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陽:校車事故與「校車」何干
【大紀元2011年12月20日訊】近幾天,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頻頻而生的「校車事故」如何能止?當然,這問題想得有點不符咱這百姓身份。但面對著那一幅幅血色的圖片,感受著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慘劇,亦不願止於憤怒與聲討,更願換個角度去更切實的思考一下。
曾看過很多文章,在追問「黨國」為何自民間強取了巨額的「教育經費」卻未落實安全的校車保障;在追問「黨國」為何將自家生產的安全校車送了「友邦」卻不予家用;在追問「各級公僕」為何為豪車當座騎卻無視校車破敗,等等。而相對應的,是各級喉舌在不斷的做著種類辯解,甚麼邊遠農村教育經費不足、師資力量短缺、校車購置要循序漸進之類說詞。於是全國上下,彷彿成了辯論場,令校車成了本年度最矚目的聚焦點。
然而,今日看到旅日學者唐辛子撰文言:日本,只要能招滿10名以上兒童,就可以開辦一個幼兒園或學校,並由國家補貼。日本公立學校的孩子,步行上學基本上不會超過10-15分鐘,根本不需要校車。——看過這一段,當真如夢初醒。我們的娃娃上學,為甚麼一定要坐「校車」?
「我們這邊,卻拚命合併學校,想少花錢辦教育,甚至不花錢辦教育。結果必然是禍患不斷。」——有人會說,兩國國情、經濟條件不同,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經費去保障近距離學校。其實,「紅朝」真的沒有能力嗎?再邊遠的鄉鎮村,可以沒有學校卻一定有代表「黨權」的村委會;再缺乏人才的鄉鎮村,可以沒有教師卻一定會設置代表「黨權」的支書;再貧窮的鄉鎮村,可以沒有遮風蔽雨的教室卻一定要有合格的「黨權」辦公場所。
如果,每一個村落的村長都首先是村學校稱職的校長、每一位村委會成員都是村學校稱職的教師、每一個村政府辦公場所都是基於學校之上的辦公所在,學齡的孩童又何需校車?
而現實的情況是,基層的教育經費成了各路妖魔緊盯的「唐僧肉」,應有的教育經費被不斷的挪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機構比學校教學機構還大,餘下的經費不夠用了就再並校、民辦的學校不斷的取締,校園離家的距離不斷增加,上學的路日漸成為「存亡之旅」。先把「教育經費不足,並校提高教學質量」這樣的大環境預先設置好,出了問題之後,多數人便只能在預定條件下探討問題了。
所以,回頭再看一年來,幾次校車事故之後,諸多熱血同胞連同筆者,仍是未能識清事故之源,更是被那惡意虛設的前提帶到了錯誤的方向。便如唐辛子女士所言:中國孩子需要的並不僅僅是安全的校車,而是近距離的學校。
寫到這裡,又想起華夏千百年來的私塾教育方式,恰如今日的微型民辦學校。而這個私塾恰是立足於最基本的村落單位且又脫離於官辦之外的,只不過現如今的「黨國」,是即容不得村民自辦學校搶了公辦學校的風頭,更容不得民辦學校脫離「黨權」之外去自給自足的。所以,唐女士所看清的、中國孩子需要的近距離學校,想來還是待些時日,方能得以實現了。