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中國寺院建築,一進三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供奉四位護法天神――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及多聞天王的天王殿,殿中則端坐著笑臉迎人、開懷袒腹的彌勒菩薩(中國佛教五大菩薩之一,以修慈心觀及唯識觀為其特德)。佛經中記載,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無量無邊恆河沙數諸佛菩薩,為何古德獨鍾情於彌勒菩薩,而將其安奉於天王殿呢?其用心是希望借滿腔歡喜的彌勒菩薩,提醒信眾:必須時時處處、高高興興、和和氣氣,笑口常開,大肚能容,才具備踏入佛門修學菩薩道的資格。而彌勒菩薩的形象,則是根據五代時,出現在江浙一帶的高僧――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契此的特徵所塑造的。
身材圓胖、大腹便便,神情一貫的怡然自得,始終笑顏逐面,便是布袋和尚的特徵。從宋朝讚寧所撰的《高僧傳》中,得知布袋和尚自稱「契此」,惟其身世姓氏皆不詳。契此和尚平時居無定所、隨遇而安,出語則或莊或諧,變化莫測;人們經常看見他以杖肩荷一隻布袋,四處化緣。而契此和尚「見物則乞」,無論施主所給與的物品為何,他一律「來者不拒」,歡喜接受。如果對方給的是食物,契此和尚輒隨意吃幾口後,便將餘食,投擲於布袋中。此外,資身所需的日常用品,亦悉數貯藏於該隻布袋中。契此和尚因此被稱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具備多種「特異功能」,不只能準確預知天氣晴雨乾濕的變化,更曾隻身躺臥在雪堆中,卻不見片雪沾其身,見者無不嘖嘖稱奇!
某日,有一僧人問布袋和尚:「甚麼是佛法?」和尚默默不語,惟立即將肩上的布袋放下、叉手而立。該僧人又進一步追問:「放下布袋後,是否另更有向上事?」布袋和尚依然默無一語,但即刻背起布袋、開步前行。「放下布袋」意謂:看破世情假相、放下染緣貪愛;「叉手而立」表示:冷眼觀世相,去執著、離染污,身心解脫自在。末後一著,提起布袋勇往直前,係顯彰直下承擔如來度生大家當,踐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業。「看破、放下」是大智,得力於般若妙慧的覺照;「提起、無畏」則是大仁、大勇的顯彰,源自無量悲願的驅策。「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正是修持佛法的正軌!布袋和尚這個不假言語、即身示教的「默劇」,至今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五代後梁末帝貞明三年(紀元九一七年),布袋和尚示寂於岳林寺(在今浙江奉化縣)廡下磐石上,遺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總不識。」世人據此推測:布袋和尚乃彌勒菩薩的化身。而更令人稱奇的是,後晉高祖天福初年(紀元九三六年),莆田縣令王仁煦,分別於江南和福州二地,遇見布袋和尚。
北宋徽宗崇寧三年(紀元一一0四年)岳林寺住持曇振法師,募款建閣於寺後,並塑布袋和尚像於閣內,中國佛寺供奉彌勒菩薩像,即肇始於此。現存最早的大肚彌勒像,在杭州飛來峰石窟,由於其法相慈藹可親,人人一見皆大歡喜,已成為中國藝品典型的造型。而彌勒菩薩身旁,那幅深具哲理的對聯: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也隨之成為中國人立身處世應能涵容、超脫的人生智慧。
最後,值得一併介紹的是,在《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記載:於無量劫前的勝花敷世界中,彌勒菩薩曾示現為一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彼因受佛法感化,發心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直至成佛;於是捨家入山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是經,一心除亂。」日後,因國王荒淫無道,天雨流星,洪水暴漲,仙人端坐不得乞食。斷食七日後,同住林內的五百隻白兔中,有一對兔王母子,見仙人絕糧多日,恐將危及道法的延續,自願捨身供養法師,俾使彼能安心修行,佛法得以久住,乃先後縱身火中。時天地大動,天花如雨散落。肉熟之後,山樹神即捧往仙人處供養。當一切智光明仙人,得知兔王母子,捨身的原委後,悲痛不已!隨後說偈云:「寧當殺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慈悲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併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啖肉,入自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畢,亦自投火坑與兔並亡。國王輾轉獲悉此悲壯事件後,十分慚愧與感動,並下令宣揚此事,護持佛法,冀見聞者,皆發無上真正道心!
由此可知,彌勒菩薩為佛教史上,最先倡導並實踐素食主義者。也因此,我們不僅要效學彌勒菩薩「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氣度,更要學習彌勒菩薩慈心:尊重生命,不起殺生,愛護一切眾生的美德!
(文據《高僧行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