉山為發祥地之拳種。其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四川境內根生土長之拳術,另一類係外地進入四川定居發展之拳術。「僧、岳、杜、趙、洪、化、字、會」,此為八門, 均為外地流入四川扎根發展一類武術。
另有黃林、點易、鐵佛、青城、青牛等五派拳術,此五派係流住於四川境內五個地區的本地武術。是所謂:「僧岳杜趙四大家,洪化字會四小家,黃林點易青牛佛,八葉扶持五朵花。」
其中不乏原本精通民間武術者,例如「峨嵋人曹洞宗苐三代妙鋼和尚為武舉出身。 峨嵋山九老洞遇仙寺道人李長葉為八卦掌鼻袓董海川之再傳弟子。峨嵋張僧係內家拳師單思南之再傳弟子,白眉拳原始自峨嵋山的白眉道人,鴨形拳原始自峨嵋山的綠鴨道人。自明代以來,峨嵋山武藝巳形成了自己的習練傳統和獨特風格。
8.武器
武器的意義為手臂之延長。最初的武器與生產工具一體,伴隨生存條件變化,武器與生產工具分離。從最初使用石塊、木棒、骨器,經商代的銅兵器,到周代的鐵兵器,其品種亦由簡趨繁。春秋時期,武庫兵器有:刀、劍、棍、棒、戈、矛、斧、鋮、弓、矢、弩、盾、戟、殳、叉、椎等紛繁林立。其中以劍為最具代表性。
春秋時,越王勾踐的劍最負勝名。當時吳王得越王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湛盧,此湛盧即為越王之劍。《左傳》及《吳越春秋》記載,當時的名劍有:「湛盧」、「大夏」、「龍雀」、「純鈞」、「莫邪」、「干將」、「魚腸」、「勝邪」、「巨闕」、「龍淵」、「泰阿」、「工布」、「棠谿」、「磐郢」、「辟閭」、「步光」、「扁諸」等劍。
《莊子.說劍篇》載:「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劍術在民間廣泛開展,湧現很多技藝高超的劍術家; 如越女,袁公,魯石公等。
越女是春秋時精於劍術的民間武術家,越王勾踐在勵精國治時,召見之,並請她教授軍士習練劍術。魏丞相好武,下令文武百官均須佩劍。伍子胥曾用隨身佩劍酬謝渡他過江的漁夫。詩人屈原在其詩篇中多次提到他所佩之劍。
《古詩源》卷十四中有詩曰:「俠客重艱辛,夜出小平津,馬色迷官吏,雞嗚起戎人,露鮮華劍釆,月照寶刀新,問我將何去,北海就孫賓。」魏晉南北朝時代,劍巳成為大眾隨身攜帶的防身武器了。
隋文帝得天下,下詔禁武,復下詔收芷天下兵器,禁止私造,壓制習武。盡管如此, 私下練武,暗地鑄器,潛行流傳,依然如故。民間尚武是禁不住的。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不僅詩冠天下,亦善長劍術,而裴旻的劍術更是名揚九洲,唐文宗昭示褒稱李白之詩,裴旻之劍,和張旭之草書,為唐代「三絕」。
自劍術套路發展以後,為適應套路演練,唐劍形式有很大變更,棄周制而另樹一型,後人守之,其後無所改變。可謂劍至唐代即為後世之統一模型也。
9. 內外家之相對內涵
中華傳統武術的神傳種子,流分四野,枝迎八方,茁壯成長,遍地飛揚。對如此繽紛之拳種,有按長江南北分為南派和北派。有按河流分為長江流域派、黃河流域派及珠江流域派。有按山脈分為武當派、少林派、及峨嵋派。但依據外在環境分類,難以確切區分拳種。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黃宗羲在其所著「王征南墓誌銘」中,按照拳種本身性質,將中華傳統武術分為內家和外家。其意僅指內家拳和少林拳。
其後,有人將太極、形意、八卦劃為內家,少林和其他拳種歸為外家。但對內外之含義,均無詳細表述,各領其義。如《少林拳術秘訣》載:「何以謂之內家,即塵世間普遍之稱,如佛門之所謂在家出家是也。外家者,即沙門方外之謂,以示與內家有區別。」由於各領其義,從而概念混淆。
中華傳統武術包括內家與外家,具有共同基本特徵:其一,在功能上,均為自衛抗暴與健體養生;其二,在練法上,均為外走筋骨皮與內貫精氣神;其三,在基點上,均為動而有制與靜而無止。
自衛抗暴,小之為個人格鬥,大之為軍戰上陣。側重於自衛抗暴,如軍戰武藝; 側重於健體養生,如五禽戲。外走筋骨皮而無內貫精氣神,類如體力勞動; 內貫精氣神而無外走筋骨皮,類似打坐睡功。「動而有制」,為動中寓靜,動作統於意念;「靜而無止」、「為靜中寓動」,靜中飽含玄機。 內外之別,在於側重各異。
在武術基本層次上,外家拳延練內涵,內家拳追持外展; 所謂「內家」與「外家」,係可互動相對性概念,不是絕對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